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al(元帅):西方国家的“司马”
美国上世纪著名的军事家,曾任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Marshall)将军,因为功勋卓绝而被国会授予“元帅”军衔。然而,马歇尔却拒绝了。为什么?原来,英语中表示“元帅”的单词是marshal,跟马歇尔的姓氏Marshall只少了一个字母。“马歇尔元帅”就是“Marshal Marshall”,会很别扭。
单词marshal源自古日耳曼语marahscalc,由“马”和“仆人”组成,也就是“马夫”的意思。随着骑兵在军事历史上的日益重要,“marshal”这样一个职务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升级,先后演变为“御马总管”、“骑兵队长”、“王室军务总管”、法官、消防队长等诸多职务,最终升级为最高军衔“元帅”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的“司马”一词跟英语单词marshal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本都是负责伺候马匹的小吏,逐渐升级为掌管全国军队的高级官职。更巧的是,国外有Marshall(马歇尔)这个姓氏,中国也有“司马”一姓。可以说,marshal和“司马”是天生一对。
marshal:['mɑːʃ(ə)l] n.元帅,陆军元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marshal 词源,marshal 含义。
lord(主):看守面包的人
lord一词最早源自古英语hlafweard,等于loaf-guardian(面包看守者),即部落中负责看管、分配面包的人,指的是部落中的首领。
英语单词lord在中文中一般翻译为“勋爵”,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爵位之一。其实,lord一词是英语中对男性贵族的尊称,指的并非某个特定爵位,而是整个贵族群体。英国的上议院就是House of Lords,就是由贵族们组成的议会。
英国的贵族爵位分为5等,依次是:公爵(Duke)、侯爵(Marques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和男爵(Baron)。除公爵以外所有男性贵族,在第三人称中都可尊称为“某某勋爵”,即在姓氏或封号前冠以Lord一词。在第二人称中,一般称为“my lord”(大人)。
在宗教中,lord表示“上帝、主”,用的是lord的本意,即“主人、主宰”。
在封建时代,贵族往往领有封地,因此lord一词也含有“领主、地主”的含义。现代英语中表示“房东”的单词landlord就是这一封建含义的体现。
lord: [lɔːd] n.主人,主宰,统治者,监管者;主,上帝;勋爵
landlord: ['læn(d)lɔːd] n.房东,地主,楼主
August(八月):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
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原名屋大维(Octavius )。他是恺撒大帝的甥孙及义子。在凯撒被刺死后,成为凯撒的继承人,他依靠高超的政治手腕,逐步掌握了罗马的军政大权,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真正的开国皇帝。
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因为其卓越功勋而授予他 Augustus(拉丁文意为“神圣的、威严的”)的称号,后世即用此称之。为了和凯撒齐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月份。他的生日在9月,但他却选择了8月,因为8月在其政治与军事生涯中是个吉利的月份,罗马元老院也是在8月授予他Augustus(奥古斯都)这个尊号的。于是,他决定用这个尊号来命名8月。原来8月比7月少一天,为了和凯撒平起平坐,他又决定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从此,2月便少了一天。于是从公元前8年起,8月改名为Augustus。Augustus一词进入英语后演变为August。这就是August(八月)的由来。所以,英语中的8月(August)实际上就是由这位罗马皇帝的拉丁语尊号演变而来。
August:['ɔ:ɡəst] n. 八月
sir(先生):对英国骑士的正式称呼
在英文中,Sir原本是对骑士(knight)的尊称,一般翻译为“爵士”。只有被册封为骑士的贵族才能被称为Sir。在语法中,Sir可放在受勋人的姓名或名字之前,但决不可放在姓氏之前,否则就是不敬。如称呼Issac Newton骑士应该是Sir Issac Newton或Sir Issac,但不能是Sir Newton。这与我们中文的说法正好相反。
人们在用Sir称呼骑士时,往往省略姓名,直接用Sir。久而久之,人们对没有获得骑士爵位的人也用Sir作为尊称,相当于中文中的“先生”。
sir: [sɜː] n.先生,爵士,阁下
cordon bleu:烹饪手艺高超的大师
cordon, 绳,绶带。bleu, 同blue, 蓝色。这种天蓝色绶带在中世纪曾作为最高等级骑士勋章,后用于形容杰出的人,在法国用来指一流大厨。
garter:吊袜带
来自古法语garet, 膝盖,腿。原指系长统袜的带子,现指吊袜带。Order of the Garter, 嘉德勋章,英国最古老的骑士勋章,据说来自英王爱德华三世在一次舞会上,其舞伴不小心袜带掉下来,引起其它人的偷笑,爱德华捡起这根吊袜带系在自己的腿上,并说了一名“心怀邪念者蒙羞”。比较中国成语楚王绝缨。
John Hancock:亲笔签名
来自美国18世纪开国元勋,政治家,商人John Hancock,作为当时的国会主席,在1776年签署《独立宣言》的时候,他第一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且字迹特别工整,并说了这样一句话:“There,John Bull can read my name without spectacles.Now let him double the price on my head,for this is my defiance.”在当时英国势力占优势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因此,John Hancock就为美国人民所铭记并成为亲笔签名的代名词。
guy:家伙,人
guy在美国英语中足个常用的¨语用词,相当于英国英语里的chap或fcLlow,作“家伙”或“人”解。guy 一词是19世纪末在英国开始流行起来的,不过当时guy比fellow更具有俚语的特点,且带有较多的贬抑青义。到了20世纪20年代guy成了一个时髦用词,年轻姑娘在谈及自己情人的时候,往往以my guy作为称呼。
然而,guy这个词并非源出美国,它的历史町以追溯至17世纪的英格兰。它原是一个人的名字,此人全名叫Guy Fawkes(盖伊·福克斯1570 - 1606)。他出身于约克郡的显要家族,年轻时就皈依天主教。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厉行反天主教法,加紧镇压天主教徒。为了表示抗议,进行报复,咀Guy Fawkes等人为首的天主教徒于1604年密谋策划暗杀国王及两院议员。Guy Fawkes在与伦敦议会大厦毗连的一所房子里挖了地道,直通议会大厦的地下室,并在那里放置了20多桶火药,拟于理年1 1月5日炸毁议会大厦,炸死国王及与会的所有议员。可是,由于共谋者之一写了封信给一位叫Monteagle勋爵的人,警告他别去参加那天的会议,这一阴谋终于败露。就在爆炸的茼一天夜晚,Guy Fawkes等人在地下室被捕,I606年在议会大厦对面被处奂,这就是历史上有书的“火药阴谋事件”(the Gunpowder Plot)。从此以后,1 1月5日被命名为Guy Fawkes Day。每年到了这一天,英国各地都要举行庆祝活动,欢庆这一阴谋及时被挫败。人们燃放烟火,抬着Guy Fawkes的模拟像游街示众,随后燃起篝火(bonfire),将模拟像焚烧掉。1806年以后,这类模拟像被简称为guy。由于模拟像一般身着旧衣,模样古怪,天长日久guy便转指“衣衫褴褛的人”或“模样古怪的人”,在作动词用时则有“取笑”、“嘲弄”之意。然而,guy横越大洋到了美国以后,却受到了垂青,获得了新义。
August:八月
古罗马帝国第一代皇帝原名Gaius Octavianus。他是恺撒大帝之甥孙及义子。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因其卓越功勋授予他Augustus(拉丁文意为“神圣的”、“至尊的”)的称号,后世即以此称之。Augustus为了名传千古以自己的名字给罗马历的6月( Sextilis)即阳历的8月重新命名。他的生日在9月份,他之所以选择了8月是因为8月在其政治与军事生涯中是个吉利的月份。他首次当上执政官是在8月份,征服埃及是在8月份,结束内战也是在8月份,取得几次最大的军事胜利也均在8月份。于是从公元前8年起,8月改名为Augustus,而且由于他本人的坚持,元老院决定从2月抽1天加到8月,使之变成31天。这样一来就和以恺撒大帝命名的July天数相同了。早先英语把8月叫做Weod-Monath (weed-month),weed当时作vegetation/greenery(绿色草木)解,所以weed-month即“草木月”之意。Augustus一词进入英语后演变为August。
Yankee:美国佬
Yankee一词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关于它的由来,说法不下二十种。
有人认为,Yankee来源于印第安人对English一词的读音Jengees或Yengees。也有人认为,Yankee出自一个意为“精明”的苏格兰词,因为直到今天,一个精明厉害的商人还往往被人叫做a Yankee trader。但是大多数人认为Yankee起源于荷兰。
17世纪时,荷兰人成为英国人进行殖民地扩张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英国人把制作和出售乳酪的荷兰人按荷兰语蔑称为Jan Kees,相当于英语John Cheese(乳酪约翰),或把他们叫做Janke(Jan的指小形式),相当于英语Little John(小约翰),同样带有贬抑的含义。后来Jan Kees或Janke又移用作荷兰海员或海盗的诨名,并逐渐讹变为Yankee。
随着荷兰的向外扩张,许多荷兰人来到了美洲。他们主要集中于现在的纽约州一带(最初的纽约州叫新荷兰,纽约市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末英国兼并后才得名纽约),而英国早期移民则多定居于现在的美国东北沿海各州即新英格兰地区。荷兰移民多半是种地的好手,他们很瞧不起不擅长务农的新英格兰移民,于是把自己的外号转送给了他们,称他们为Yankee。对新英格兰移民素以Brother Jonathan(乔纳森兄弟)相称的英国士兵,把这一绰号接了过来,改称他们为Yankee。南方移民觉得新英格兰移民过于精明,也以Yankee称之。而新英格兰人却将此视为对他们的一种赞誉,引以为荣地接受了。因此,到了18世纪中期Yankee便成了新英格兰人的绰号。
在法英七年战争(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 1754-1760)期间,据说英军统帅Amherst勋爵手下一个军医Shucksberg(一说Shuckburgh)于1755年特意谱写了一首名为Yankee Doodle(扬基歌)的歌曲,取笑粗里粗气、衣冠不整的新英格兰士兵。
1775年4月的一天,英国陆军上校Hugh Percy带着军队在Yankee Doodle的乐曲声中从波士顿城开赴康科德(Concord)去搜查殖民地人民收藏的枪支,结果被农民组成的殖民地军队打得大败。殖民地军队自豪地踏着Yankee Doodle的乐声开进了波士顿。与此同时在附近的列克星顿(Lexington)殖民地军队也打了一场胜仗,这两场仗史称列克星顿-康科德之战,它们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此后,有人把Yankee Doodle的歌词作了修改,使之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一首进行曲。正是这首歌使Yankee一词得以进一步推广,并在美国广泛流行。
独立战争胜利结束后,Yankee一时成了美国剧场里最受人喜爱的人物,他总是以纯朴老实、精明强干而富于幽默感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
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1861-1865)。在战争时期,南方军士兵把北方军士兵叫做Yankee(北方佬),偶尔也叫doodle(笨蛋)。Yankee Doodle被当作一首亲联邦歌曲,在亚拉巴马州的莫比尔(Mobile)和南部邦联的其他地方这首歌都遭到禁止。Yankee一词再度成为对北方人的一个蔑称,一直到今天美国南部许多地方仍在这样沿用。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Yankee的词义扩大了一些,美国兵被称作Yankee或简称Yank。1917年美国兵都唱起了流行歌曲作家George M. Cohan谱写的“在那里”(Over there)这首歌,歌中唱道:“Over there, over there, the Yanks are coming ...”(在那里,在那里,美国兵来了……)从那时候起,Yank和Yankee就成了欧洲人对美国兵或美国公民的通俗称呼,有时也作为山姆大叔或美国的代称。在拉丁美洲Yankee拼作Yanqui。20世纪50年代,拉丁美洲人民发出了Yanqui go home(美国佬滚回老家去)的吼声,对美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可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从以上所述,可见Yankee或Yank自问世以来其含义常因历史情况而发生变化,时而扬升,时而贬降,且贬多于褒。
brass:黄铜(铜和锌的合金),黄铜制品,厚脸皮
16世纪在莎士比亚的作品里出现是指"厚颜无耻"(face of brass),形容词brazen(厚颜无耻的)派生于此;brass也指"高级别的人","高级军官",是源于军人帽子上的金色勋章(brass hat),含贬义。
同源词:braze, bra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