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s(混沌):希腊神话中的混沌之神卡俄斯
古希腊神话的第一部分是创世阶段,即以神话方式解释世界的来源。在这一阶段出现的神祗通常称为“旧神”或“老神”,他们分别是世界某一部分的拟人化,后来被以宙斯为代表的奥林巴斯神族推翻。
卡俄斯(Chaos)是希腊神话中最早的的神灵,代表宇宙形成之前模糊一团的景象。根据赫西奥德的《神谱》和早期希腊神话记载:宇宙之初只有卡俄斯,他是一个无边无际、一无所有的空间。随后他依靠无性繁殖从自身内部诞生了大地女神、深渊神、黑暗神、黑夜女神和爱神等五大创世神,世界由此开始。虽然卡俄斯是世界之源,但他在后来的希腊神话中几乎没有什么戏份,仅仅起到序幕的作用。
由卡俄斯的名字Chaos产生了表示“混沌”的单词chaos及其派生词chaotic。
chaos: ['keɪɒs] n.混沌、混乱。
chaotic: [keɪ'ɒtɪk] adj.混乱的、无秩序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haos 词源,chaos 含义。
geography(地理):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盖亚
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地球的女神称为“盖亚”(Gaia或Gaea),通常被翻译为“大地女神”。她由混沌之神卡俄斯所生。盖亚通过自我繁殖诞生了天神(表示天地之分离)、海底神(表示大地之凹陷)和山脉神(表示大地之凸起),并与天神结合生了六男六女十二个泰坦巨神及三个独眼巨人和三个百臂巨神。她是世界的开始,所有的神都是她的子孙后代。
从盖亚的名字产生了表示“地球”的词根geo-,从词根geo-产生了许多与地球、大地有关的单词。
geography:[dʒɪ'ɒgrəfɪ] n. 地理学。记:geo大地+graphy描绘→描述大地的概貌就是地理
geology:[dʒɪ'ɒlədʒɪ]n. 地质学。记:geo大地+logy表示学科→研究大地的学科
geologist: [dʒɪ'ɒlədʒɪst]n. 地质学家。记:geo大地+logy学科+ist表示人物→研究大地的学者
geometry:[dʒɪ'ɒmɪtrɪ] n. 几何学。记:geo大地+metry测量→最早的几何是测量大地的技术
Apollo(美男子):希腊神话中的光明神阿波罗
阿波罗(Apollo)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天神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所生的儿子,月亮及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弟弟,全名为福玻斯·阿波罗(Phoebus Apollo),意思是“光明”或“光辉灿烂”。阿波罗掌管光明、青春、音乐等。
关于阿波罗的神话传说很多,比如:他替母复仇,在希腊的德尔斐杀死巨蟒,人们在德尔斐修建了闻名于世的德尔斐神庙。赫尔墨斯偷了他的牛,把自己发明的竖琴赔给阿波罗,使其成为音乐之神。
擅长吹笛子的凡人马西亚斯(Marsyas)狂妄地挑战阿波罗,阿波罗把竖琴倒过来演奏,马西亚斯无法将笛子倒过来吹,只能认输,结果被阿波罗剥皮处死。
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答应与他恋爱,获得他传授的预言能力,后来公主食言,于是阿波罗诅咒她说出来的预言无人相信,因此在特洛伊战争中她的预言不被人们相信,特洛伊最终遭到毁灭。
阿波罗因为嘲笑小爱神,中了小爱神的爱情之箭,疯狂爱上了宁芙仙女达芙妮,但达芙妮中了小爱神的铅箭,四处逃避他,最终被迫变成了月桂树。
阿波罗是所有男神之中最英俊的,人们将他视为男性美的典范。因此,在英语中,Apollo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
Apollo:[ə'pɒləʊ] n.阿波罗,美男子
apollonian:[,æpə'ləunjən] adj.阿波罗神的,高尚的
like an Apollo:形容男子相貌堂堂,风度翩翩
alt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阿特拉斯背负苍天,痛苦不堪。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 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n.亚特兰大。
Atlantis:[ət'læntis]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academy(学院):希腊神话中帮助寻回美女海伦的农夫阿卡德摩斯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位绝世美女海伦。她是宙斯和斯巴达王后勒达所生。当她还是一名少女的时候,来自雅典的英雄忒修斯与朋友偶然在神庙中看见海伦跳舞。两人惊为天人,闯进神庙将海伦劫走。两人决定抽签确定海伦的归属,并约好抽中的人要帮没抽中的人再去抢个妻子。结果忒修斯抽中了,于是忒修斯把海伦带回老家,嘱咐母亲好生照顾。然后,两个好朋友再次出发去做采花大盗。这回他们看上了冥王的妻子珀耳塞福涅,可惜行动失败,被冥王关押在冥府中。后来另一个英雄赫拉克勒斯前往冥府营救,但只救出了忒修斯一人。
海伦的两个哥哥率军四处寻找海伦。他们来到雅典,要求雅典人归还自己的妹妹。但雅典人说不知道是谁劫走了海伦。两兄弟威胁要动用武力。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个名叫阿卡德摩斯(Akademos)的农夫挺身而出,提供了绑架者的身份和藏匿之所。两兄弟很快就夺回了自己的妹妹,而Akademos也因为避免了一场战争而成为雅典的英雄,得到神灵的庇佑,他的橄榄树林年年丰收。这片橄榄树林也因此得名Akademeia,意思是“Akademos的果园”。
后来,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这片橄榄树林里创建了学园。人们将他的学园也称为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就来源于柏拉图创建的Akademeia学园,原本专指柏拉图所创建的学园,但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充,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
academy:[ə'kædəmɪ] n.学院,研究院,学会,专科院校
academic:[ækə'demɪk] adj.学术的,学院的,理论的n.学者,大学教师,大学生
The Web of Penelope: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 或 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卷二。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旗子,名叫珀涅罗珀。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 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 Penelope 一词成了 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 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而“The Web of Penelope”这个成语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ly;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
A Penelope's Web: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 或 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卷二。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旗子,名叫珀涅罗珀。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 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 Penelope 一词成了 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 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而“A Penelope's Web”这个成语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ly;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
carafe(卡拉夫瓶):阿拉伯人用来盛饮料的玻璃器皿
carafe(卡拉夫瓶)来自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是一种精美的玻璃器皿,用来在宴会上盛酒或其他饮料,是当时阿拉伯人高雅生活的象征之一。欧洲人将这玩意带回家乡的同时也将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称呼carafe带了回去。在现代西方人的餐厅中,喝红酒时会先把酒倒入一个精美的玻璃瓶或水晶瓶中,用来醒酒或澄清酒液,然后再用这个大瓶子来给客人斟酒。这个用来斟酒的大瓶子就叫做carafe,而封装红酒的酒瓶叫做bottle,用来喝酒的杯子叫做cup。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arafe其实应该是玻璃“壶”而非玻璃“瓶”。
carafe:[kə'ræf] n.玻璃瓶,卡拉夫瓶
Andromeda(仙女座):希腊神话中的埃塞俄比亚公主安德洛墨达
在古希腊神话中,安德罗墨达(Andromeda)是埃塞俄比亚国王刻甫斯 (Cepheus)与王后卡西奥佩娅(Cassiopeia)之女,长得美丽非凡。王后因此不断炫耀女儿的美丽,甚至口出狂言,说女儿的美貌超过了海神波 塞冬之妻安菲特里忒。安菲特里忒大怒,央求波塞冬为她报仇。于是波塞冬派来巨大海怪刻托(Ceto)前来蹂躏埃塞俄比亚。国王前往神殿请求神谕,神谕说只有把安德罗墨达献给海怪才能消灾。国王无奈,只得把公主捆绑在海边供奉给海怪。 此时,大英雄玻耳修斯正好路过此地,见此情景自告奋勇愿意杀死海怪。国王夫妇十分高兴,答应事成之后将公主许配给他。于是玻耳修斯骑着飞马,力战海怪,将 其杀死,救下了公主。在婚礼上,曾经追求公主不成的国王之弟率人企图劫走公主,被玻耳修斯用蛇发女妖美杜萨的首级化为石头。安德罗墨达与珀耳修斯结婚后, 为他生下七子二女,其中珀耳塞斯是波斯的建国者。
安德罗墨达死后升仙成为“仙女座”,英语中表示“仙女座”的单词就是她的名字Andromeda。安德罗墨达的母亲为仙后座,她的父亲为仙王座,珀耳修斯为英仙座,海怪刻托为鲸鱼座,它们都是秋季的星座。
Andromeda:[æn'drɒmɪdə] n.仙女座,安德罗墨达
Callisto(木卫四):被赫拉变为母熊的女神卡利斯托
卡利斯托(Callisto)是月神阿尔忒弥斯的侍女,曾发誓终身不嫁。后来宙斯变成阿尔忒弥斯来接近和诱惑她,最终使得卡利斯托怀孕。阿尔忒弥斯得知后赶走了卡利斯托,随后生下了儿子阿尔卡斯(Arcas)。天后赫拉嫉恨卡利斯托,将其变成一只母熊。失去母亲的阿尔卡斯被外祖父养大,在一次打猎中遇到其实是其母亲的一头熊。母熊想拥抱儿子,阿尔卡斯却惊慌失措,准备用长矛还击。千钧一发之际,心有不忍的宙斯将他们母子都升上天空,分别成为大熊座和小熊座。
在天文学上,科学家用卡利斯托的名字命名了木星的一颗卫星,即“木卫四”。
Callisto:[kə'listəu] n.木卫四,卡利斯托
atl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 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 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受命去盗金苹果时,特意请阿特拉斯帮忙,因为看守金苹果的三姐 妹是阿特拉斯的女儿。为了让阿特拉斯去盗金苹果,赫拉克勒斯自告奋勇替阿特拉斯擎天。等到成功盗取金苹果后,阿特拉斯却反悔不想擎天了,于是跟赫拉克勒斯 商量说等他把金苹果交给赫拉后再回来接替他。聪明的赫拉克勒斯看穿了阿特拉斯的意图,假装同意,但要求阿特拉斯先替他扛一会儿,他去找个垫肩垫在肩上。等 阿特拉斯接过苍天后,赫拉克勒斯捡起金苹果,一溜烟就跑了。
还有传说,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因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 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 n.亚特兰大,大西洋城。
Atlantis:[ət'læntis] 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atlantean:[,ætlæn'ti:ən] adj.力大无比的,亚特兰蒂斯岛的
Cassandra(不为人信的预言家):希腊神话的女祭司卡珊德拉
卡珊德拉(Cassandra)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的 女儿,阿波罗神殿的女祭司,据说是世界上除海伦外第二漂亮的女人。阿波罗被她的美貌吸引了,对她展开了追求,并许诺把预言能力作为礼物送给她。卡珊德拉答 应了阿波罗的追求,获得了预言能力后却反悔了,不愿与阿波罗发生关系。因此,阿波罗被激怒了,向她施加诅咒,使她说出的预言无人相信。获得预言能力的卡珊 德拉向特洛伊人民提出了众多不吉利的预言,如特洛伊的覆灭,但都不为人信。她的预言能力反而成为她的痛苦之源。
特洛伊陷落时,她在雅典娜的神庙寻求庇护,被小埃阿斯掠走,随后被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收为小妾,后来与阿伽门农一道被其妻子谋杀。因为她的遭遇,她的名字成了“不为人信的预言家”的代名词。
Cassandra:[kə'sændrə]n.不为人信的预言家,凶事预言家,卡珊德拉
daedalean(巧妙的):希腊神话中的著名巧匠代达罗斯
代达罗斯(Daedalus) 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能工巧匠,技艺高超的建筑家、雕刻家和艺术家。人们夸赞他的雕像栩栩如生,是具有灵魂的艺术品。他所雕刻的人物,眼睛是睁开的,双手 向前伸开,两腿迈开,就像在走路一样。据说他的外甥曾经跟他学艺,几年之后技艺竟然超过了他,引起了代达罗斯的嫉妒,乘其不备把他从雅典卫城的城墙上推了 下去。为了逃避刑责,代达罗斯逃到了克里特岛上。在克里特岛上,他成了国王米诺斯的贵宾,受托设计一座迷宫,用来囚禁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这就是有 名的labyrinth迷宫。这座迷宫设计得如此巧妙,以至于设计者代达罗斯差点都被困在里面。
到了晚年,代达罗斯思 念故乡,想返回雅典,但米诺斯国王不肯放行。于是,代达罗斯用鸟的羽毛,制造了大小两副翅膀,带着自己的儿子伊卡洛斯飞上天空,朝着雅典飞去。代达罗斯事 先警告儿子不要飞得太高,以免阳光晒化用来粘贴羽毛的封蜡。但是儿子飞得高兴,忘记了父亲的警告,越飞越高,结果封蜡融化,羽毛脱落,从高空中坠落在大海 之中。
悲伤的代达罗斯掩埋了儿子的尸体后,继续飞行,来到了西西里岛,再次受到了热情款 待。在这里,他兴修水利,还在陡峭的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只能通过一道羊肠小道进入。他还扩建了厄里克斯山上的阿芙洛狄忒神庙,给女神献祭了一只 金蜂房。代达罗斯精心雕刻,那些小蜂窝几乎达到乱真的地步,跟天然的蜂窝一模一样。代达罗斯在这里培养了许多有名的艺术家,成为西西里岛土著文化的奠基 人。
英语单词daedalean就源自代达罗斯的名字Daedalus,表示像他那样的心灵手巧的,也可以形容机械或工程设计得向他那样巧妙和错综复杂。
daedalean:[di'deiljən]adj.心灵手巧的,巧妙的,错综复杂的
daedal:['diːdəl] adj.错综复杂的,巧妙的,千变万化的
geo-(地球):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盖亚
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地球的女神称为“盖亚”(Gaia或Gaea),通常被翻译为 “大地女神”。她由混沌之神卡俄斯所生。盖亚通过自我繁殖诞生了天神(表示天)、海底神(表示大地之凹陷)和山脉神(表示大地之凸起),并与天神结合生了 六男六女十二个泰坦巨神及三个独眼巨人和三个百臂巨神。并且,她还不断地与自己的子孙们交配,繁衍出越来越多的子孙。她是世界的开始,所有的神都是她的子 孙后代。在后来三代神灵之间的争斗中,她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角色宛如宫廷戏中的老太后。
从盖亚的名字产生了表示“地球”的词根geo-,从词根geo-产生了许多与地球、大地有关的单词。
geography:[dʒɪ'ɒgrəfɪ]n. 地理学。记:geo大地+graphy描绘→描述大地的概貌就是地理
geology:[dʒɪ'ɒlədʒɪ]n. 地质学。记:geo大地+logy表示学科→研究大地的学科
geologist:[dʒɪ'ɒlədʒɪst]n. 地质学家。记:geo大地+logy学科+ist表示人物→研究大地的学者
geometry:[dʒɪ'ɒmɪtrɪ]n. 几何学。记:geo大地+metry测量→最早的几何是测量大地的技术
harmony(和谐):希腊神话中的和谐女神哈耳摩尼亚
哈耳摩尼亚(Harmonia)是希腊神话中代表和谐和协调的女神。在罗马神话中对应的神祇为孔科耳狄亚(Concordia)。哈耳摩尼亚的对头是不和女神厄里斯。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她是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芙洛狄忒私通所生的女儿。
哈耳摩尼亚以其于婚礼所收项链而为人熟悉。当雅典娜把底比斯交给卡德摩斯统治时,宙 斯把哈耳摩尼亚许给卡德摩斯。婚礼上,诸神齐来庆贺。爱神阿芙洛狄忒的丈夫,火神赫淮斯托斯也来参加婚礼,并为新娘献上一件他亲手做的一件无袖长袍和一条 项链。但由于对爱神与战神的痛恨,赫淮斯托斯对项链施加了诅咒,凡是戴上该项链的人都会遭遇不幸。这就是著名的“哈耳摩尼亚项链”。
英语单词harmony就来自哈耳摩尼亚的名字Harmonia。
harmony:['hɑːmənɪ] n.和谐,和睦,协调
harmonic:[hɑː'mɒnɪk] adj.和谐的,和睦的,协调的,和声的n.谐波,和声
Harmonia’s necklace:不祥之物,祸根
Hellene(希腊人):希腊神话中希腊人的祖先赫楞
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属于印欧语系的游牧民族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等相继侵入巴尔干半岛等地。他们以及后来的多利亚人都自称是神灵赫楞(Hellen)的后代。他们有大致相同的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在希腊神话传说中,赫楞是大洪水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皮拉和丢卡利翁的儿子。他的每一个儿子都创建了一个主要的种族:埃俄罗斯创建埃俄尼亚一族,多洛斯创建多利安族,克苏托斯创建亚该亚族(来源于他的儿子阿开俄斯)与爱奥里亚族(来源于他的儿子伊翁,可能是庶生的)。他们征服了希腊的佛提亚地区,随后将他们的统治范围扩展到其他的希腊城市。于是那些地区的人便因为他们祖先的名字而被称为“赫楞人”(Hellene),即“希腊人”。
Hellene:['heli:n] n. 赫楞人,希腊人
herculean(力大无穷的):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或 Hercules,又译为“海格力斯”)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英雄,众神之王宙斯与凡间女子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英雄玻耳修斯的曾孙。他神勇无比,力大无 穷,生前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伟绩,还参加了阿尔果斯远征帮助伊阿宋觅取金羊毛,解救了普罗米修斯等等,死后升入奥利匹斯圣山,成为大力神,有关他惩恶扬善, 敢于斗争的神话故事,历来都是文艺家们乐于表现的主题。
赫拉克勒斯的母亲阿尔克墨涅临产前,宙斯曾得意地在众神面前宣告一名伟大的英雄即将诞生,将统治玻耳修斯的所有后裔。天后赫拉嫉恨阿尔克墨涅,就暗做手脚,推迟了阿尔克墨涅的生产,而使珀尔修斯之孙、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提前出生,从而成为国王。
赫拉克勒斯出生后,曾机缘巧合地吮吸了天后赫拉的乳汁,从而获得神力。赫拉克勒斯还是个婴儿时,赫拉曾派两条毒蛇来暗杀赫拉克勒斯,但被赫拉克勒斯扼杀。赫拉克勒斯长大后,拒绝了“恶行女神”的诱惑,选择了“美德”之路。
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故意刁难他,给他布置了十二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杀死 刀枪不入的尼美亚雄狮、杀死九头蛇、夺取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的赤牡鹿、活捉厄律曼托斯野猪、清理奥革阿斯的牛棚、猎杀铜羽怪鸟、制服克里特的公牛、驯服食 人马群、夺取亚马逊女王的腰带、夺取革律翁的牛群、盗取金苹果、从冥府中盗取三头犬。赫拉克勒斯一一完成了这些不可能的任务。
赫拉克勒斯后来娶卡吕冬的得阿涅拉为妻。带妻子去特拉基斯途中,马人涅索斯企图将他 的妻子掠走,被他用毒箭射死。马人临死前劝得阿涅拉收集他的毒血,以便将来用以恢复丈夫对她的热恋。后来,得阿涅拉担心被遗弃,把抹上毒血的衬衣送给丈 夫。他穿上这件衣服以后,痛苦难忍,最后投火自尽。
按照宙斯的意志,他成了奥林匹斯的神,赫拉与他和解,把青春女神赫柏给他为妻。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赫拉克勒斯一词已经成为了大力士和壮汉的同义词。英语单词herculean就源自他的名字Hercules。
Hercules:['hə:kjuli:z] n.武仙座,赫拉克勒斯,大力士,大力神
herculean:[,hə:kju'li:ən; hə'ku:liən]adj.赫拉克勒斯的,力大无穷的,极其困难的
nestor(睿智长者):经验丰富的睿智长者涅斯托尔
在希腊神话中,涅斯托尔(Nestor)是皮洛斯(Pylos)的国王。他的父亲和 其他兄弟都被赫拉克勒斯杀死,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他曾经是追随伊阿宋乘阿尔戈斯号快船去寻求金羊毛的英雄团队中的一员,还参与了针对卡吕冬原野的公野猪的 猎杀行动。在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他都有出场。在特洛伊战争期间,他年纪已经非常大了(据说大约有110岁),但依然带着两个儿子加入了 希腊联军。他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经常为年轻的战士出谋划策,并想方设法促使阿基里斯和阿伽门农的和解。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他没有参与对特洛伊城的洗劫, 而是顺利返回了皮洛斯。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儿子远渡重洋来到皮洛斯,向涅斯托尔打听父亲的下落。涅斯托尔热情款待了他,但无法告知他父亲的下落。 在荷马史诗及希腊神话中,他被看作是一名善于提供建议的睿智长者,因此,他的名字也就成了“睿智长者”的代名词。
nestor:['nestə]n.睿智长者,涅斯托尔
Orpheus(杰出的音乐家):独闯冥府拯救爱妻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在希腊神话中,古希腊色雷斯地方有个著名的诗人与歌手叫俄耳甫斯 (Orpheus)。他的父亲是太阳神兼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是司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这样的身世使他生来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在他还很小的时 候,阿波罗便把自己用的宝琴送给他。这把琴制作精巧,经俄耳浦斯一弹更是魅力神奇,传说俄耳浦斯的琴声能使神、人闻而陶醉,就连凶神恶煞、洪水猛兽也会在 瞬间变得温和柔顺、俯首帖耳。
俄耳甫斯凭着他的音乐天才,在盗取金羊毛的阿尔戈斯号英雄队伍里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伊阿宋正是靠了俄耳浦斯的琴声才制服了守护羊毛的巨龙。在归途中,英雄们被海妖塞壬的歌声所魅惑,意志沉沦之际,俄耳浦斯的琴声惊醒了大家,逃离了妖岛。
俄耳甫斯的悲惨爱情故事是希腊神话中最感人的篇章之一。据说俄耳甫斯有一位情投意合 的妻子叫做欧律狄克。有一天她被毒蛇所咬,很快就一命呜呼了。为了再见到妻子,俄耳甫斯前往冥府,用琴声打动了冥河的艄公,驯服了守卫冥府大门的三头犬。 最后他来到冥王和冥后的面前,苦苦哀求把妻子还给他。冥王夫妇被他的深情打动,允许他带回妻子,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在走出冥府之前不能回头看他妻子一 眼,否则他的妻子再也不能返回人间。
俄耳甫斯欢天喜地地谢过冥王夫妇,领着妻子往人间走。由于脚伤未愈,欧律狄克每走一 步都要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俄耳甫斯牢记冥王的要求,强忍着不回头。就快抵达人间之际,欧律狄克再也忍受不了俄耳甫斯的冷淡,大声抱怨起来。爱妻心切的俄 耳甫斯忘记了冥王的警告,回头安慰爱妻。就在刹那间,死神再次将欧律狄克带回了冥府,只留下捶胸顿足的俄耳甫斯。
从此后,俄耳甫斯郁郁寡欢,孤身一人隐居在色雷斯的洞穴之间。由于不敬酒神,他被酒神的女信徒们在癫狂状态下撕成碎片。宙斯怜悯他,就将阿波罗送给他的七弦琴高高挂在空中,这便是天琴座的来历。
Orpheus:['ɔ:fiəs; -fjus]n.杰出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orphic:['ɔ:fik] adj.神秘的,俄耳甫斯的
Orphism:['ɔ:fizəm] n.俄耳甫斯主义,俄耳甫斯教
avatar(化身):印度教中神灵降临人间的化身
一部3D科幻大片《阿凡达》让很多人记住了avatar这个英语单词。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单词并非导演杜撰的,而是来自梵文,是印度教中的一个重要术语。
avatar来自梵文avatarana,由ava(off,down)+tarati(cross over)构成,字面意思是“下凡”,指的是神灵降临人间的化身,通常特指主神毗湿奴(VISHNU)下凡化作人形或者兽形的状态。印度教传说毗湿奴有10个化身,其中有9个已经降临世间,最后一个化身会在世界末日降临。
电影《阿凡达》中的avatar是地球人的精神所占据并控制的外星人肉体,与印度教 中的avatar含义相差甚远。因此,电影《阿凡达》在上映之前就遭受了印度教团体的强烈抗议,声称电影名字玷污他们的宗教。世界印度教协会主席曾要求导 演卡梅隆做出声明,澄清这部3D科幻影片的名字与印度教及其信仰毫无任何关系,重名只是一个巧合。
在网络时代,avatar又有了一个新的意思——个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化身,即代表用户形象的图像,即常说的“头像”或“个人秀”。
avatar:['ævətɑː]n.化身,神灵的化身,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