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t(圣歌):反复吟唱的宗教活动
英语单词chant来自拉丁语cantare,是canere(唱)的反复形式,指 的是古罗马宗教活动中反复吟唱的活动,既用来赞颂神灵,又用于修炼内心,类似于中国佛教的和尚们打坐诵经。做名词时,chant表示反复吟唱的“圣歌”。 这种圣歌的特点是内容简短,适合反复吟唱,一个短短的词也能咿咿呀呀地唱上半天,并且通常没有伴奏,所以听起来十分单调乏味,如著名的Gregorian chant(格里高利圣歌)就是这样一种圣歌,相传为教皇格里高利所著。
中国有句歇后语,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西方的僧侣们在吟唱这种chant时,有时候也会装模作样、有口无心,因此英语中出现了一个与chant同源的单词cant,用来形容僧侣故作虔诚地吟唱chant,引申为并非发自内心的话,如客套话、乞丐故作可怜的的乞讨声。后来又产生了“黑话”的含义。
chant:[tʃɑːnt]n.反复吟唱的圣歌,赞美诗v.吟唱,诵念
cant:[kænt]n.并非发自内心的话(客套话、乞丐乞讨等)、伪善的话、单调陈腐的话(如大话西游中唐僧的话);(乞丐、流浪汉等底层的)黑话adj.单调陈腐的,假仁假义的,假装哀诉的;黑话的vi.讲黑话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hant 词源,chant 含义。
cant:黑话
发音释义:[kænt] n.言不由衷的话;伪善的话;隐语;黑话;行话vi.讲黑话;讲言不由衷的话adj.黑话的;行话的;假仁假义的
词源解释:来自拉丁语cantere,是canere(吟唱)的反复形式
同源词:chant(吟唱)
cant与chant(吟唱)同源,形容“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核心意思是“与字面意思不同的话”,如乞丐讨钱时说的话、与人寒暄时的客套话、假仁假义的话,以及黑话、隐语等。
词组习语:thieves' cant(盗贼的黑话);cant of diplomacy(外交辞令);politician's cant(言不由衷的话);cant about(言不由衷地谈论)
antimony:锑
词源略。来自俗词源。前缀anti-, 相对,相反。词根mon, 单个,同monk, 和尚。据说该元素对和尚不利。
zen:禅宗;顿悟
禅宗乃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因主张通过禅定修心见性而得名,相传南朝宋末年(5世纪)由天竺(即今印度)和尚菩提达摩传入中国,后来又分北方渐悟说和南方顿悟说两宗,但北宗数传即衰,独南宗盛行,成为禅宗正统。到了唐朝后期,禅宗几乎取代其他宗派,禅学成为佛学的代名词。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禅宗传至日本。中国禅宗英语音译为Chan,而日本禅宗则英译为Zen。Zen强调通过沉思(meditation)和直觉(intuition)感悟自身固有的佛性。Zen一词源自汉语“禅”,而“禅”则是梵文dhyāna(静坐沉思)一词的译音。
长久以来,东方与西方在宗教方面一直相互影响。20世纪后半叶在西欧和北美出现了一批禅学团体,出版了不少禅学方面的书。某些英美作家受禅学影响,把日本禅学用语直接借用到英语之中,如satori(开悟),zazen(坐禅)等,Zen即为其中之一。近年来Zen在电脑领域里常作动词用,首字母由大写变为小写,表示电脑程序员像修行的和尚,对某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经过打坐、修炼而豁然贯通,达到顿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