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t(教唆):纵狗斗熊游戏
单词abet与14至15世纪英国流行的“纵狗斗熊”游戏(bearbaiting)有关。这种游戏一般在熊园里进行。先用铁链把熊拴在柱子上,然后放一群狗咬它,在经过一番撕咬搏斗之后,总是以熊被咬死而告终。据记载,15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观看“纵狗斗熊”时就有13只熊被咬死。“纵狗斗熊”的游戏在英国延续了800多年,直到1835年才因为过于残忍而被取消。
abet一词来自古法语abeter,a=to,beter=bait, harass (骚扰、反复袭击、激怒)。狗的主人或观众唆使狗去咬熊的行为就是abet the dogs(唆使狗)。
abet: [ə'bet] v.煽动,教唆。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bet 词源,abet 含义。
cancel(撤销):古罗马抄写员表示笔误的叉
中世纪罗马抄写员在抄写出现笔误时就会打上一个叉,表示撤销。多个叉连在一起就成了XXXX,就像斜方栏杆一样。这种斜方栏杆在拉丁文中就是cancelli。后来演变成了英语中的cancel,表示“撤销”。
和cancel拼写很接近的单词chancel(教堂高坛)和cancel一样来自拉丁文cancelli(斜方栏杆),原指教堂中把牧师和听众隔开的栏杆,后来转指牧师和唱诗班用的高坛,即教堂前段围绕圣坛的一个区域,与下面的听众席分开的,中间一般会用栏杆隔开。
cancel:['kænsl] n.v.撤销,取消,删去
chancel:['tʃɑːns(ə)l] n.教堂高坛
protestant(新教徒):抗议罗马天主教的基督教新教派
一五一七年九月四日,马丁·路德发表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同年十月三十一日马丁路德在 萨克森选侯教堂大门所张贴《有关赎罪券辩论之邀请》,反对买卖赎罪券,由此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改教开始之初,路德及其志友常常要求召开基督教大会 来解决改革中的种种问题。这要求得到德国当局的允许,1526年帝国议会在斯拜尔(Speyer)举行,准许在基督教大会召开前各地区政府可自主决定本区 域所欲尊奉的教派。然而,1529年,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影响下,帝国议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取消了一五二六年的准许,议会中的路德派对此决定提出 抗议。那些在抗议文件上签名及拥护抗议文件的人就被称为“抗议者”(Protestant)。后来,该词被用来泛指对罗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议态度的诸多新教派,包括路德宗、加尔文宗、英国国教安立甘宗,统称为“新教”,又称作“抗罗宗”、“归正教”、“改革宗”。
Protestant: ['prɒtɪstənt] n.新教,新教徒adj.新教的,新教徒的
belittle(贬低):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杜撰
英语单词belittle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杜撰出来的。该词由be(使)+little(小)构成,意思是“轻视、贬低,使其相形见小”。18世纪时,法国博物学家布冯伯爵合作编写了一部巨著《自然史》。杰斐逊曾经读过此书。他不喜欢布冯对美洲大陆自然景观的描写,认为布冯刻意贬低这些自然景观,把它们说得无足轻重。1788年,托马斯•杰斐逊在一部描写自己的家乡弗吉尼亚的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个由他杜撰的单词:“The Count de Buffon believes that nature belittles her productions on this side of the Atlantic.”(布冯伯爵坚信大自然轻视她在大西洋此岸的创造物。)美国词典编纂家诺亚•韦伯斯特很喜欢这个单词,于1806年将这个单词收录至他编纂的《韦氏大辞典》中。英语的发源地英国对美国人这种杜撰英语单词的行为大为恼火,提出了猛烈的抨击。个别美国语言学家也觉得这种做法不合适,建议取消。然而,词汇的产生和流行总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甚至在其它说英语的地区,belittle这个单词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elittle:[bɪ'lɪt(ə)l] vt.轻视、贬低,使其相形见小
apartheid(种族隔离):南非共和国的种族隔离制度
英语单词apartheid来自南非荷兰语,由apart(分离、隔离)+heid(=hood)构成,表示“种族隔离制度”,特指1948年至1991年间在南非共和国实行的一种种族隔离制度,这个制度对白人与非白人(包括黑人、印度人、马来人及其他混血人种)进行分隔并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给予歧别待遇。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不但引发了国内的反弹与抗争,更引发国际社会的抨击与经济制裁。1989年戴克拉克担任南非总统后,释放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的曼德拉,并于1990年解除戒严;1991年南非共和国废止人口登记法、原住民土地法与集团地区法,在法律上取消了种族隔离政策。
apartheid:[ə'pɑːtheɪt; ə'pɑːtaɪd] n.种族隔离
handicap(障碍):赌博时调整赔率的做法
赌博是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喜欢玩的游戏。赌博时需要解决的一种重要问题是保障公平性,使各方获胜的概率大致相同。例如,拿球赛进行赌博时,如果强弱分明,赌弱队赢的人会吃亏,这时就需要调整两支球队的赔率,提高弱队的赔率,降低强队的赔率,这样才能实现公平,吸引人们参与赌博。那么,由谁来决定赔率呢?以前是由中立的第三方仲裁来决定赔率,决定的方式叫做hand in cap。参与赌博的双方都拿出一定的担保金,抓在手中。然后双方都把手放到帽子里。第三方仲裁宣布双方的赔率后,参赌双方将手从帽子里拿出来。如果接受这个赔率则将手摊开,如果不接受赔率则以握拳表示。如果双方都接受赔率,则可以开始赌博,仲裁取走帽子里的担保金作为酬金。如果双方都不接受赔率,则赌博取消,仲裁也可取走帽子里的担保金,但自己的声望受损,以后就很难再被人邀请来充任仲裁了。如果一方接受另一方不接受,则赌博取消,接受赔率的一方取走帽子里的担保金,仲裁因为没能完成任务而空手而归。
英语单词handicap就来自hand in cap,指的是赌博或比赛时为了实现公平性而进行的各种调整和设置。除了设置赔率外,最常用的方式是给优势方设置障碍或不利条件,如在赛马比赛中,给优势赛马增加负重。因此,handicap还可以表示“障碍、不利条件”。在现代英语中,常用handicapped代替disabled,用来委婉地表示“身体残疾的”。这种表示的确够委婉的,不是说你“残疾、无能”,而是说你你太优秀了,老天为了让其他人能与你公平竞争才给你设置了一些不利条件。
handicap:['hændɪkæp] n.障碍,不利条件vt.妨碍,阻碍,使不利
handicapped:['hændɪkæpt] adj.残疾的,有生理缺陷的n.残疾人,缺陷者
handicapping system:差别积分制,机会均等化比赛法
alderman(市议员):古代盎格鲁-撒克逊部落中的长老
古代盎格鲁-撒克逊部落刚入侵不列颠时,还保留了自己的酋长制,各部落中最年长的人担任部落的首领。这种首领在古英语中被称为ealdormann,由ealdor(elder,长老)+mann(man,人)构成。英语单词alderman就由此而来。该称呼对应的官衔在8世纪时相当于国王派驻某地的总督,12世纪时对应于行业公会的首领,后来逐渐演变为市议会的高级顾问、参赞、市议员等职位。1974年,该官衔在英国被正式取消。
alderman:['ɔːldəmən] n.市议员,总督,市府参赞
abacus(算盘):用于算数的沙板
古代希腊人等很早就学会了使用表面覆盖有细沙的平板来进行书写、画图和计算,尤其是在教育中供学生使用。考古学家挖掘出土的一个古希腊花瓶上的绘画中,就描绘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的司库官利用沙板计算贡品的场面。后来,这种沙板逐渐演变,增加了算珠、柱子或沟槽等,甚至连沙子也取消了,变成了算板、算盘,如古罗马的槽式算盘(Roman abacus),它是一种带槽的金属算盘,槽中放着石子,上下移动石子进行计算。
作为算盘前身的沙板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但它的名称却是英语单词abacus(算盘)的来源。这种沙板在希腊语中称为abax,假借自希伯来语abaq,本意是dust(沙尘)。英语单词abacus就是希腊语abax经拉丁语演变而来的,通常用来表示从沙板演变而出的各种算板、算盘,几乎没有人记得它原本指的是沙板了。
abacus:['æbəkəs] n.算盘,算板
belittle:轻视、贬抑
发音释义:[bɪ'lɪt(ə)l] vt. 轻视;贬低;使相形见小
结构分析:belittle = be(使…为)+little(小)
英语单词belittle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杜撰出来的。杰斐逊曾经读过法国博物学家布冯伯爵的巨著《自然史》。他不喜欢布冯对美洲大陆自然景观的描写,认为布冯刻意贬低这些自然景观,把它们说得无足轻重。1788年,托马斯•杰斐逊在一部描写自己的家乡弗吉尼亚的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个由他杜撰的单词:“The Count de Buffon believes that nature belittles her productions on this side of the Atlantic.”(布冯伯爵坚信大自然轻视她在大西洋此岸的创造物。)美国词典编纂家诺亚•韦伯斯特很喜欢这个单词,于1806年将这个单词收录至他编纂的《韦氏大辞典》中。英语的发源地英国对美国人这种杜撰英语单词的行为大为恼火,提出了猛烈的抨击。个别美国语言学家也觉得这种做法不合适,建议取消。然而,词汇的产生和流行总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甚至在其它说英语的地区,belittle这个单词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nnul:取消
发音释义:[ə'nʌl] vt. 取消;废除;宣告无效
结构分析:annul =an(=ad,使)+nul(零、无效的)→使其无效→取消
词源解析:nul←拉丁语nullus(零、无效的)
同源词:null(零、无效的),nullify(取消),nullity(无效)
衍生词:annulment(取消、废除)
abrogate:废除
发音释义:['æbrəgeɪt] vt. 废除;取消
结构分析:abrogate = ab(去除)+rog(申请立法)+ate(动词后缀)→立法除去→废止。
词源解释:rog←拉丁语rogare(申请立法、请求、要求、询问)
同源词:abrogation(废除、取消),rogation(祈祷、法律草案),arrogate(冒领、霸占),interrogate(审问)
abolish:废止
发音释义:[ə'bɒlɪʃ] vt. 废除,废止;取消,革除
结构分析:abolish = ab(离开)+oli(生长)+sh(后缀)→使停止生长→废止,取消。
词源解释:oli←拉丁语adolere(生长)←原始印欧词根ol-eye-(生长)。
同源词:abolition(废止)、old(变老),adolescent(青少年),adolescence(青春期)。
disbar:取消律师资格
dis-, 不,非,使相反。bar, 律师,词源同barrister. 即取消律师资格。
groggy:摇摇晃晃的,昏昏沉沉的
该词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词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法语短语gros grain(粗纹布料)。此语后缩合为单词grogran/grogoran,并于16世纪被引进英语,作grogram,用以指一种丝与马海毛(mohair)或羊毛织成的粗松斜纹织物,汉语有时音译为“格罗格兰姆呢”。
18世纪初,英国海军对水兵实行朗姆酒( rum)定量配给。1740年8月海军上将Edward Vernon(1684 - 1757)意识到朗姆酒配给量过大不利于整肃军纪,提高效率,遂下令以搀水朗姆酒发放给他管辖下的舰队官兵。这一做法果然奏效,不久即在英国海军中推而广之,一直实行了两百多年,直至1970年7月1日才宣布取消。这位海军将领在海上喜着用grogram制成的披风,官兵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叫Old Grogram Cloak或Old Grog,把他首先实行的搀水朗姆酒定量配给戏称为Grog's ration或Grog’s mixture,并最后将之简化为grog,作为兑水朗姆酒的代称。grog现用以泛指“掺水烈酒”。groggy 一词即由grog派生而来,原先仅表示“田喝兑水朗姆酒而醉醺醺的”,以后词义扩大为“酒醉的”,在当代英语中一般表示“摇摇晃晃的”、“昏昏沉沉的”、“软弱无力的”等义,不论是饮酒所致,还是因疲劳、久病等缘因引起的。此外,从grog一词还产生了与酒有关的两个复合词:一为grog shop,在英国英语指“(低级)小酒店”,一为grog blossom,指“鼻赘”或“肥大性酒渣鼻”。grog及groggy始见于1770年的一种综合性期刊《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
cancel:注销,取消
中世纪罗马文牍员在抄写出现笔误时就在上面划上斜线,使成斜条格构状,表示注销。以后,邮局也往往采用类似符号作为盖销戳记。“斜条格构”拉丁文作cancelli,英语中表示“注销”、“删去”、“取消”等义的动词cancel即稃于此。该词是15世纪初通过法语(canceLler)进入英语的。另一英语单词chancel也源自同一拉丁词,原指教堂内将唱诗班和听众席隔开的斜条格构,现指供牧师和唱诗班用的圣坛。chancellor(大臣,司法官,大学校长)一词究其根源也出自同一词源。
belittle:贬低,轻视
该词系美国第二任总统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743 - 1826)所创。
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布丰伯爵(Buffon,1707 - 1788)与他人舍著《自然史》44卷,获得巨大成功。杰弗逊在还没有当总统前曾读过这些书,他不喜欢布丰对新大陆自然奇观的描绘。在杰弗逊看来,布丰刻意贬低这些奇观,把它们说得无足轻量。杰弗逊本人也是一位博物学家,目睹过欧洲的自然奇观,他觉得与之相比新大陆的自然奇观毫不逊色。 1788年杰弗逊撰文描写他的家乡弗吉尼亚州。当他想起布丰的话,他这样写道:“The Count de Buffon believes that nature belit.-tles her productions on this Side of the Atlantic.”(布丰伯爵认为大自然贬低了它自己在大西洋此岸的创造。)他别出心裁地在little前加了前缀be-,造了belittle这一新词。黄国词典编纂家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 - 1843)喜欢这个词,将它收入自己所编的1806年出版的《简明英语词典》。他将belittle释义为“使相形见小,使变得不重要”。这个词开始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起来。然而,此举却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激起一片片喧嚣的抗议声。个别美国学者也建议取消这个词,斥之为粗鄙。但任何反对与斥责最终都未能扼杀它。如今belittle 一词已在美国、英国及其他英语国家广为使用。词义也有了一些延伸。除了表示“使相形见小”、“贬低”,还可表示“轻视”或“小看”。不仅如此,还派生出belittlement,belittler,belittlingly等词。
anthem:圣歌
anthem最初是教堂里应答轮唱的赞美诗歌,牧师领唱,唱诗班作答。它来自希腊语antiphona.其字面含义正是“应答轮唱”的意思,anti即“against”或“in return”,phone即“sound”,也就是“对歌”。这个词进入古英语时写做antefne.不过唱诗班取消了牧师的领唱。其拼法几经演变,最后才成为今天的anthem.现在唱圣歌更简单了,成了教堂中全体会众的大合唱。另外,anthem现在还可用来指“国歌”、“校歌”。
defer:推迟,延期,听从,服从
词根词缀: de-取消;离开,分离 + -fer-携带,拿取
deference:顺从,尊重
词根词缀: de-取消 + -fer-携带,拿取 + -ence名词词尾
deferent:传送的,输出的
词根词缀: de-取消 + -fer-携带,拿取 + -ent形容词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