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亚马逊):希腊神话中割乳以便射箭的彪悍女战士
希腊神话中,在Scythia(赛西亚)地区居住着一个Amazon部落,由高大彪悍、作战勇猛的女战士组成。为了不妨碍拉弓射箭,她们甚至将自己的右乳割去。她们的部落名称Amazon意思就是“没有乳房”,其中的 a=without(没有),mazon=breast(乳房)。她们由女王统治,崇拜战神阿瑞斯,认为自己是战神的后代。为了传宗接代,她们每年都会和附近的部落举行联姻大会,生下的女婴会留下,生下的男婴会被杀死或返还给父亲。
关于亚马逊女战士的传说一直是古希腊艺术家最喜爱的主题之一。据说一共只有三位希腊英雄战胜过亚马逊人,分别是赫拉克勒斯、忒修斯和阿喀琉斯。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所要完成的12项任务中,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夺取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腰带。这条腰带传说是战神亲自送给女王的,是女王权力的象征。本来,女王对赫拉克勒斯一见倾心,早有意献出腰带。但天后赫拉嫉恨赫拉克勒斯,便在部落中散布谣言,说赫拉克勒斯要绑架她们的女王。于是亚马逊女战士们倾巢而出,与赫拉克勒斯大战一场。赫拉克勒斯连续击败了多名最强大的亚马逊女战士并俘虏了亚马逊女战士的军队领袖后,亚马逊女战士才溃败,希波吕忒女王也献出了早已许诺的腰带。
另一位英雄忒修斯曾经造访亚马逊部落,受到热情款待。忒修斯对亚马逊女王安提奥珀一见倾心,但女王不为所动。于是忒修斯将女王骗到雅典欲强行成亲。亚马逊人包围了雅典,与女王里应外合展开战斗。女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雅典人和亚马逊人互有胜负,最后不得不缔结和约,亚马逊人才撤走。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后,特洛伊人落入下风。此时,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带领十二名女战士赶赴特洛伊城,帮助他们一起对抗希腊人。阿喀琉斯与女王大战一场,最后杀死了女王。等他摘下女王脸上的头盔时才发现被自己杀死的是一名妩媚的女人,后悔不已,陷入了巨大悲痛。
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Francisco de Orellana在南美洲的一条大河河畔与当地一土著部落交战,发现部落的女战士英勇异常,与传说中的亚马逊人非常相似,遂根据希腊神话,将该河命名为亚马逊河。
Amazon: ['æməzən] n.亚马逊,古希腊生活中的女战士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mazon 词源,Amazon 含义。
cyclopean(巨大的):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
在赫西奥德的《神谱》中,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该亚所生的子女中,除了十二泰坦神 外,还有三位独眼巨人(Cyclops)。他们额头中只有一只圆眼睛,词根cyc表示“圆圈”,就代表独眼巨人额头上的那只圆眼睛。乌拉诺斯惧怕他们的力 量,把他们囚禁在黑暗深渊之中。后来宙斯为了对抗泰坦,将他们从黑暗深渊之中释放出来。他们为宙斯锻造了雷电,为哈迪斯锻造了隐形头盔,为波塞冬锻造了三 叉戟,为阿耳特弥斯锻造了弓和月光箭,为阿波罗锻造了弓和太阳箭。
而在荷马的《奥德赛》里,独眼巨人是波塞冬的孩子,居住在遥远国度里的一个种族。这个种族的特点是粗野,喜食人。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奥德修斯在返航途中迷途,在岛屿上遭遇了独眼巨人波吕斐摩(Polyphemus)。独目巨人把他们关在洞穴里并吃他的同伴。为了自救并营救同伴,奥德修斯用葡萄酒灌醉了波吕斐摩并用烧红的木桩戳瞎了他的眼睛,然后躲在绵羊的肚子下面逃出了洞穴。
Cyclops:['saɪklɑps] n. 库克罗普斯(独眼巨人)
cyclopean:[sai'kləupjən] adj.独眼巨人的,巨大的,巨石式的n.蛮石,乱石堆
herculean(力大无穷的):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或 Hercules,又译为“海格力斯”)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英雄,众神之王宙斯与凡间女子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英雄玻耳修斯的曾孙。他神勇无比,力大无 穷,生前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伟绩,还参加了阿尔果斯远征帮助伊阿宋觅取金羊毛,解救了普罗米修斯等等,死后升入奥利匹斯圣山,成为大力神,有关他惩恶扬善, 敢于斗争的神话故事,历来都是文艺家们乐于表现的主题。
赫拉克勒斯的母亲阿尔克墨涅临产前,宙斯曾得意地在众神面前宣告一名伟大的英雄即将诞生,将统治玻耳修斯的所有后裔。天后赫拉嫉恨阿尔克墨涅,就暗做手脚,推迟了阿尔克墨涅的生产,而使珀尔修斯之孙、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提前出生,从而成为国王。
赫拉克勒斯出生后,曾机缘巧合地吮吸了天后赫拉的乳汁,从而获得神力。赫拉克勒斯还是个婴儿时,赫拉曾派两条毒蛇来暗杀赫拉克勒斯,但被赫拉克勒斯扼杀。赫拉克勒斯长大后,拒绝了“恶行女神”的诱惑,选择了“美德”之路。
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故意刁难他,给他布置了十二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杀死 刀枪不入的尼美亚雄狮、杀死九头蛇、夺取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的赤牡鹿、活捉厄律曼托斯野猪、清理奥革阿斯的牛棚、猎杀铜羽怪鸟、制服克里特的公牛、驯服食 人马群、夺取亚马逊女王的腰带、夺取革律翁的牛群、盗取金苹果、从冥府中盗取三头犬。赫拉克勒斯一一完成了这些不可能的任务。
赫拉克勒斯后来娶卡吕冬的得阿涅拉为妻。带妻子去特拉基斯途中,马人涅索斯企图将他 的妻子掠走,被他用毒箭射死。马人临死前劝得阿涅拉收集他的毒血,以便将来用以恢复丈夫对她的热恋。后来,得阿涅拉担心被遗弃,把抹上毒血的衬衣送给丈 夫。他穿上这件衣服以后,痛苦难忍,最后投火自尽。
按照宙斯的意志,他成了奥林匹斯的神,赫拉与他和解,把青春女神赫柏给他为妻。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赫拉克勒斯一词已经成为了大力士和壮汉的同义词。英语单词herculean就源自他的名字Hercules。
Hercules:['hə:kjuli:z] n.武仙座,赫拉克勒斯,大力士,大力神
herculean:[,hə:kju'li:ən; hə'ku:liən]adj.赫拉克勒斯的,力大无穷的,极其困难的
nestor(睿智长者):经验丰富的睿智长者涅斯托尔
在希腊神话中,涅斯托尔(Nestor)是皮洛斯(Pylos)的国王。他的父亲和 其他兄弟都被赫拉克勒斯杀死,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他曾经是追随伊阿宋乘阿尔戈斯号快船去寻求金羊毛的英雄团队中的一员,还参与了针对卡吕冬原野的公野猪的 猎杀行动。在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他都有出场。在特洛伊战争期间,他年纪已经非常大了(据说大约有110岁),但依然带着两个儿子加入了 希腊联军。他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经常为年轻的战士出谋划策,并想方设法促使阿基里斯和阿伽门农的和解。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他没有参与对特洛伊城的洗劫, 而是顺利返回了皮洛斯。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儿子远渡重洋来到皮洛斯,向涅斯托尔打听父亲的下落。涅斯托尔热情款待了他,但无法告知他父亲的下落。 在荷马史诗及希腊神话中,他被看作是一名善于提供建议的睿智长者,因此,他的名字也就成了“睿智长者”的代名词。
nestor:['nestə]n.睿智长者,涅斯托尔
tantalize(逗弄):被罚看到美食而吃喝不到的坦塔罗斯
在希腊神话中,坦塔罗斯(Tantalus)是天神宙斯在凡间的儿子,统治着吕狄亚 的西庇洛。由于他出身高贵,众神都很给他面子,甚至能够与宙斯同桌进餐。但是坦塔罗斯得意忘形,不断亵渎神灵,触犯天条。有次,为了试探众神是否真的知晓 一切,他邀请众神来家中做客,杀死自己的儿子,做成一道美食来款待众神。在场的神灵看破了坦塔罗斯的轨迹,都没有动筷子,只有谷物女神因为思念被抢走的女 儿而心神不定,出于礼貌稍微尝了一块肩胛骨。
坦塔罗斯最终因为罪恶滔天而受到了严惩。他被束缚在一池水中,却不得不忍受干渴的煎熬,因为只要他一低头喝水,池水就会立刻从他身边流干。他的身旁是长满甜美果实的果树,但他却只能忍受饥饿,因为只要他凑近果实,就会有一阵大风把树枝刮远。
英语单词tantalize就源自坦塔罗斯的名字Tantalus,比喻让人看到目标而又不让人实现目标的折磨。
tantalize:['tæntəlaɪz]v.逗弄,使干着急
delphic(隐晦的):模拟两可的德尔斐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
在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是德尔斐神谕。德尔斐(Delphi)是古代所有希腊城邦的 共同圣地,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古希腊人认为,德尔斐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因此德尔斐的神谕最被人看重。神庙里负责传达神谕的是称为“皮提 亚”(Pythia)的女祭司,由年轻女孩或老妇担任,坐在一张三角架上。三脚架横跨在一道产生天然气的裂缝上。
神谕的最大特点就是玄妙晦涩、模拟两可。例如,据史载,西亚的吕底亚王不知道该不该 和波斯帝国作战,于是便来到德尔斐求讨神谕。神谕说,一旦交战,一个大帝国将会灭亡。吕底亚王以为神谕说的大帝国是波斯,大喜之下于是下令大军出征,结果 却遭到惨败。吕底亚王愤怒地又一次来到德尔斐,责问祭司为什么要骗他,祭司回答说:“神谕所说的大帝国,正是您的国家。”
英语单词delphic是Delphi的形容词,原意是“德尔斐的”。由于德尔斐神谕这种模拟两可的特点,delphic也就产生了“晦涩的,暧昧的”之意。
delphic:['delfik] adj.暧昧的,晦涩的,意义不明确的,德尔斐的
amnesty(大赦):古雅典民主派和贵族达成的和解
公元前404年,在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争霸战(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落败,斯巴达国王吕西斯特拉图解散了雅典的民主政府,扶植了由三十个贵族组成的寡头政府,史称“三十僭主”。三十僭主操控政治,把穷苦平民排挤在政治之外,又实施恐怖统治,在8个月内杀死的雅典人几乎比战争最后十年斯巴达人杀死的雅典人还要多。许多温和派纷纷逃离雅典,而民主派则发动反击,最终击败斯巴达保护军,杀死为首的两名僭主,推翻三十僭主的寡头政治,重新建立了民主制度。
民主派恢复民主制度后,并没有对贵族所犯下的恶行展开报复,而是选择了和解。公元前403年,雅典政府颁布一项法令,宣布除三十僭主及其帮凶外,对其他人在过去所做的任何事情进行“遗忘和宽免”(希腊语amnestia),双方中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在以后提起诉讼或寻仇。这项法令被后人称为“大赦令”。
英语单词amnesty就来自该“大赦令”中的希腊语amnestia,由a(not)+mnestis(记忆)构成,字面意思就是“遗忘,不再记得”,本意指民主派和贵族之间的和解,对双方以往的对立行为统统一笔勾销。现在常用来表示“大赦、特赦”。
amnesty:['æmnɪstɪ] n.大赦,特赦,特赦令vt.对……实行大赦
apocalypse:天启
发音释义:[ə'pɒkəlɪps] n. 启示;天启
结构分析:apocalypse = apo(from)+ calyp(隐藏)+se(名词后缀)→揭示隐藏的东西→启示、天启
词源解析:calyp←希腊语kalyptein(隐藏)
背景知识:《圣经•新约》中的最后一章是圣约翰(St. John)所写的“启示录”。据说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之一圣约翰被罗马皇帝流放至帕特摩斯岛时,将主给他显示的异象记录下来,并预言了主的降临和世界末日来临时的景象。该书的希腊名是《apokalyptein》,在1230年的英语版本中被译为《The Book of Apocalypse》,在1380年的英语版本中被译为《The Book of Revelation》。
趣味记忆:apocalypse = a(一张)+poca(扑克)+lypse(lipse,双唇)→一张扑克牌的双唇→扑克牌所述说的预言→启示、天启
同源词:Calypso(卡吕普索,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海中女神;土卫十四)
衍生词:apocalyptic(天启的)
camellia:山茶花
17世纪末有一位名叫George Joseph Kamel (1661 -1706)的基督教耶稣会传教士到菲律宾吕宋岛传教时,在岛上发现了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便将它的标本带回欧洲。他不仅将此花引入欧洲,而且还写了他种植该植物的有关报告,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的《哲学学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tons)上。瑞典博物学家林耐(Linnaeus,1701 - 1778)读了该报告,为了纪念这位传教士就按他的姓氐Kamel给这种植物取了个拉丁学名,这就是caInelliao英语名称是从拉丁文直接借过来的,汉语叫做“山茶花”。
arachnid:蛛形纲动物
据古希腊传说,吕底亚(Lydia)少女阿拉克尼(Arachne)善织绣,竟敢与智慧和技艺女神雅典娜(Athena)比试技艺。女神织了一幅挂毯,上面绣有威严的诸神群像,而阿拉克尼却织出了诸神的爱情艳事。雅典娜对此大为恼怒,在技艺上又挑不出毛病,就把织物撕成碎片,并把阿拉克尼点化为蜘蛛。一说她在绝望中自缢身死,女神出于怜悯松开绳子,绳子化为蜘蛛网,而她本人则变成了蜘蛛。据说意指“蛛形纲动物”的arachnid 一词就是来源于她的名字Arachne,其实Arachne在希腊语就是“蜘蛛”的意思。
academy:学院,学会,研究院
该词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希腊神话中,斯巴达少女海伦( Helen)乃主神宙斯(Zeus)与斯巴达王之妻所生,她美艳绝伦,使许多希腊英雄为之倾倒。雅典王子提修斯(Theseus)一度将她劫走。她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 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lux)四处探寻其下落。后来一位名叫Akademos(亦作Academus)的雅典英雄(一说农夫)给了某种暗示,他们才把海伦要了回来。自此以后,Akademos/Academus所在的雅典城郊小树林(grove)时时有众神守护着,以免遭到报复。相传,约公元前387年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 Plato,427 - 347BC)就在这片林园里创办了一所学校,广收门徒,讲授哲学。他根据Akademos的名字将学校命名为Akademeia,现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简称“学园”。柏拉图死后许多年,那里一直是他的门徒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而且一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483 - 565)一世下令封闭所有异教徒学校该所学校才被迫停办。英语academy,究其根源,实出自Akademeia 一词,15世纪时只用作专有名词,指“柏拉图学园”。到了16世纪,academy和柏拉图以及希腊神话的联系渐被人们遗忘,开始被用以指“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17世纪以后也指“学会”或“研究院”,如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等。
academy:专科院校;军事学院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海伦的斯巴达姑娘,被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忒修斯(Theseus)劫去,海伦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ydeuces)——Castor和Pollux现在是双子星座的两颗明星——四处寻找他们的妹妹,然而没有找到,最后他们遇到了一位农夫,名叫阿卡得摩斯(Akademos),他提供了劫持人和被劫人的下落。作为对农夫有这样高的警惕性的答谢,诸神永远守护着阿卡得摩斯的园林。这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篇有名的故事。
后来,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在这座园林里授课,于是这座园林就根据阿卡得摩斯的名字被叫做academeia.柏拉图死后许多年,他的学生和信徒们仍在这时举行学术讨论。当然他却为后提供了academy这个意味着学习场所的词。
tantalize:逗引,逗弄
tantalize 一词也源出古希腊神话。
主神宙斯之子Tantalus 是传说中的吕底亚(Lydia,一说 Phrygia)国王。因他泄露了天机(一说他盗取了神桌上的神食和琼液给凡人),后又惨杀了亲生儿子珀罗普斯(Pelops),并以其肉宴请众神,因而触怒了宙斯,被打入地府。 Tantalus 被罚永世站在清澈的河中,河水恰恰深及下巴,每当他口渴难忍,俯身欲饮,河水立即消退;他头上是果实累累的果树,每当他腹饥欲食,伸手去摘果子,不是树枝立即升高,就是果子被风吹去。Tantalus 就是这样永远又饥又渴,忍受着可望而不可即的、难以言喻的痛苦。英语动词 tantalize 便是据Tantalus 产生的,有“逗引”或“逗弄”之意。
accomplishment of Perseus(辉煌的成就、杰出的贡献):珀尔修斯的业绩
在古希腊神话中,珀尔修斯(Perseus)是传说中的英雄。根据神示,长大成人的珀尔修斯将会推翻国王外祖父的统治并把他杀死。因此外祖父非常恐惧,就把他们母子二人装进一只大箱子扔进大海。箱子被冲到一座小岛上,岛上的国王波吕得克忒斯垂涎于珀尔修斯的母亲,开始狂热地追求她,但受到珀尔修斯的阻挠。国王为了支走他,就鼓动珀尔修斯去取蛇发女怪美杜莎的头,渴望冒险和建功立业的珀尔修斯毅然踏上征途。蛇发女怪美杜莎面目狰狞,凡是看见她的人就会顷刻变成石头。
在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神使赫尔墨斯的帮助下,珀尔修斯成功割下了美杜莎的头。归途中,珀尔修斯杀死海怪,救下了埃塞俄比亚公主安德洛墨达并娶她为妻。珀尔修斯带着妻子去找母亲,发现母亲为躲避波吕得克忒斯的迫害而躲在一座破旧的神庙里,珀尔修斯就让波吕得克忒斯看美杜莎的头颅,把他变成了石头。在完成了自己的业绩后,珀尔修斯带着母亲、妻子去见外祖父。外祖父害怕神示会应验,就躲到了外地。不久,珀尔修斯外出路过某地,恰逢当地举办体育竞技大会,珀尔修斯前去参加,在掷铁饼时,不慎将一老者打死,此人正是珀尔修斯的外祖父,神示应验。
在英语中,accomplishmentof Perseus(珀尔修斯的业绩)常用来形容“辉煌的成就、杰出的贡献”。
Electra complex:恋父情结
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厄勒克特拉(Electra)是迈锡尼(Mycenae)的国王阿伽门农(Agamemnon)和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的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由于有了“外遇”,同情夫埃癸斯托斯(Aegisthus,阿伽门农的侄子)合谋杀死自己的丈夫阿伽门农,厄勒克特拉(Electra)在父亲被母亲谋害后,就把弟弟俄瑞斯忒斯(Orestes)托付给父亲的好友收留抚养,等到弟弟长大以后,她就同弟弟共谋杀了母亲及其奸夫,为父亲报了仇。厄勒克特拉(Electra)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认为母亲做得不对,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对不起父亲。弗洛伊德取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外表的个别情节,认为厄勒克特拉(Electra)有恋父妒母之情。“恋父情结”就是由此而来的。
Phaeton:希腊神话中最早的太阳神(Helios)的儿子法厄同
法厄同(Phaeton)是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os)与克吕墨涅(Clymene)的私生子。克吕墨涅是海洋女神之一,俄刻阿诺斯(Oceanus)与泰西斯(Tethys)的女儿。在希腊语中“法厄同”意为“熊熊燃烧”。但自从阿波罗(Apollo)被崇拜成太阳神后,后期神话中一些诗人则把他错误地写成是阿波罗之子。事实上法厄同在希腊神话中是光明之神。其实他并非是阿波罗之子,而是赫利俄斯之子。
有一天,法厄同向赫利俄斯哭诉,说别人不相信他是神的儿子,还辱骂他。赫利俄斯为了安慰儿子,就答应满足他的一个愿望。结果法厄同要求驾驶赫利俄斯的太阳车一天。赫利俄斯无法反悔, 只得同意。法厄同启动太阳车后,在天穹横冲直撞,距离大地越来越近,把大地几乎都烤焦了,江河湖泊的水都蒸发干了,据说非洲受害最严重,人都晒成了黑炭, 撒哈拉沙漠就是这样造成的。天神宙斯看到这种情景,暴怒之下,一个霹雳就把法厄同从豪华的太阳车里劈了下来。可怜的法厄同如同燃烧着的一团火球,在空中激旋而下。太阳神的儿子就这样陨落在了埃利达努斯河之中死了。
因为是太阳神的儿子,所以法厄同(Phaeton)的名字是与光亮和闪烁必然有关系的。印欧词根*bha-表示“to shine”,在希腊语中演化出了photo-,phos-,phant-等形式的词根,如同根词:
pharos: n.灯塔;航标灯
phosphor: n.磷;启明星;荧光体
photograph:n.照片,相片;v.拍照,照相
photosynthesis: n.光合作用
photogenic: adj.适合摄影的;上照的
phaeton:n.四轮敞篷轻便马车
lyceum:学会;演讲厅;文化团体
公元前367年,亚里士多德在父亲死后被送往柏拉图的Academy学习。20年后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想做校长但两次都被忽视。愤怒和失望中,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外围一片树林中建立了自己的学园,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Lykeios,吕刻俄斯)来命名,又被音译为“吕克昂学园或莱森学园”。词根lyc-表示“狼”,如lycanthropy(把人化为狼的神通、变狼狂),lupus(狼疮、豺狼星座)。
Cyclops:希腊神话中凶残的独眼巨人库克罗普斯
在赫西奥德的《神谱》中,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亚所生的子女中,除了十二泰坦神外,还有三位独眼巨人(Cyclops)。他们额头中只有一只圆眼睛,词根cyc表示“圆圈”,就代表独眼巨人额头上的那只圆眼睛。乌拉诺斯惧怕他们的力量,把他们囚禁在黑暗深渊之中。后来宙斯为了对抗泰坦,将他们从黑暗深渊之中释放出来。他们为宙斯锻造了雷电,为哈迪斯锻造了隐形头盔,为波塞冬锻造了三叉戟,为阿耳特弥斯锻造了弓和月光箭,为阿波罗锻造了弓和太阳箭。
而在荷马的《奥德赛》里,独眼巨人是波塞冬的孩子,居住在遥远国度里。这个种族的特点是粗野,喜食人。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奥德修斯在返航途中迷途,在岛屿上遭遇了独眼巨人波吕斐摩(Polyphemus)。独目巨人把他们关在洞穴里并吃他的同伴。奥德修斯用葡萄酒灌醉了波吕斐摩并用烧红的木桩戳瞎了他的独眼,然后躲在绵羊的肚子下逃出了洞穴。
Cyclops:['saɪklɑps] n. 库克罗普斯(独眼巨人)
cyclopean:[sai'kləupjən] adj.独眼巨人的,巨大的,巨石式的n.蛮石,乱石堆
Hercules: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或Hercules,又译为“海格力斯”)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英雄,众神之王宙斯与凡间女子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英雄玻耳修斯的曾孙。他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生前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伟绩,还参加了阿尔果斯远征帮助伊阿宋觅取金羊毛,解救了普罗米修斯等等,死后升入奥利匹斯圣山,成为大力神。有关他惩恶扬善、敢于斗争的神话故事历来都是文艺家们乐于表现的主题。
赫拉克勒斯的母亲阿尔克墨涅临产前,宙斯曾得意地在众神面前宣告一名伟大的英雄即将诞生,将统治玻耳修斯的所有后裔。天后赫拉嫉恨阿尔克墨涅,就暗做手脚,推迟了阿尔克墨涅的生产,而使珀尔修斯之孙、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提前出生,从而成为国王。
赫拉克勒斯出生后,曾机缘巧合地吮吸了天后赫拉的乳汁,因而获得神力。赫拉克勒斯还是个婴儿时,赫拉曾派两条毒蛇来暗杀赫拉克勒斯,但被赫拉克勒斯扼杀。赫拉克勒斯长大后,拒绝了“恶行女神”的诱惑,选择了“美德”之路。
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故意刁难他,给他布置了十二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杀死刀枪不入的尼美亚雄狮、杀死九头蛇、夺取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的赤牡鹿、活捉厄律曼托斯野猪、清理奥革阿斯的牛棚、猎杀铜羽怪鸟、制服克里特的公牛、驯服食人马群、夺取亚马逊女王的腰带、夺取革律翁的牛群、盗取金苹果、从冥府中盗取三头犬。赫拉克勒斯一一完成了这些不可能的任务。
赫拉克勒斯后来娶卡吕冬的得阿涅拉为妻。带妻子去特拉基斯途中,马人涅索斯企图将他的妻子掠走,被他用毒箭射死。马人临死前劝得阿涅拉收集他的毒血,以便将来用以恢复丈夫对她的热恋。后来,得阿涅拉担心被遗弃,把抹上毒血的衬衣送给丈夫。他穿上这件衣服以后痛苦难忍,最后投火自尽。
按照宙斯的意志,他成了奥林匹斯的神,赫拉与他和解,把青春女神赫柏许给他为妻。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赫拉克勒斯一词已经成为了大力士和壮汉的同义词。英语单词herculean就源自他的名字Hercules,后者的字面意思就是“赫拉的光荣”。
Hercules:['hə:kjuli:z] n.武仙座,赫拉克勒斯,大力士,大力神
herculean:[,hə:kju'li:ən; hə'ku:liən] adj.赫拉克勒斯的,力大无穷的,极其困难的
camellia(山茶花):将山茶花引入欧洲的传教士卡梅尔
17 世纪末有一位名叫乔治•约瑟夫•卡梅尔(George Joseph Kamel)的基督教耶稣会传教士兼植物学家到菲律宾吕宋岛传教,在岛上发现了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便将它的标本带回欧洲。他不仅将此花引入欧洲,而且还写了他种植该植物的报告,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的《哲学学报》上。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读了该报告,为了纪念这位传教士就按他的姓氐 Kamel 给这种植物取了个拉丁学名,这就是 camellia(山茶花),由camel加上抽象名词后缀-ia构成。英语名称直接来自这个拉丁名称。
camellia:[kə'milɪə] n.山茶花,山茶,山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