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d(珠子):中世纪时基督教徒的念珠祈祷法
英语中,单词bead一般译为“珠子”,但单词beadsman指的却是“乞丐,祈祷者”。这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原来,单词bead的本意就是“祈祷”,与单词bid(吩咐、出价)同源。单词bead的含义从“祈祷”转变为“珠子”,与中世纪时基督教徒的念珠祈祷法有关。所谓念珠祈祷法,是指在祈祷时用念珠在计算次数,每祈祷一次就拨动一粒念珠。在很多宗教中都可以见到这种祈祷方法,如佛教中的佛珠。正因为受这种念珠祈祷法的影响,单词bead的含义从“祈祷”慢慢转变为“祈祷时所用的念珠”,进而泛化为一般的珠子,甚至是水滴。在现代英语中,bead的原意“祈祷”已经不见踪影,但在单词beadsman中依然保留。beadsman指的是受雇为人祈祷的人,通常是乞丐。
bead: [biːd] n.珠子,念珠,滴vt.用珠子装饰vi.变成珠状
beadsman:['biːdzmən] n.祈祷者,乞丐,受雇祈祷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ead 词源,bead 含义。
knave(无赖):偷奸耍滑的年轻男仆
英语单词knave一般用来表示“无赖、流氓”,但它的本意指的却是“年轻男仆”。对人的出身的偏见,无论中外都概莫能免。西方中世纪的贵族总会对家中的年轻男仆抱有一种偏见,认为他们擅长偷奸耍滑,撒谎成性。因此,本来是表示一种身份的单词knave就不可避免地掺杂了这样的偏见,以至于到了最后,人们都忘记了knave的初始含义,而将其掺杂的偏见、其隐含意味当做了它的主体词义。
knave: [neɪv] n.无赖,流氓,撒谎成性的人;扑克牌中的Jack。
toady(谄媚者):为江湖郎中吃蟾蜍的手下
英语单词toad指的是蟾蜍,为什么它的衍生词toady指的却是“谄媚者”呢?原来,古时候人们普遍相信蟾蜍有毒,所以一些江湖朗中往往会叫手下人吃下一只蟾蜍,然后把毒物从他的身体中驱除出去,从而展现自己的高超医术。很明显,敢于为主人吃蟾蜍的人是为了拍马屁而什么事都会做的人。因此人们就用toad-eater来称呼这样的谄媚者。后来,toad-eater被缩写为toady。这就是toady(谄媚者)一词的来源。
toad: [təʊd] n.蟾蜍,癞蛤蟆,讨厌的人
toady: ['təʊdɪ] n.谄媚者,拍须溜马的人v.谄媚,拍马屁
bigwig(大人物):假发越大,地位越高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很多社会上流人士喜欢佩戴假发(wig)。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是始作俑者。由于在当时,满头浓发被看作是男性力量的表现,而这位国王却是个秃头。为了掩饰这一缺陷,路易十三就戴上了一顶长度长度及臀的原色卷发。大臣们纷纷效仿,从而使得佩戴假发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我们在一些欧洲古装剧中还能看到法官和律师们佩戴着白色的假发。
假发的大小与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地位越高者,佩戴的假发越大越长。所以人们就是用“bigwig”这个单词来表示大人物。
bigwig: ['bɪgwɪg]n.权贵之人,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wig: [wɪg]n.假发
drawing-room(客厅):女宾退出饭厅后待的地方
从前小学生学习英文的时候,学到drawing-room这个词,大概都会觉得奇怪:drawing是绘画,drawing-room该是绘画室,为什么却是“客厅”呢?莫非英国人喜欢在客厅里绘画?
其实drawing这里不是指绘画,而是withdrawing(退出)的缩写。古时英国人宴客之后,女主人会和所有女客人一起退出饭厅(dining-room),让留在饭厅里的男人可以痛痛快快抽烟喝酒,或者说些很可能“妇女不宜”的话。妇女“退出”之后坐下来闲聊的地方,当然就是withdrawing-room了,后来缩写为drawing-room,其实就是客厅。
今天,男女平等呼声响亮,drawing-room这个词在“性别歧视”指责之下是日渐式微了。在英国,不少人已经把drawing-room改称为sitting-room;在美国,客厅一般叫做living-room。
drawing-room:n.客厅,休息室
average(平均):海运货物损失的平摊
英语单词average一般译作“平均”,但在保险业中,该词却是“海损”(海运货物损失)的意思。单词average是怎么从“海损”之意衍生出“平均”之意呢?原来,average源自阿拉伯语awariya,意思是“损坏的货物”。在海运活动中,当船只遇到恶劣天气等危险,往往会抛弃一部分货物以减轻载重,避免船只倾覆。单词average原本指的就是这种海运货物损失。
海损由相关各方平均分摊,这在古代西方已经形成习惯。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就已有明文规定。后来欧洲各国沿用这一惯例,形成本国的法律。average在17世纪时引申出“平均分摊”之意,又从中引申出“平均”、“普通”之意。但在保险业中,它依然保留了“海损”这一原意。
average: ['æv(ə)rɪdʒ] n.平均,平均数,海损adj.平均的,普通的vt.平均分配,算出……的平均值vi.平均为,呈中间色
yahoo(粗鲁的人):《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中的人形低等动物
一看到yahoo这个单词,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互联网公司“雅虎”公司。其实英语单词yahoo的含义是“粗鲁的人”。它源自著名的幻想小说《格列佛游记》。在该书中,主人公格列佛有一回被放逐到一个叫做“慧骃国”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和人类一样的高等生物是一种外形像马的生物,称为“慧骃”(也有的翻译为“贤马”),而外形像人的生物却是低级动物,被称为yahoo(译为耶胡、列胡或野胡)。慧骃们品德高尚,聪明理智,而耶胡是慧骃圈养和役使的畜生,生性卑劣,毫无理性。也就是说,在这个国家,人成了牲畜,牲畜反而成了人。格列佛在这个国家里,因为长得跟耶胡一模一样,因此被慧骃看作是一只有理性、有礼貌的耶胡。在慧骃国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了该国。格列佛在慧骃国里经历的一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他从此拒绝与任何人类交往,因为他觉得所有的人类都是很肮脏的,因为他们和耶胡太像了。从此以后,人们就用yahoo一词来表示粗鲁、粗俗、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据说,Yahoo!的创始人杨致远和David Filo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自己就是Yahoo,即“不懂人情世故、没文化的粗人”。当然,我们应该将其理解为一种谦虚和自嘲。Yahoo!在确定中文译名时,选择了“雅虎”,要在中国做“文雅的老虎”,可以说与yahoo的本意是反其道而行之。
yahoo: ['jɑhu] n.粗鲁、粗俗、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没文化的人
pajama(睡裤):印度、波斯人穿的宽松裤子
英语单词pajama(美式英语写为pyjama)是个地道的外来词,来自印地语pajama,而后者来自波斯语paejamah,由pae(leg)+jamah(clothing)构成,字面意思就是“leg clothing”,即“裤子”的意思,指的是印度、波斯等人常穿的一种宽松裤子,用绳子系在腰上,既可以在晚上睡觉时穿,也可以在白天当做休闲服穿。
欧洲人原本流行穿着长袍入睡。到了1880年左右,西方开始流行东洋风。人们将pyjama 这种服装从亚洲殖民地带回本国,从此便成为男性的睡裤,并还为此配上了睡衣。不过,裤装睡衣成为主流却是半个世纪之后的事情了,其导火线是1934年的电影《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当时以性感著称的男演员克拉克·盖布尔(Clark Gable)在片中有穿着裤装睡衣就寝的画面,裤装睡衣才真正成为主流。
1920年代末期至1930年代,裤装睡衣也快速地在女性之间普及开来。当时女生们流行穿着睡衣通宵聚会,举行所谓的“睡衣派对”。
和trouser(裤子)一样,pajama通常以复数形式pajamas出现,因为它有两个裤管。
pajama:[pə'dʒɑːmə] n.睡裤,裤装睡衣
abacus(算盘):用于算数的沙板
古代希腊人等很早就学会了使用表面覆盖有细沙的平板来进行书写、画图和计算,尤其是在教育中供学生使用。考古学家挖掘出土的一个古希腊花瓶上的绘画中,就描绘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的司库官利用沙板计算贡品的场面。后来,这种沙板逐渐演变,增加了算珠、柱子或沟槽等,甚至连沙子也取消了,变成了算板、算盘,如古罗马的槽式算盘(Roman abacus),它是一种带槽的金属算盘,槽中放着石子,上下移动石子进行计算。
作为算盘前身的沙板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但它的名称却是英语单词abacus(算盘)的来源。这种沙板在希腊语中称为abax,假借自希伯来语abaq,本意是dust(沙尘)。英语单词abacus就是希腊语abax经拉丁语演变而来的,通常用来表示从沙板演变而出的各种算板、算盘,几乎没有人记得它原本指的是沙板了。
abacus:['æbəkəs] n.算盘,算板
bowdlerize(删改):删改净化文学名著的鲍德勒
英语单词bowdlerize(删改)源自英国人托马斯·鲍德勒(Thomas Bowdler)。他本是一名医生和慈善家,但让他载入史册的却是他对一些文学名著的删改净化,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戏剧集》。由于担心《莎士比亚戏剧集》中的一些不雅词汇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他投入大量时间,对其进行了删改和净化,保留了其中的精华,而将一些他认为粗俗的语句进行了删改,从而推出了家庭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这样,在客厅中为全家朗读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时,就不至于因为某些不雅语句而引发尴尬了。
Bowdler对文学名著的删改行为,众人褒贬不一。有人鼓掌叫好,也有人讽刺是对名著的阉割。不管怎样,Bowdler的举动引发了人们对出版内容对儿童的影响的思考,最终引发了政府的出版审查制度(censorship)。Bowdler本人的名字也因此载入史册,从中诞生了bowdlerize(删改)、bowdlerism(任意删改)等英语单词。
bowdlerize:['baʊdləraɪz] vt.删改,净化,删改不雅语句
bowdlerism:['baʊdlərɪzəm] n.为净化而删改的做法
Z:英语字母表的第二十六个字母
英语字母 Z 来自希腊字母zeta,来自希伯来语zayin, 武器,因字母Z在古希伯来语形似如钩子的武器而得名。
Z在英国英语中读如zed,在美国英语中读如zee,但在古英语中则读作izzard。Z源自希腊语的第6个字母Ζ (zeta),而希腊语的Ζ又是借自腓尼基语。有人也许会问Z在希腊语中是第6个字母,为什么到了英语却是26个字母中的最末一个。其实原先情况并非一直如此。罗马人从希腊语借用Z时,认为Z不会有什么用处,就把Z去掉了。以后又发现Z还是有用的,但此时Z已丧失原先的地位,所以只好屈居末位了。其实Z在英语中也被许多作家认为是无用的。莎士比亚曾经这样写道:“Thou whoreson Zed! Thou unnecessary letter!”(King Lear, II, ii)(参见A)
satire:讽刺,讽刺作品
该词直接借自怯语satire,但却是源于拉丁语satura。古罗马人用该拉丁词指杂烩,尤指用来祭神的“什锦水果色拉”。后来由于satura 一度被误认为和希腊神话里的森林之神Satyr有关系,词形就逐渐变为satira,词义也发生了演变,开始用以喻指“(汇集各种题材的作品于一卷的)诗文杂集”( miscellany),再往后又转指“(鞭鞑愚昧和恶习的)讽刺杂咏”,16世纪satire在英语出现时,就用于此义,但现多用班表示“讽刺”或“讽刺作品”。
sadism:(性)施虐狂
sadism和sad之间设有任何联系。sad来自盎格鲁撒克逊词saed,原意为“吃饱的”,今义为“悲哀的”;而sadism则来自人名,意指“(性)施虐狂”。
法国有个色情文学作家叫de Sade侯爵(1740 - 1814),他一生中因多次对妇女施以变态的性虐待行为而遭监禁。他的作品也因充斥此类描写,而遭法院明令查禁,但在19世纪初仍然广泛流传(当然不是公开的),特别是在作家和艺术家中间。sadism 一词即由此人大名而来,但却是借自法语sadisme。由sadism掘生的sadist和sadistic分别表示“(性)施虐狂者”和“(性)施虐狂的”。与sadism相对的词是masochism(性受虐狂)。
pander:拉皮条者
该词源出希腊传说里一位英雄Pandarus的大名。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时他率领利西亚( Lycian)军队与特洛伊人协同作战。由于他用暗箭射伤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破坏了特洛伊和希腊人之间的停战协定,最后被狄俄墨得斯( Diomedes)所杀。可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薄伽丘( Boccaccio,1313 - 1375)所写的关于特洛伊王子特洛伊罗斯(Troilus)和希腊祭司的女儿克雷西达( Cressida)的爱情故事中,Pandarus却是情人间的牵线人。以后在英国诗人乔叟的笔下,Pandarus也以同一身分在这个爱情故事中出现。17世纪初,莎士比亚的戏剧《特洛伊罗斯与克雷西达》问世后,Pandarus的大名开始被用以喻指“拉皮条者”、“诱人做坏事者”,在该剧中被拼作pandar。嗣后因受后缀-er的影响词形变为pander,并还可作动词用,表示“拉皮条”、“怂恿”、“勾引”等义。
onion:洋葱
有人说onion形似union,但两者意义又似无联系。onion意指“洋葱”,而union表示“联合”。其实它们都源自同一个拉丁词unio(一体,联合)。onion之所以获得此名是因为葱头虽有若干层,但却是层层包成的一个圆球体。想象力丰富的古罗马人不仅用unio来指“洋葱”,而且用它来指“珍珠”。洋葱在古时极受青睐,说是能激发性欲,增加体力。古埃及人把洋葱作为食品发给修建胡夫(Khufu)的大金字塔的工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356 -323BC)给他的军队分发洋葱,以提高官兵的战斗勇气;曾在美国南北战争时任联邦军总司令的格兰特(U.S.Grant,1822 -1885)对洋葱也十分赞赏,有一次给国防部发了一份电文说,没有洋葱他的部队就不再往前推进了。
napkin:餐巾
现指“餐巾”的napkin一词源于拉丁语mappa‘cloth’(布),但却是从古法语nape‘tablecloth’(桌布)演变过来,再加上指小后缀形成的,因此napkin带有“小桌布”的含义。另有一个词napery(桌布,餐巾)也源自nape。还有一个词apron(围裙),若究其根源,也有亲缘关系。古法语nape之派生形式naperon进入中古英语作napron,以后napron首字母转附到前面的不定冠词a上,遂变成apron这一形式。
malapropism:近音词的荒唐误用
英国18世纪杰出的喜剧作家谢里丹(Richard BrinsIeySheridan,1751 - 1816)于1775年问世的第一部喜剧《情敌》(The Rivals)中有一人物名叫Malaprop夫人。她饶舌健谈,但却矫揉造作,性喜炫耀;她好用多音节词,但却不解其意,屡屡荒唐地误用发音相似而意思趔异的词语,以致笑料百出,令人啼笑皆非。譬如她将epithet(表述词语)念作epitaph(墓志铭);将odious(可惜的)说戚odorous(香的);将prodigy(奇才)误为progeny(子女),管她的女儿叫a progeny of learning;她蹇曼说的是She's as headstrong as an alligator on the banks of theNile(她和尼罗河岸边的鳄鱼一样任性),却把alligator(鳄鱼)误作allegory(寓言);她想的足the geography of contiguous countries(邻近各国的地理),说的却是the geometry of contagious countries(传染病国家的几何学);她希望女儿comprehend the true mean/ng of what she is saying(理解她所说的真正含义),却把comprehend(理解)说成了reprehendc指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后人便将Malaprop这一名字加一后缀-ism成其为malapropism,用以称谓此类“近音词的叮笑误用”,尽管在这以前莎士比亚为了取得喜剧的效果也曾使用过这种手法。Malaprop 一词,究其根源,实为法语短语maL d propos的缩略,有“不合时宜的”,“不合适的”之意。
hygiene:卫生,保健法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女神名叫Hygeia许革亚(司健康的女神),被人奉为健康女神,她的名字所基于的希腊词根hygies含有“健康的”之意,她是医药之神Asclepius/Asclepios的女儿。她的形象是个年轻女人,身着白色长衣,头戴祭司冠,用饭碗喂着一条蛇。因此直至今天碗里装着一条蛇有时仍用作医学的象征。英语hygiene 一词正是源出Hygeia的大名,但却是直接借自法语hygiene或拉丁语hygiena的,现在作为医学术语用,表示“卫生”、“卫生学”、“保健(法)”等义。hygienic则是hygiene的派生形容词。
hospital:医院
英语中的host(主人,东道主)源自拉丁语hospes‘host,guest’(主人,客人),hospital 一词也源自这个拉丁词,但却是13世纪从古法语借过来的o hospital和它的同源词hospice(宗教团体办的旅客招待所),hostel(招待所),hotel(旅馆)一样,原来也指眢宿香客和其他客人的地方。从15世纪起hospitd转指收容年老体弱的人和穷人的慈善机构,例如当时伦敦的Greenwich Hospital和Chelsea Hospital,它们分别收留年老的水手和老残军人。hospital的今义“治疗和护理的机构”即“医院”始用于16世纪。hospital原先所带有的receiv-ing guests(接待客人)这一含义至今还残存于hospitaliiy(好客,款待)与hospitable(好客的,款待周到的)这两个词。
goldbrick:冒牌货,逃避工作的人
goldbrick的字面意义为“金砖”,但实际古义却是“假金砖”。该词源出19世纪中期的美国淘金热日1848年1月24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黄金。次年,想发财的人纷纷涌向西海岸,被人们称为forty-niners(49年冒险家)的淘金者据估计约有8万名。矿工采出金子以后,为了便于搬运,往往把金子铸成金砖,goldbrick一词就应运而生了。开初,goldbrick确一度指“金砖”。后来有的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贪婪心理,用铅或铁铸成块,然后在表面镀上一层金。这些外表像是纯金的金砖使不少人上了当,受了骗。有记载说,圣路易有一位名叫Patrick Burke的人在1887年花了3700美元买了一块假金砖。不久,goldbrick 一词就开始用来喻指“假金砖”、“冒牌货”、“虚有其表的东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们接过这个词,用来指那些直接征自民间,而未受过军事训练的军官。这些人往往受到部属的轻视。以后,goldbrick的词义又进而引申为“逃避工作的人”、“偷懒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非常通用,并且一直借用至今。这一类人想显示自己的能力以博得同事的好评而又借故什么也不干,因此人们就以早期开发西部那些骗人的goldbrick喻之。goldbrick在作动词用时则表示“逃避工作”或“诈骗”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