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anic(巨大的):希腊神话中的巨神族泰坦神
在希腊神话中,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亚一共生了六男六女共12位泰坦神(Titan,又译为“提坦神”)。这些泰坦神及其后代被称为泰坦神族。他们个个都是巨人,力大无比。最小的但也最强大的泰坦神克洛诺斯推翻老爸成为了第二代神王。后来克洛诺斯的小儿子宙斯率领哥哥姐姐造反,自立门户,被称为奥林巴斯神族。以克洛诺斯为首的泰坦神族与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巴斯神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奥林巴斯神族打败了泰坦神族。
由于泰坦神都是力大无穷的巨人,所以从他们的名字中产生了titanic(巨大的)这一单词。航海史上最出名的邮轮“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名字就来源于Titan,意思就是“巨大的”。此外,极其坚固、可耐高温、耐强酸强碱、抗腐蚀的金属钛(titanium)的名字也来源于此。
Titan:['taitən]n.巨人,泰坦
titanic:[taɪ'tænɪk]adj.巨大的。n.泰坦尼克号
titanium:[taɪ'teɪnɪəm; tɪ-]n.钛元素(金属元素)
titanosaur:['taɪtənəsɔː] n.雷龙(白垩纪一种两栖食草大恐龙)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titanic 词源,titanic 含义。
possible(可能的):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
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Poseidon)是众神之主宙斯的哥哥,地位仅次于宙斯。他与宙斯及其他兄弟姐妹推翻父亲克洛诺斯的统治后,分得了大海的统治权。他威力巨大,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能够造出海啸和地震。所以从他的名字中产生了表示“能力”的词根pos。
词根pos:能力。变体:pot
Poseidon:[pɔ'saidən] n.波塞冬,海神
possible: ['pɒsɪb(ə)l]adj.可能的n.可能性
impossible:[ɪm'pɒsɪb(ə)l]adj.不可能的
potent: ['pəʊt(ə)nt] adj.有效的,强有力的
impotent:['ɪmpət(ə)nt] adj.无效的,虚弱无力的,阳痿的。前缀im表示否定
potential: [pəˈtenʃl] adj.潜在的,可能的n.可能性,潜能
Jupiter(木星):罗马神话中的最高主神朱庇特
希腊神话中,第二代神王克洛诺斯把妻子迈亚所生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吞进自己的肚子。迈亚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在请教了大地女神盖亚后,在生下宙斯(Zeus)时,用布裹住一块石头谎称是所生的婴儿。克洛诺斯接过石头一口吞下。小宙斯逃过一劫,被偷偷地送到克里特岛被仙女抚养大。
成年后的宙斯决心拯救自己的哥哥和姐姐。他诱使克洛诺斯误食催吐剂,吐出以前吞下的子女。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巴斯神与以克洛诺斯为首的泰坦神展开了战争,最终奥林巴斯神族取得了胜利,将泰坦神族禁锢在地狱深渊。宙斯成了第三代神王,具体分管天空。因为他没有像他爷爷和爸爸那样被人推翻,所以他也是希腊神话中的最高主神。
在希腊奥林匹亚城的宙斯神殿中有一座巨大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像,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在罗马神话中,宙斯被称为朱庇特(Jupiter),又称为Jove。木星(Jupiter)就以朱庇特的名字命名。朱庇特天性风流快活,与无数仙女、凡人美女有染,所以占星学认为出生于木星宫的人天性快活,所以单词jovial(木星宫的)也含有“天性快活的”的含义。
Jupiter:['dʒuːpɪtə]n.木星,朱庇特
jovial:['dʒəʊvɪəl; -vj(ə)l] adj.天性快活的,木星宫的。
jovian: ['dʒəuviən] adj.威风凛凛的,朱庇特的
alt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阿特拉斯背负苍天,痛苦不堪。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 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n.亚特兰大。
Atlantis:[ət'læntis]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academy(学院):希腊神话中帮助寻回美女海伦的农夫阿卡德摩斯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位绝世美女海伦。她是宙斯和斯巴达王后勒达所生。当她还是一名少女的时候,来自雅典的英雄忒修斯与朋友偶然在神庙中看见海伦跳舞。两人惊为天人,闯进神庙将海伦劫走。两人决定抽签确定海伦的归属,并约好抽中的人要帮没抽中的人再去抢个妻子。结果忒修斯抽中了,于是忒修斯把海伦带回老家,嘱咐母亲好生照顾。然后,两个好朋友再次出发去做采花大盗。这回他们看上了冥王的妻子珀耳塞福涅,可惜行动失败,被冥王关押在冥府中。后来另一个英雄赫拉克勒斯前往冥府营救,但只救出了忒修斯一人。
海伦的两个哥哥率军四处寻找海伦。他们来到雅典,要求雅典人归还自己的妹妹。但雅典人说不知道是谁劫走了海伦。两兄弟威胁要动用武力。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个名叫阿卡德摩斯(Akademos)的农夫挺身而出,提供了绑架者的身份和藏匿之所。两兄弟很快就夺回了自己的妹妹,而Akademos也因为避免了一场战争而成为雅典的英雄,得到神灵的庇佑,他的橄榄树林年年丰收。这片橄榄树林也因此得名Akademeia,意思是“Akademos的果园”。
后来,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这片橄榄树林里创建了学园。人们将他的学园也称为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就来源于柏拉图创建的Akademeia学园,原本专指柏拉图所创建的学园,但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充,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
academy:[ə'kædəmɪ] n.学院,研究院,学会,专科院校
academic:[ækə'demɪk] adj.学术的,学院的,理论的n.学者,大学教师,大学生
Helen of Troy:倾国倾城,红颜祸水,害人精
Helen of Troy 直译为“特洛伊的海伦”,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海伦(Helen)是宙斯和凡人勒达所生的女儿,随母亲在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的宫里长大。当海伦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就已经美若天仙,曾经被忒修斯劫走,后来被两位哥哥救回。海伦成年后,前来求婚的希腊贵族挤破了头,差点为了她自相残杀起来。后来,求婚者之一的奥德修斯建议大家尊重海伦自己的选择,并发誓尊重并帮助海伦所选中的丈夫。海伦选中了墨涅俄斯 (Menelaus),后者也因此继承了斯巴达王位。
Helen 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
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轮,报仇雪恨。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1180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力夺回海轮。双方大战10年,死伤无 数,许多英雄战死在沙场。甚至连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也分成2个阵营,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恶斗。
最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Odysseus)的“木马计”,里应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腊人进城后,大肆杀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杀死,特洛伊的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特洛伊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战争结实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墨涅俄斯抢回了美貌的海轮重返故土。这就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和结局。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真所谓“倾国倾城”,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
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已为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迈锡尼发掘和考证古代特洛伊古城废墟所证实。至于特洛伊城被毁的真正原因,虽然众说纷纭,但肯定 决不是为了一个美女而爆发这场战争的,与其说是为了争夺海轮而打了起来,毋宁说是为了争夺该地区的商业霸权和抢劫财宝而引起战争的。所谓“特洛伊的海伦”,实质上是财富和商业霸权的化身。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妲己亡商”,“西施沼吴”等传说,以及唐明皇因宠杨贵妃而招致“安史之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等说法。汉语中有个“倾国倾城”的成语(语出《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里的“倾”字一语双光,既可指美艳非凡,令人倾倒;也可纸倾覆邦国。其含义与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
在现代英语中, Helen of Troy 这个成语,除了表示“a beautiful girl or woman;a beauty who ruins her country”等意义外,还可以用来表示“a terrible disaster brought by sb or sth you like best”的意思。
Orion(猎夫星座):被月亮女神误杀的猎夫俄里翁
俄里翁(Orion)是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儿子,一位年轻英俊的巨人。他能在海 面上行走,臂力过人,喜欢整天穿梭在丛林里打猎。月亮及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在狩猎时看到了英俊的猎人,爱慕上了他,愿意为他违背终生不嫁的誓言。但是阿尔 忒弥斯的哥哥阿波罗不愿意妹妹违背誓言,就哄骗妹妹和自己进行射箭比赛。他欺骗阿尔忒弥斯将远处的俄里翁当成了比赛的目标。箭术精准的阿尔忒弥斯一箭命中 目标,将俄里翁射死了。误杀了爱人的阿尔忒弥斯十分悲痛,将俄里翁化为了天上的猎户座,并从此后再也不与自己的哥哥见面。
Orion:[o'raɪən] n.猎户座,俄里翁
atl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 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 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受命去盗金苹果时,特意请阿特拉斯帮忙,因为看守金苹果的三姐 妹是阿特拉斯的女儿。为了让阿特拉斯去盗金苹果,赫拉克勒斯自告奋勇替阿特拉斯擎天。等到成功盗取金苹果后,阿特拉斯却反悔不想擎天了,于是跟赫拉克勒斯 商量说等他把金苹果交给赫拉后再回来接替他。聪明的赫拉克勒斯看穿了阿特拉斯的意图,假装同意,但要求阿特拉斯先替他扛一会儿,他去找个垫肩垫在肩上。等 阿特拉斯接过苍天后,赫拉克勒斯捡起金苹果,一溜烟就跑了。
还有传说,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因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 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 n.亚特兰大,大西洋城。
Atlantis:[ət'læntis] 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atlantean:[,ætlæn'ti:ən] adj.力大无比的,亚特兰蒂斯岛的
auroral(极光的):北欧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
欧若拉(Aurora)是北欧神话中的黎明女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爱欧丝 (Eos)。她掌管北极光,代表旭日东升前的黎明。欧若拉是一位美丽的女神,每天早晨时分飞向天空,向大地宣布黎明的来临。在北欧神话中,据说她排行第 三,哥哥是太阳希理欧斯,姊姊是月神席琳。她有时候也被指为极光,不过大多数时间她还是被称为黎明女神,因为欧若拉的含义就是黑夜转为白天的那第一道光 芒。
其中关于欧若拉最著名的故事,是她与她恋人的故事。传说欧若拉爱上了凡人耶尔库,明 知道不能爱他,却又无法割舍爱情,于是她向神王奥丁祈求,请求奥丁赐予她的恋人不死之水,让他永远都不会死,这样他们就可以长相厮守。奥丁准许了欧若拉的 不情之请,但是他再三告诫她,愿望许了就不可收回。欧若拉应许了。
然而耶尔库在战场上受了重伤,不死之水虽能让他免除一死,但创口再也无法愈合。欧若 拉返回天界请求奥丁,奥丁告诉她:“回到他的身边吧,如果你真的爱他,他将会在你的爱中痊愈。”欧若拉伤心不已,她的恋人痛苦不已,每日呻吟,却不能死 去,欧若拉厌倦了这“所谓的爱”,弃耶尔库而去,将他变成了蟋蟀。这就是为什么蟋蟀每天叫个不停的原因。
aurora:[ɔ'rɔrə] n.黎明女神欧若拉,极光,曙光
auroral:[ɔ'rorəl] adj.极光的,曙光的
Neptune(海王星):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
在罗马神话中,海神叫做Neptune(尼普顿),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Poseidon)。他是神王朱庇特的哥哥,地位仅次于他,是掌管海洋的最高神仙,拥有强大的法力。在天文学上海王星就以海神Neptune命名,所以中文才称为“海王星”。
Neptune:['nɛptjun] n.海王星,海神尼普顿
Neptunian:[nɛp'tjʊnɪən] adj.海神的,海王星的,水成论的
pos-(能力):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
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Poseidon)是众神之主宙斯的哥哥,地位仅次于宙 斯。他与宙斯及其他兄弟姐妹推翻父亲克洛诺斯的统治后,分得了大海的统治权。波塞冬住在海底金碧辉煌的大宫殿里,所有海洋生物都受他差遣。每天,他驾着马 车,手持三叉戟出来巡海。当他心情好的时候,大海就会风平浪静。当他心情不好时,就会挥舞三叉戟,掀起滔天巨浪,摧毁渔船。他还能制造海啸和地震,袭击海 岸。
波塞冬的妻子是海中仙女安菲特里忒(Amphitrite)。据说安菲特里忒并不想嫁给波塞冬,所以躲藏起来。但一只海豚发现了她的藏身之处,帮助波塞冬找到了她。为了表示感谢,波塞冬把这只海豚变成了海豚星座。
波塞冬还喜欢上了美貌的美杜莎,在雅典娜的神殿里强奸了美杜莎。雅典娜十分生气,就把美杜莎的头发变成蛇发,使她的目光具有魔力,凡是被她看到的男人都会变成石头。
由于波塞冬威力巨大,所以从他的名字中产生了表示“能力”的词根pos,变体为pot。
Poseidon:[pɔ'saidən]n.波塞冬,海神
possible:['pɒsɪb(ə)l] adj.可能的n.可能性
impossible:[ɪm'pɒsɪb(ə)l] adj.不可能的
potent:['pəʊt(ə)nt] adj.有效的,强有力的
impotent:['ɪmpət(ə)nt]adj.无效的,虚弱无力的,阳痿的。前缀im表示否定
potential:[pəˈtenʃl]adj.潜在的,可能的n.可能性,潜能
cadet(军校生):贵族家庭中的次子
英语单词cadet来自法语, 而最终源头来自拉丁语capitellum,是caput(头)的指小形式,字面意思就是“小首领”,用来表示贵族家庭中的次子。因为中世纪贵族的头衔只能由家中长子继承,所以长子就是家中的首领,而次子只能是“小首领”,只有当哥哥死了才有资格继承贵族头衔。贵族家庭中的次子通常选择从军,希望通过军功来谋取功名。因此,cadet原本用来称呼军营中的这些贵族子弟。后来词义扩大,用来泛指军校或警校中的学生。
cadet:[kə'det] n.军校生,警校生,候补军官,次子
bully(欺凌弱小者):妓女的情人和保护人
英语单词bully最初的本意是lover(情人),来自荷兰语boel(情人,兄弟),可能是中古荷兰语broeder(兄弟)的指小形式,也就是“小情郎、情哥哥”的意思。后来词义变为“欺凌弱小者”,可能是因为bully一词在历史上常常用来表示妓女的情人及保护人、皮条客。这些男人自然不是什么好货色,往往是一些地痞流氓,喜欢欺凌弱小。因此bully一词才产生了“欺凌弱小者”的含义。但它的初始含义并未完全消失,还可以用来表示“极好的”,如口语bully for you。
bully:['bʊlɪ] n.欺凌弱小者,恶霸,恶棍,拉皮条的人vt.欺压,威吓vi.横行霸道adj.极好的adv.很,十分
bully for you:很好,我赞同你
cadmium(镉):希腊神话中的屠龙英雄卡德摩斯
卡德摩斯(Cadmus)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腓尼基王子,欧罗巴的哥哥,底比斯城的创立者。在希腊传说中,腓尼基公主欧罗巴被宙斯拐走后,她的哥哥卡德摩斯奉父亲之命四处寻找妹妹。他来到德尔斐神庙寻求神谕。太阳神阿波罗让他跟随神庙外的一头母牛,在它卧倒之地创建一座城池。他跟随母牛来到一处水草丰盛之地,开始筑城定居。这个地区的森林里有一条巨龙,吃掉了卡德摩斯的仆人。卡德摩斯杀死了巨龙。智慧女神雅典娜要他拔下龙牙种在地下。后来,从地下长出一批凶悍的武士,相互厮杀,直到最后只剩下5名武士才停止厮杀。卡德摩斯在这5名武士的帮助下创建了底比斯(Thebes)城。英语习语sow dragon’s teeth(播种龙牙)就来源于这个故事,表示“挑起事端”。
在化学领域中,镉元素(cadmium)以卡德摩斯的名字命名。这是因为镉元素是从菱锌矿(cadmia)中发现的,而菱锌矿最早是在底比斯城附近发现的,故采用底比斯城的古名Cadmia(卡德摩斯之城)来命名。
cadmium:['kædmɪəm] n.镉元素
cadmia:['kædmiə] n.菱锌矿
cadet:军事院校的学生
发音释义:[kə'det] n.军事院校的学生;候补军官;实习生;幼子;次子
词源解释:cadet←法语cadet(军事院校的学生)←法国加斯科涅方言capdet(小首领)←拉丁语capitellum(小首领)←拉丁语caput(头、首领)
中世纪时,贵族的头衔只能由家中长子继承,所以长子就是家中的首领,而其他儿子只能是“小首领”,只有当哥哥死了后才有资格继承贵族头衔。贵族家庭中的小儿子通常选择从军,希望通过军功来谋取功名。cadet原本就是对军营中的这些贵族子弟的称呼,字面意思是“小首领”。后来词义扩大,用来泛指军校或警校中的学生。
词组习语:cadet corps(学生军、学员军训队);cadet teacher(本身还是学员的实习老师)
bully:恃强凌弱
发音释义:['bʊlɪ] v.恃强凌弱;欺负n.恃强凌弱者;恶霸;情人adj.adv.一流的,特别好的
词源解释:来自荷兰语boel(情人,兄弟),可能是中古荷兰语broeder(兄弟)的指小形式,意思是“小情郎、情哥哥”。
英语单词bully最初的本意是lover(情人),后来词义变为“欺凌弱小者”,可能是因为bully一词在历史上常常用来表示妓女的情人及保护人、皮条客。这些男人自然不是什么好货色,往往是一些地痞流氓,喜欢欺凌弱小。因此bully一词才产生了“欺凌弱小者”的含义。但它的初始含义并未完全消失,还可以用来表示“极好的”。
词组习语:bully for you(你太好了,你太棒了);bully sb. into sth.或doing sth.(强迫某人做某事)
助记窍门:bully→bull+y→像公牛那样的→蛮不讲理、霸道→恃强凌弱、恶霸
academy:学院
发音释义:[ə'kædəmɪ] n. 学院;研究院;学会;专科院校
词源解释:academy←希腊语Akademeia(Akademos的果园)
背景知识:希腊神话中,年幼的绝世美女海伦被忒修斯及其好友劫走。忒修斯将其安置在母亲家后,与好友出发去冥界劫持冥后,结果被陷冥府。海伦的两个哥哥率人来到雅典寻找妹妹,向雅典人逼问海伦的下场。弩张剑拔之际,一个名叫阿卡德摩斯(Akademos)的农夫挺身而出,提供了海伦的位置。两兄弟夺回了自己的妹妹,而Akademos也因为避免了一场战争而得到神灵的庇佑,他的橄榄树林年年丰收。这片橄榄树林也因此得名Akademeia,意思是“Akademos的果园”。后来,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这片橄榄树林里创建了学园。人们将他的学园也称为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就来源于此,原本专指柏拉图所创建的学园,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充,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
同源词:academic(学院的、学术的),academician(学者、院士、学会会员)
Zeus(宙斯):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神王宙斯
希腊神话中,第二代神王克洛诺斯把妻子迈亚所生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吞进自己的肚子。迈亚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在请教了大地女神盖亚后,在生下宙斯(Zeus)时,用布裹住一块石头谎称是所生的婴儿。克洛诺斯接过石头一口吞下。小宙斯逃过一劫,被偷偷地送到克里特岛被仙女抚养大。
成年后的宙斯决心拯救自己的哥哥和姐姐。他诱使克洛诺斯误食催吐剂,吐出以前吞下的子女。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巴斯神与以克洛诺斯为首的泰坦神展开了战争,最终奥林巴斯神族取得了胜利,将泰坦神族禁锢在地狱深渊。宙斯成了第三代神王,具体分管天空。因为他没有像他爷爷和爸爸那样被人推翻,所以他也是希腊神话中的最高主神。宙斯的最大特点是妻妾成群,光《神谱》中承认的就有7个,分别是聪慧女神墨提斯、正义女神忒弥斯、大洋河神女儿欧律诺墨、谷物女神德墨忒尔、记忆女神摩涅莫绪涅、暗夜女神勒托和最后的天后赫拉。宙斯娶前几任妻子时都没有大操大办,唯独娶赫拉时,赫拉多留了个心眼,坚持要大操大办、昭示天下。所以赫拉才拥有了“天后”的称号。虽然宙斯娶了赫拉以后依然风流不改,但这些女人都不再被看作是宙斯的妻子了。
为了避免重蹈爷爷和父亲的覆辙,宙斯直接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聪慧女神墨提斯吞进了腹中,从此后拥有了墨提斯的智慧。但后来,墨提斯和宙斯的女儿雅典娜延续了他们家小孩从父亲体内诞生的传统,穿戴整齐地从宙斯的头颅中跳了出来。
在希腊奥林匹亚城的宙斯神殿中有一座巨大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像,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Zeus: [zju:s] n.宙斯,希腊神话中的神王
academy:学院,学会,研究院
该词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希腊神话中,斯巴达少女海伦( Helen)乃主神宙斯(Zeus)与斯巴达王之妻所生,她美艳绝伦,使许多希腊英雄为之倾倒。雅典王子提修斯(Theseus)一度将她劫走。她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 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lux)四处探寻其下落。后来一位名叫Akademos(亦作Academus)的雅典英雄(一说农夫)给了某种暗示,他们才把海伦要了回来。自此以后,Akademos/Academus所在的雅典城郊小树林(grove)时时有众神守护着,以免遭到报复。相传,约公元前387年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 Plato,427 - 347BC)就在这片林园里创办了一所学校,广收门徒,讲授哲学。他根据Akademos的名字将学校命名为Akademeia,现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简称“学园”。柏拉图死后许多年,那里一直是他的门徒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而且一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483 - 565)一世下令封闭所有异教徒学校该所学校才被迫停办。英语academy,究其根源,实出自Akademeia 一词,15世纪时只用作专有名词,指“柏拉图学园”。到了16世纪,academy和柏拉图以及希腊神话的联系渐被人们遗忘,开始被用以指“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17世纪以后也指“学会”或“研究院”,如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等。
academy:专科院校;军事学院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海伦的斯巴达姑娘,被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忒修斯(Theseus)劫去,海伦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ydeuces)——Castor和Pollux现在是双子星座的两颗明星——四处寻找他们的妹妹,然而没有找到,最后他们遇到了一位农夫,名叫阿卡得摩斯(Akademos),他提供了劫持人和被劫人的下落。作为对农夫有这样高的警惕性的答谢,诸神永远守护着阿卡得摩斯的园林。这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篇有名的故事。
后来,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在这座园林里授课,于是这座园林就根据阿卡得摩斯的名字被叫做academeia.柏拉图死后许多年,他的学生和信徒们仍在这时举行学术讨论。当然他却为后提供了academy这个意味着学习场所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