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d(吟游诗人):古代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bard(吟游诗人)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种姓。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bard:[bɑːd] n.(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ard 词源,bard 含义。
albatross(信天翁):诗歌《古舟子咏》中挂在水手脖子上的信天翁
英语单词albatross本意是“信天翁”,是一种白色的大型海鸟,其拼写与拉丁语albus(白色的)有关。多年以来,水手们把在大海上看到信天翁看作是好运的兆头。不过,这个单词还常用来比喻“沉重的负担”,这得归功于18世纪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年)的著名诗歌《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在这首诗歌中,柯勒律治讲述道,一个水手在船上射落了一只信天翁,结果给这艘船带来了厄运。
因此,其他水手强迫他把信天翁的尸体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以此表示杀害信天翁的只有他一人,与其他水手无关。然而,死神并没有放过其他人。船上所有水手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后,眼看着船上的人几乎全部死光时,杀死信天翁的水手终于开始真心忏悔自己的罪行。当他跪下低头祈祷时,信天翁的尸体自动从他脖子滑落,他也因此终于卸下了一直折磨自己的重负。从此以后,随着这首诗歌的广泛流传,英语单词albatross的比喻含义“沉重的负担”也得以广泛流传。
albatross:['ælbətrɒs]n.信天翁,沉重的负担
bard:吟游诗人
发音释义:[bɑːd] n. 吟游诗人
词源解释:来自古凯尔特语bardos(诗人)
bard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阶层。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助记窍门:bard→巴德→叫“巴德”的吟游诗人→吟游诗人
aria:咏叹调
发音释义:['ɑːrɪə] n. 咏叹调,独唱曲
词源解释:aria←意大利语aria(空气)
背景知识:aria(咏叹调)是歌剧中一种极富抒情性的独唱乐段,与之对应的是“宣叙调(Recitativo)”——一种“朗诵”式的歌曲,相当于戏剧中的“对白”。
趣味记忆:aria→谐音“啊……累哦” →啊啊地咏叹,好累哦→咏叹调
同源词:malaria(疟疾、瘴气←坏空气)
衍生词:arioso(咏叹调的、悦耳的)
accent:口音
前缀ac-同ad-. 词根cent,唱,同chant, 咏唱。字面意思指说话像唱歌,后指口音。后指先说后唱,强调。
bel canto:美声唱法
bel, 美丽,同belle, 美女。canto, 唱,同chant, 咏唱。
Koran:可兰经
来自阿拉伯语qur’an,读,吟诵,咏唱。
satire:讽刺,讽刺作品
该词直接借自怯语satire,但却是源于拉丁语satura。古罗马人用该拉丁词指杂烩,尤指用来祭神的“什锦水果色拉”。后来由于satura 一度被误认为和希腊神话里的森林之神Satyr有关系,词形就逐渐变为satira,词义也发生了演变,开始用以喻指“(汇集各种题材的作品于一卷的)诗文杂集”( miscellany),再往后又转指“(鞭鞑愚昧和恶习的)讽刺杂咏”,16世纪satire在英语出现时,就用于此义,但现多用班表示“讽刺”或“讽刺作品”。
cant:言不由衷之词
cant来源于拉丁语cantus‘song’(歌)或cantare‘to sing’(唱)。和多数同根词如cantata(大合唱),canticle(圣歌),cantilation(吟咏),chant(赞美诗)等不一样,该词自中世纪进入英语之时起就被赋予了贬抑含义。翻开辞书一看,我们可以发现cant的词义,诸如“伪善言词”、“(下层社会的)黑话”、“言不由衷之词”、“(乞丐等的)吟唱式哀诉”,几乎无一不带贬抑色彩。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有三,均与早先的基督教会有些联系。其一,一些牧师在做弥撒时只会机械地履行职责,不太注意吟诵的言词的含义。其二,乞丐被允许参加这些牧师主持的,为死人举行的宗教仪式,他们往往装得十分悲痛,来骗取人们的施舍,他们哀诉式的乞讨也影喃了cant一词的意义。其三,17世纪有位苏格兰传道士,因其虚伪不受欢迎,他的名字就叫Andrew Cant。 1711年8月18日《旁观者》(The Spectator)第47期上斯梯尔(Richard Steele,1672 - 1729)写的一篇文章在追溯cant 一词的词源时,试图将它与这位传道士的姓氏Cant联系起来,文中说:“他讲道所操方言,除了部分会众,据说无人听懂。”多数辞书对此很不以为然,但有某些根据说明,cant一词的贬降过程似乎多少受了这方面的影响。
aria:咏叹调n. 抒情调, 独唱曲
此系音乐术语,指“咏叹调”,18世纪上半时直接借自意大利语,在意大利语中有“曲调”、“空气”等义,相当于英语的air。据说英语中有四分之三音乐术语借自或源于意大利语,诸如violin(小提琴),opera(歌剧),tempo(拍于),duet(二重唱),sonata(奏鸣曲),concerto(协奏曲)。
albatross:信天翁
albatross 信天翁
该词源于阿拉伯语。阿拉伯人把吊桶叫做al qadus,这个词进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以alcatraz的形式出现,用以指“鹈鹕",这或许是由于这种鸟的下颁底部有-吊桶状的大皮囊的缘故。美国圣弗兰西斯湾有-个岛因鹈鹕成群栖息于岛上西班牙人将它命名为Alcatraz。16世纪alcatraz进人了英语后,形式和意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根据意为“白色的”的拉丁文albus,alca-这-成分被改作alba-,整个词变为albatross,用以指习性和栖息地都和鹈鹕极不相同的一种大型海鸟,即信天翁。由于海员经常见之成群出现于Cape of Good Hope(好望角),所以给albatross取了个别名,叫Cape Sheep或Cape Hope Sheep。有关albatross的传说恐怕比任何一种海鸟都要多。旧时迷信,杀死albatross会带来厄运。英国诗人柯尔律治(S。T。Coleridge,1772—1834)的著名叙事长诗《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1798)描写-位老水手在海上随意射杀-只albatross致使全船遭难,为了赎罪将鸟尸挂于颈上。据此,albatross现在还常用以喻指“无法摆脱的苦恼"或“沉重的负担”。
parody:滑稽剧,滑稽模仿
来自拉丁语parodia,滑稽剧,滑稽模仿,来自para-,在旁,在周围,-odia,吟唱,吟咏,词源同ode,comedy,melody.
plainchant:素歌,宗教圣咏
plain,平的,素的,chant,吟唱。用于指素歌,宗教圣咏。
plainsong:素歌,宗教圣咏
plain,平的,素的,song,吟唱,歌曲。用于指素歌,宗教圣咏。
aria(咏叹调):意大利歌剧中的“咏叹调”
英语单词aria来自意大利语,原本是一个歌剧术语,表示“咏叹调”,字面意思是air(空气)。十七世纪末,随着歌剧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宣叙调的平淡,希望有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表现形式,咏叹调便应运而生。从诞生之初,咏叹调就在各方面与宣叙调形成对比,其特征是富于歌唱性(脱离了语言音调)、长于抒发感情(而不是叙述情节)、有讲究的伴奏(宣叙调则有时几乎没有伴奏或只有简单的陪衬和弦)和特定的曲式(多为三段式;宣叙调的结构则十分松散)。此外,咏叹调的篇幅较大,形式完整,作曲家们英雄有用武之地,还经常给演员留出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表现高难的演唱技巧。因此,几乎所有著名的歌剧作品,主角的咏叹调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现在,aria除了表示歌剧中的“咏叹调”外,还通常表示“独唱曲”。
aria:['ɑːrɪə] n.咏叹调,独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