Quisling(卖国贼):投敌叛国的挪威总理吉斯林
维德孔·吉斯林(Vidkun Quisling)是二战前挪威的著名军人和政客,曾担任挪威国防部长。后来他退出内阁并于1933年组建法西斯民族统一党,担任党首。吉斯林赞同纳粹思想,曾与希特勒晤谈。1940年德国进攻丹麦与挪威,吉斯林充当德军的开路先锋,挪威被德军攻占之后出任挪威傀儡政权的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吉斯林于1945年5月9日被捕,在审判后被以叛国罪的罪名枪决。由于他可耻的叛国行为,他的大名也就成了“卖国贼”、“内奸”的代名词。后来,从quisling一词还逆生出动词quisle(当卖国贼)。
quisling: ['kwzl] n.卖国贼,内奸
quisle:['kwizl] vi.叛国,当卖国贼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Quisling 词源,Quisling 含义。
quisling:卖国贼,内奸
源自挪威政客、挪威法西斯党党魁Vidkun Quisling(奎斯林1887 - 1945)的姓氏。1931 - 1933年Quisling任挪威国防部长,曾因镇压水力发电厂工人的罢工运动而声名狼藉。1933年他辞去政府职务,建立法西斯民族统一党,主张取缔共产主义和工联主义。1939年他与希特勒会晤,竭力怂恿德国占领挪威。 1940年协助德国侵占了挪威.1942年充当傀儡政府总理,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挪威的统治瓦解后以叛国罪及其它罪行被处决。由于他可耻的叛国行为,他的大名Quisling在德国侵入他的国家6天后,即1940年4月15日,就被作为“内奸”、“卖国贼”的代名词出现在伦敦的《泰晤士报》上。有一篇文章评论说,瑞典应警惕在国内可能存在Quisling式的内奸。从那时起Quisling就进人英语之中,并且很快地成为一个普通名词,首字母也由大写变为小写母该词之所以如此迅速地被英语所吸收,正如1940年4月《泰晤士报》指出的,很可能是该词本身就带有贬抑含义。英语中有若干个首字母为q的词,如questIonable(靠不佳的),queru-Lous(抱怨的),quavering(颤抖的),quivering(颤抖的),quibbling(含糊其词的),quagmire(泥潭,困境),qualm(疑惧),quackery(江湖骗术),queasy(令人作呕的)等均为贬义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quisling 一词在英国使用得十分广泛,像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国小说家和新闻记者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 - 1950)、英国作家威尔斯(H.G.Wells,1866 - 1946)等卓绝人物都在其战时作品中用过该词。它常常被用作形容词,如quisling intellectuats(卖国知识分子),quisling government(卖国政府),quisling newspapers(卖国报纸)等。嗣后,从quisling 一词还逆生出动词quisle(当卖国贼),派生出quislingism(卖国,通敌)。
onion:洋葱
有人说onion形似union,但两者意义又似无联系。onion意指“洋葱”,而union表示“联合”。其实它们都源自同一个拉丁词unio(一体,联合)。onion之所以获得此名是因为葱头虽有若干层,但却是层层包成的一个圆球体。想象力丰富的古罗马人不仅用unio来指“洋葱”,而且用它来指“珍珠”。洋葱在古时极受青睐,说是能激发性欲,增加体力。古埃及人把洋葱作为食品发给修建胡夫(Khufu)的大金字塔的工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356 -323BC)给他的军队分发洋葱,以提高官兵的战斗勇气;曾在美国南北战争时任联邦军总司令的格兰特(U.S.Grant,1822 -1885)对洋葱也十分赞赏,有一次给国防部发了一份电文说,没有洋葱他的部队就不再往前推进了。
tank(坦克):首台坦克研制期间的代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枪之类的自动速射武器已经大量应用。战场上堑壕纵横,碉堡林立,由机枪构成的强大阵地防御火力体系对进攻方造成了强大的人员伤亡。1914年,英国远征军的随军记者斯文顿上校在战场上亲眼目睹了一排排英国士兵被德国机枪扫倒的惨状。回国后,他向英国国防部提交了研制具有强大防护能力的越野战车的建议。然而,当时的英国陆军大臣吉齐纳对此建议不感冒,反而是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对此表示支持,并成立委员会,开始这种新型战车的研制。为了保密,研发人员对工人谎称研制的是一种储水装置,并曾提出过cistern(水箱)、reservoir(蓄水池)等名称,但最终人们还是采用了发音响亮的tank(水槽)一词作为它的代号。从此以后,tank一词就成为了这种新型战车的正式名称,在中文中音译为“坦克”。
tank:[tæŋk] n.坦克,水槽,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