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el(桂冠):逃避阿波罗的爱情的达芙妮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回阿波罗遇到丘比特在摆弄弓箭,便忍不住嘲笑了几句,说他这个娃娃不应该摆弄大人的东西。受到嘲讽的丘比特决心报复,就趁阿波罗不注意,向其射出金箭,点燃他的爱情之火,然后又把浇灭爱情之火的铅箭射向河神的女儿,美丽的达芙妮。于是,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拼命追逐她。可怜的达芙妮四处躲避,眼看阿波罗就要追上,便央求父亲河神将其变成一颗月桂树。阿波罗伤心欲绝,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便折下了月桂树枝编成桂冠戴在自己头上,作为对爱人的纪念。这就是“桂冠”(laurel)的来源。因为阿波罗同时是诗歌、音乐和体育之神,所以希腊人将桂冠作为对那些领域内取得骄人成绩的人的奖励。
daphne:['dæfni] n.月桂树,达芙妮(女名)
laurel: ['lɒr(ə)l] n.桂冠,殊荣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Laurel 词源,Laurel 含义。
echo(回音):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宁芙仙女艾柯
希腊神话中,艾柯(Echo)是一位美丽、善良而又能言善辩的宁芙仙女。有一次神王宙斯下凡与其他宁芙仙女偷情,天后赫拉悄悄尾随,准备来个捉奸在床。没想到半路上遇到艾柯,拉着赫拉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话,耽误了赫拉的捉奸大事。赫拉迁怒于艾柯,罚她丧失正常的表达能力,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的最后一个词。
后来艾柯爱上了美丽而又自恋的纳西索斯,却又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爱慕之情。伤心的Echo终日在山谷中游荡,日渐消瘦。终于有一天,她的身体完全消失了,只剩下空洞的回音在山谷中飘荡。这就是英语单词echo(回音)的由来。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英文名就叫做Echo。
echo:['ekəʊ] n.回音,效仿v.重复,发出回音,随身附和
echoic:[ɛ'koɪk] adj.拟声的,回声的
auroral(极光的):北欧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
欧若拉(Aurora)是北欧神话中的黎明女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爱欧丝 (Eos)。她掌管北极光,代表旭日东升前的黎明。欧若拉是一位美丽的女神,每天早晨时分飞向天空,向大地宣布黎明的来临。在北欧神话中,据说她排行第 三,哥哥是太阳希理欧斯,姊姊是月神席琳。她有时候也被指为极光,不过大多数时间她还是被称为黎明女神,因为欧若拉的含义就是黑夜转为白天的那第一道光 芒。
其中关于欧若拉最著名的故事,是她与她恋人的故事。传说欧若拉爱上了凡人耶尔库,明 知道不能爱他,却又无法割舍爱情,于是她向神王奥丁祈求,请求奥丁赐予她的恋人不死之水,让他永远都不会死,这样他们就可以长相厮守。奥丁准许了欧若拉的 不情之请,但是他再三告诫她,愿望许了就不可收回。欧若拉应许了。
然而耶尔库在战场上受了重伤,不死之水虽能让他免除一死,但创口再也无法愈合。欧若 拉返回天界请求奥丁,奥丁告诉她:“回到他的身边吧,如果你真的爱他,他将会在你的爱中痊愈。”欧若拉伤心不已,她的恋人痛苦不已,每日呻吟,却不能死 去,欧若拉厌倦了这“所谓的爱”,弃耶尔库而去,将他变成了蟋蟀。这就是为什么蟋蟀每天叫个不停的原因。
aurora:[ɔ'rɔrə] n.黎明女神欧若拉,极光,曙光
auroral:[ɔ'rorəl] adj.极光的,曙光的
daphne(月桂树):变成月桂树的宁芙仙女达芙妮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回阿波罗遇到丘比特在摆弄弓箭,便忍不住嘲笑了几句,说他这个小 娃娃不应该摆弄大人的东西。受到嘲讽的丘比特决心报复,就趁阿波罗不注意,向其射出金箭,点燃他的爱情之火,然后又把浇灭爱情之火的铅箭射向河神的女儿、 美丽的宁芙仙女达芙妮(Daphne)。于是,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拼命追逐她。可怜的达芙妮四处躲避,眼看阿波罗就要追上,便央求父亲河神将其变 成一颗月桂树。阿波罗伤心欲绝,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便折下了月桂树枝编成桂冠戴在自己头上,作为对爱人的纪念。这就是“桂冠”(laurel)的来源。因 为阿波罗同时是诗歌、音乐和体育之神,所以希腊人将桂冠作为对那些领域内取得骄人成绩的人的奖励。
daphne:['dæfni]n.月桂树,达芙妮(女名)
laurel:['lɒr(ə)l]n.桂冠,殊荣
crystal(水晶):石化的冰
古代希腊人最初见到水晶这种矿物质时,不知为何物。他们看到这种物质和石头一样硬,却又像冰一样晶莹剔透,因此认为是石化的冰,所以在希腊语中称之为krystallos,来自kryos(frost,冰冻)。该词进入拉丁语后变成crystallus,经由法语进入英语后变成了crystal。crystal不仅可以表示水晶,还可以表示其他各种结晶体。
crystal:['krɪst(ə)l] n.结晶,结晶体,水晶adj.水晶的,透明的,清澈的
kitchen:厨房
kitchen一词,来源于拉丁词coquo,即“cook(厨师)”。Coquo派生为coquina,cocina和cucina,古英语中变化为cycene,到了中古英语时期,又变作kitchene.这些词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实际上却又很合逻辑。厨房就是厨师工作的地方,从cook到citchen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同出于coquo一源的还有:
biscuit(饼干),这是个法语词;bis,意思是“twice”;cuit即“cooked”;意思是说饼干是两次烤成的。这同德语词Zweiback(饼干)是很相似的,Zwei即“twice”;back即“bake(烘烤)”。
Cake(糕点)一词也来源于coquo,只是渠道不同罢了。
quiz:测验
quiz可以指课堂上的“测验”、“小考”等,比test(测验)还要小些;也可指广播、电视节目等中的“智力测验”、“一般知识测验”等。如Follow Me(《跟我学》,BBC的电视教学节目)中的“London Quiz”(伦敦知识测验)
据说“quiz”一词是18世纪末爱尔兰共和国首都都根据柏林一家剧院的经理James Daly创造的。一天,他和别人打赌说他可以在一夜之间造出一个新的、毫无意义的、却又不能为人们接受的词来。他花钱雇了一些顽童,连夜在都柏林城中的每一面墙壁上用粉笔写上“quiz”的字样。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了这个词,但谁也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于是这个毫无词义的“quiz”不久就有了“智力测验”、“恶作剧”等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