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爱好者):身穿黄色牛皮衣的消防爱好者
19世纪时的美国纽约还没有成立专业的消防队,负责城市消防工作的都是一些义务消防队员。他们在业余时间参加消防培训,平时各忙各自的工作,一旦遇到附近社区发生火灾,立刻奔赴现场参加灭火。他们参加消防工作没有任何报酬,但一般都会配发统一的消防制服,通常都是牛皮所制。
消防员是很多人小时候所崇拜的偶像,因此,很多人看到火灾发生时,都会赶到火灾现场,观看消防队员灭火,甚至在外围提供一些协助。为了表达对消防队员的崇拜,他们往往也会穿上跟消防队员制服相似的黄色牛皮衣。因此,消防队员就把这种身穿黄色牛皮衣的消防爱好者戏称为buffalo(水牛),后来逐渐简写为buff,表示“爱好者”,相当于英语单词fan(爱好者,粉丝)。刚开始buff专指“消防爱好者”,但后来buff词义扩大,可以泛指各种“爱好者”,所以就用fire buff来表示“消防爱好者”。
美国很多地方都有fire buff society(消防爱好者协会),就像是球迷协会一样,他们会参与各种与消防有关的活动,如帮当地消防站募捐等。在路上听到消防车的警笛声,他们往往会兴高采烈地追着消防车来到火灾现场,像观看体育巨星比赛一样观看消防队员灭火。消防队员在灭火时对这帮粉丝挺头疼的,因为他们的围观可能妨碍灭火工作甚至带来危险。
buff: [bʌf] n.柔软的水牛皮;像水牛皮那样的浅黄色;爱好者vt.用软皮摩擦;擦亮,抛光;缓冲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uff 词源,buff 含义。
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
An Apple of Discord 直译为“引起纠纷的苹果”,出自荷马史诗 Iliad 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
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 在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 (Athena)、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她们争执不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 (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
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 斯以某种好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 在富贵、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洛伊人。
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en),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不仅成了天 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为了人间2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义。
这个成语最初为公元2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来广泛的流传到欧洲许多语言中去,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成语。
christmas(圣诞节):庆祝基督诞生的弥撒
在英语中,圣诞节是Christmas,它是Christ’s Mass(基督的弥撒)的缩写。圣诞节产生于4世纪后期。在4世纪初,罗马帝国东部的基督教会选择每年的1月6日作为纪念基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 “主显节”(Epiphany)。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 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本是一个异教徒节日,是波斯太阳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和罗马 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是为了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后来,虽然 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因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 (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大多数教会和基督教徒都选择在12月25日过圣诞节,但也有例外,如在亚美尼亚人们 坚持在1月6日过圣诞节;在菲律宾,人们则享有世界上最长的圣诞季——从12月16日直到次年的1月6日。
教会在每年12月24日的之夜即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庆祝耶稣诞生,该子夜弥撒就被称为Christ’s Mass(基督的弥撒),到14世纪左右被缩写为Christmas。这就是Christmas一词的来历。
在梵蒂冈,每年的圣诞节前夕,教皇本人会亲自在圣彼得大教堂主持子夜弥撒。25日零时,号角手将吹响喇叭,在教堂里聚集的各国信徒眼眶里含着热泪,以各自的语言唱出悠扬的“平安夜”为世界祈祷。
Christmas:['krɪsməs] n.圣诞节
go Dutch(各自付账):精明小气的荷兰人
英语单词Dutch原本是“荷兰人”的意思,但是短语go Dutch并非“去荷兰”,而是“各自付账”、“费用平摊”的意思,即我们常说的AA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7世纪,荷兰赢得独立后,凭借捕鱼业,荷兰迅速积累了大量资本,然后投入至造船业,成为世界上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多的商船。承揽了世界海上运输的大部分业务,所以人送外号“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善于经商,银行业和股票证券业十分发达,成为了欧洲的金融中心。荷兰人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不免让英国人心头酸酸的,因此便将荷兰人与奸商形象联系起来,将“精明小气”等刻板印象强加于人,并嘲讽性地创造出go Dutch这样的短语,意思是“像荷兰人那样各自付账”。
go Dutch:各自付账,费用平摊
calliope(汽笛风琴):希腊神话中掌管英雄史诗的缪斯女神卡利俄佩
卡利俄佩(calliope)是希腊神话中掌管英雄史诗的缪斯女神,九位缪斯中的最年长者。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含义是“声音悦耳的”。她是宙斯与谟涅摩叙涅的女儿,以“荷马的缪斯”而著称,据说她给了这位盲诗人创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灵感。
在希腊神话中,卡利俄佩有两个儿子:俄耳甫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歌手和竖琴手)和利诺斯(著名的乐手)。在冥后珀耳塞福涅与爱神阿芙洛狄忒争夺绝世美少年阿多尼斯的争执中,卡利俄佩作出裁决:阿多尼斯每年分别陪珀耳塞福涅和阿佛罗狄忒各自生活一段相等的时间。
在艺术作品中,卡利俄佩的通常形象是手持蜡板(有时是书卷)的妇女。
汽笛风琴(calliope)是一种用水蒸气驱动发音的气鸣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卡利俄佩,通常用于马戏团招揽顾客,因为它的声音可以传出好几公里。
calliope:[kə'laiəpi] n.汽笛风琴,卡利俄佩
sibyl(女预言家):希腊神话中著名女预言家西比尔
西比尔(Sibyl/Sibylla)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女预言家。在史诗《伊利亚特》中,太阳神阿波罗满足了她的永生的请求。不过她忘了请求青春永驻,于是,时间过去很多年,西比尔依然活在世上,只是她已经老得萎缩成一小团,无法走动,不堪入目,只好呆在一个坛子里。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比尔不是只有一个,而是许多位女先知的统称。有时也有各自的名字。人们相信西比尔属于某位神,通常是阿波罗,来通过她们传达神谕。已知古代传说中最早的西比尔是赫洛斐勒,她曾经向特洛伊王后预言了特洛伊的战争。她们的话被记录下来,那些被认为是预言的部分会作为城邦的官方纪录。在雅典,类似的神谕集保存在雅典卫城里。
古代最著名的西比尔是来自坎帕尼亚的库迈。根据传说,她曾经向罗马的最后一位国王塔奎纽斯以高价出售九条神谕,被拒绝后焚烧了其中三条,又将剩下的以相同价格再次出售;被再次拒绝后,她又烧掉其中三条。最后她以原价把仅剩的三条卖给了他。据说国王被两个大臣说服,最终相信了这些西比尔神谕集。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埃涅伊德》中描绘过埃涅阿斯拜访她的情景:这库比斯地方原是沼泽地带,这里有个山洞,住着长寿的女先知西比尔。女先知在带领埃涅阿斯游历了冥王的疆土,去寻找他死去的父亲的阴魂后,对埃涅阿斯说:‘假如当初我作闺女的时候答应了热爱我的日神的请求,他就能使我长生不老。他对我一直抱着希望,而且用馈赠的方式来打动我的心。他说‘库比斯的姑娘,你任意选一件你心爱的事,我一定替你办到。’我就指着一堆沙土,作了一个愚蠢的要求;我说,我愿我的岁数和沙数一样多。但是我忘记说,不管我活多少岁,我要永远年轻。他答应使我长寿……,但是欢乐的青春已经飞逝,衰弱的老年已经蹒跚而来,这老年的痛苦我还得忍受很久很久呢!你看我现在已经活了七百岁,但是要比起沙子的数目,我还得看到三百次的秋收,三百次的酿酒。总有一天我的身体会因为活得太久而从今天的样子缩成一点点,我的衰老的四肢会缩得和羽毛一样轻……。’
sibyl:['sɪbɪl] n.女巫,女预言家,西比尔
sibylline:['sɪbɪlaɪn] adj.女巫的,预言的
average:平均
来自阿拉伯语,指海损货品,在古时没有保险机构的情况下,各货主按各自货品价值共同承担损失,后词义转为平均,原义见保险行业术语general average, 共同海损。
mop:拖把
该词常常使人想起两三百年前英国各地一种名为mop fair的雇工集市。集市每年举行一次,集市日定在圣马丁节(Martinmas),即11月11日。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集市。找活干的人都聚集在此,身上佩有各自不同的职业标志。赶马车的在帽子上系一根鞭绳,牧羊人束一簇革毛,马夫扎一块海绵,佣人则手挥拖把(mop)、扫帚等物。想雇佣人的家庭主妇常常亲自到场物色合适的人选。由于mop是集市上主要的职业标志,故有mop fair之称。然而,mop 一词的来源似乎与此没有多大联系。一般辞书认为,rnop源自拉丁语mappa(布),跟map(地图)是同源词。
morphine 吗啡
rnorphine有时亦作morphia,前者原系法语,后者则借自拉丁文,汉译作“吗啡”,是鸦片的主要生物碱,无色或白色结晶粉,1806年首先由德国化学家泽尔蒂纳(F. W+ A. Serturner,1783 - 1841)分离而得。因其有麻醉镇痛作用,泽尔蒂纳就以希腊神话中的睡梦之神Morpheus的名字命名为Morphium。其它语言的名称都是由此演变产生的。
talent:才能,才干,天赋
talent 一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源自希腊语talanton 'unit of weight or money' (重量或倾货币单位)。英国神学家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1330 ? -1384)在1382年的《圣经》英译本中就用talent 一词来翻译这一古希腊货币单位。因此在14世纪时talent 原指货币单位,可译为“塔兰特”。1个talent的值究竟有多少往往因时因地而异。据考古学家会计在古希腊1个 talent 约折合现代希腊货币6000德拉克马(drachma)。翻开《圣经.马太福音》我们可以在第25章第14至30节中读到这一则寓言:有个人在出门时把金钱托付给三个仆佣。他按他们各自能力的大小交给他们不同数量的钱,给其中一个5 talents,另一个2 talents,第三个 1 talent。
当主人回来时,头两个仆人的钱比主人交给他们时多了一倍,分别为10 talents 和 4 talents ,因而得到主人的奖赏。第三个仆人的钱不增加也没有减少,仍然是 1 talent,因为主人走后他生怕丢失而把钱埋起来。主人本以为他会利用给他的钱去做生意,至少也会把他的 1 talent 存入银行,获得一些利息。为此主人非常生气,严责之余还把那 1 talent 的钱收回并把它交给那个已经有10 talents 的仆人。马太讲的这则小故事的寓意在于教育世人,上帝赋予的天赋和才能人人都有义务去加以发挥。据此,talent 到了15世纪初便由货币单位逐渐转义为“才能”或“天赋”。
actor:(男)演员
词根词缀: -act-扮演(每人的行为就是扮演各自的角色) + -or名词词尾,…人/物
eat:吃,喝(汤)
来源于原始印欧语ed-(吃),其在欧洲诸语言中产生了各自"吃"的基本词汇:希腊语edein,拉丁语edere,德语essen,荷兰语eten和英语eat等。
respective:分别的,各自的
re-,再,-spect,看,词源同 specter,retrospect.即需要反复看,分开看的人或事物,引申词义分 别的,各自的。
Muses:文艺女神缪斯
缪斯(Muses)是希腊神话中主管科学和文艺的女神们的总称,为天神宙斯和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所生,共九位。由于缪斯女神主管文艺,所以在古代西方,人们往往将杰出的艺术作品放在缪斯女神的神庙中,这就是博物馆(museum)的起源。单词museum由muse(缪斯)和表示“场所”的后缀-um,本意就是“缪斯的神庙”。同样,英语单词music(音乐)的本意是“art of the Muses”(缪斯的艺术),mosaic(马赛克、镶嵌艺术)的本意是“work of the Muses”(缪斯的作品),以前都是供奉给缪斯女神的。
克利俄(Clio)是司掌历史的缪斯女神。她与马其顿国王皮埃罗斯生下美少年海辛瑟斯。她的形象被描绘成一位拿着一卷羊皮纸或书写纸的女性。1865年8月25日发现的小行星史神星以克利俄的名字命名。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拼写为Kleio,意思是“宣告者”,在英语中拼写为clio,表示“历史”,如cliometrics(计量历史学)。
卡利俄佩(calliope)是掌管英雄史诗的缪斯女神,九位缪斯中的最年长者。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含义是“声音悦耳的”。在希腊神话中,卡利俄佩有两个儿子:俄耳甫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歌手和竖琴手)和利诺斯(著名的乐手)。在冥后珀耳塞福涅与爱神阿芙洛狄忒争夺绝世美少年阿多尼斯的争执中,卡利俄佩作出裁决:阿多尼斯每年分别陪珀耳塞福涅和阿佛罗狄忒各自生活一段相等的时间。在艺术作品中,卡利俄佩的通常形象是手持蜡板(有时是书卷)的妇女。
汽笛风琴(calliope)是一种用水蒸气驱动发音的气鸣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卡利俄佩,通常用于马戏团招揽顾客,因为它的声音可以传出好几公里。
museum: [mjuː'zɪəm] n.博物馆
music: ['mjuːzɪk] n.音乐,乐曲
mosaic: [mə(ʊ)'zeɪɪk] n.马赛克,镶嵌,镶嵌图案adj.摩西的,镶嵌的
cliometrics:[,klaɪə(ʊ)'metrɪks] n.计量历史学
calliope:[kə'laiəpi] n.汽笛风琴,卡利俄佩
respective:分别的,各自的
re-,再,-spect,看,词源同 specter,retrospect.即需要反复看,分开看的人或事物,引申词义分 别的,各自的。
solve:溶解,解决
来自拉丁语 solvere,松开,解开,分开,溶解,来自 se-,分开,各自,luo,松开,失去,词源 同 lose,loose,analyze.引申词义解决,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