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ondone(宽恕):对通奸行为的有条件宽恕

在西方历史中人们通常将通奸(adultery)视为犯罪,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在古罗马,女子通奸将被没收一半的嫁妆和三分之一的财产,放逐至小岛,永远不得再结婚。男人发现老婆与人通奸,必须告发并与其离婚,否则将受到严惩。在经典名著《红字》中,女主人公因为与人偷情生子,而被宗教法庭判处终身佩戴一个象征“通奸”的红色A字。

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下半叶才有所改观。1857年,英国通过“婚姻诉讼法》,将通奸行为定义为一种民事行为而非刑事行为。该法规定,夫妻一方可以因为对方的通奸行为而离婚,还规定男子可以对妻子的奸夫索取侵权赔偿。另外,该法首次提出了condone这个法律术语,意思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通奸行为以不再重犯为条件的宽恕。英语单词condone源自拉丁文condonare。其中,con为强化语气的前缀,donare表示“给予”,字面意思就是“宽恕,放弃追究权利”。源自拉丁文donare的单词还有donate(捐献)、pardon(原谅)。

condone: [kən'dəʊn] vt.宽恕,赦免

condonation: [,kɒndəʊ'neɪʃən] n.(夫妻间对对方通奸行为的)宽恕,赦免,赎罪

donate:[də(ʊ)'neɪt] v.n.捐赠,捐献。记:don给予+ate动词后缀→赠送给别人

pardon: ['pɑːd(ə)n] v.n.原谅,赦免,宽恕。记:par=per,完全,如perfect(做到极致)+don给予、放弃→完全放弃→原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ondone 词源,condone 含义。

deadline(截止期限):美国安德森维尔战俘营中的死亡之线

英语单词deadline可追溯至美国内战期间。南部军队在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安德森维尔设置了一个战俘营。这个战俘营由于关押的战俘数量大大超过最大容量,因而条件奇差,战俘们在这里受到非常不人道的待遇。到战争结束时,这儿共有1万3千名战俘死去,死亡率高达29%。安德森维尔成为美国内战时期最臭名昭著的一个战俘营。战争结束后,负责管理这座战俘营的惠兹(Wirz)上尉受到审讯并被判处死刑,成为美国内战中唯一因为“战争罪”而被处死的南方军人。在审讯中,惠兹上尉透露,在安德森维尔战俘营中设有一条界线,他曾对守卫战俘营的哨兵下令,对任何触摸、踩踏或跨越这条界线的战俘格杀勿论。因此,这条界线就被称为dead line。英语单词deadline就是由dead line合并演变而来,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最后期限,截止期限”。

deadline:['dedlaɪn] n.最后期限,截止期限

sadism(虐待狂):著名的虐待狂作家萨德侯爵

英语单词sadism(虐待狂)来自法国著名作家、虐待狂萨德侯爵。萨德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败落的法国南部的贵族家庭。少年时他进入一家军官学校学习,15岁时他成为候补军官。16岁时他参加了七年战争并多次被提升。成年后,他娶了一名出身自不太高贵、但非常富有的贵族家庭的女子。1764年萨德的父亲死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与瑞士交界的三个省的荣誉总督的职务。萨德婚后所获得的财富使得他可以开始他丑闻昭著的生活,他的生活远远跳出了当时法国贵族的放荡主义所容许的范围。据闻他多次虐待非常年轻的妓女和他家里的男女佣人,后来与他的妻子一起虐待家里的佣人。

由于受到虐待他人的指控,萨德曾经多次被捕入狱,多次被判处死刑但又幸运逃脱。在监狱和疯人院生活的漫长时间内,萨德致力于写作,创作了多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萨德作品中的色情描写非常细腻,富有想象力。萨德尤其爱好描写各种暴力和虐待行为。由于他的作品中有大量性虐待情节,被认为是变态文学的创始者.后来的学者把主动的虐待症,也就是喜欢虐待别人,命名为 “萨德现象”(Sadism),即“虐待狂”、“施虐症”。萨德现象(Sadism)与马索克现象(Masochism)合称为sadomasochism,简称为SM,中文即指性虐待症、虐恋。

sadism:['seɪdɪz(ə)m] n.虐待狂,性虐待,施虐症

sadist:['sedɪst] n.虐待狂者

sadistic:[sə'dɪstɪk] adj.虐待狂的,虐待狂倾向的

aristocracy(贵族统治):由最杰出的人来统治国家

古希腊时期的杰出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国家应该由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治理,反对通过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后来,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大会以崇拜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民主政体下,使得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进一步加强了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怀疑。因此,柏拉图提出了“精英治国”的观点,即应该由最杰出的精英来治理国家,而不是普通百姓直接参与国家治理。这就是近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希腊语中,“精英治国”称为aristokratia,由aristos(最好的)+kratos(统治)构成。这就是英语单词aristocracy的来源。后来在中古时期,由于贵族阶层(nobility)往往以社会精英自居,因此“贵族统治”也被称为aristocracy。

aristocracy: [,ærɪ'stɒkrəsɪ] n.精英治国,贵族统治,贵族政治

burke(捂死):杀人卖尸的连环杀手伯克

19世纪初,在英国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当时,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共医学解剖用的尸体的需求激增。当时有个名叫威廉·伯克(William Burke)的爱尔兰人,移居到苏格兰的爱丁堡,居住在他同乡威廉·黑尔(William Hare)所经营的公寓内。

1827年,公寓内一名孤寡老人去世。伯克和黑尔一道把他的尸体从棺木中偷出,卖给了一名外科大夫,发了一笔小财。随后,这两人看到了生财之道,在后来的十个月内,他们利用情妇和妻子,诱骗了至少15名过路的酒鬼、妓女等来投宿,灌醉后将他们闷死,然后把完整的尸体卖给医生。最后,他们在谋害一名妇女时失败暴露。黑尔揭发同案犯后获释,而伯克则被判处绞刑。

在执行绞刑时,愤怒的围观群众纷纷大叫“burke him!”,意思是用伯克的作案手法来捂死他。从此以后,伯克凭此凶杀案而遗臭万年,甚至进入了电影,同时还为英语词汇添加了burke这一单词,表示“捂死”之义,后来又引申出“悄然平息”等意思。

burke:[bə:k] vt.捂死,使窒息而死,秘密除去,悄然平息

apology(道歉):苏格拉底被指控后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政府以“亵渎神灵、败坏青年”的罪名起诉。苏格拉底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做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能挽救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饮毒而死。他的学生柏拉图将他这篇申辩词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申辩”一词在希腊语中写作apologia,意思是“自我辩护的演讲”。其中,apo表示“远离”,等于away from,logia源自logos,表示“演讲”,等于speech。所以apologia的本意是“自我辩护,逃离惩罚的演讲”。英语单词apology就源自希腊语apologia,保留了“申辩”的含义,后来又发展出“道歉、谢罪”等含义。这也跟人的习惯做法一致,我们在“道歉”时,不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替自己辩解吗?

apology: [ə'pɒlədʒɪ] n.道歉,辩护,申辩

apologize: [ə'pɒlədʒaɪz] v.道歉,谢罪,辩白

aristocracy:贵族政治

发音释义:[,ærɪ'stɒkrəsɪ] n.贵族政治;贵族统治;精英政治

结构分析:aristocracy = aristo(精英)+cracy(统治)→精英统治→贵族统治

词源解释:aristo←希腊语aristos(最好的);cracy←希腊语kratos(统治)

背景知识:古希腊时期的杰出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国家应该由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治理,反对通过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后来,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大会以崇拜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民主政体下,使得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进一步加强了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怀疑。因此,柏拉图提出了“精英治国”的观点,即应该由最杰出的精英来治理国家,而不是普通百姓直接参与国家治理。这就是近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希腊语中,“精英治国”称为aristokratia,由aristos(最好的)+kratos(统治)构成。这就是英语单词aristocracy的来源。后来在中古时期,由于贵族阶层(nobility)往往以社会精英自居,因此“贵族统治”也被称为aristocracy。

同源词:democracy(民主政治),autocracy(独裁政治)

衍生词:aristocrat(贵族,从aristocracy倒生出来)

apology:道歉

发音释义:[ə'pɒlədʒɪ] n. 道歉;谢罪;辩护

结构分析:apology = apo(离开)+ logy(讲话)→为了逃脱罪责的讲话→自我辩护的讲话→道歉

词源解析:logy←希腊语logia(讲话,名词)←希腊语logos(讲话,动词)

背景知识: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政府以“亵渎神灵、败坏青年”的罪名起诉。苏格拉底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做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能挽救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饮毒而死。他的学生柏拉图将他这篇申辩词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申辩”一词在希腊语中写作apologia,意思是“自我辩护的演讲”。这就是英语单词apology的来源。由于自我辩护时需要先表达歉意,“道歉”和“辩解”总是联系在一起,所以衍生出“道歉”之意。

同源词:prologue(序言),epilogue(结语)

衍生词:apologize(道歉、辩解)

pants:裤子,衬裤   

该词在美国口语中指“长裤”,而在英国英语中则指“衬裤”或“内裤”。它源自公元4世纪意大利一位圣徒Pantaleone(潘塔莱奥内)的大名。Pantaleone是个医生,信仰基督教。他为穷人看病,从不收费。公元305年他被罗马人判处死刑,据传行刑人砍了六次才把他的头砍了下来。按字面解释,他的名字中的leone相当于英语lion(狮子),Pantaleone列含有ail lion(勇武)之意。嗣后,Pantaleone被威尼斯人尊奉为医生的保护神和威尼斯城的守护神,Pantaleone 一词最后还逐渐成了威尼斯人的绰号。16世纪意大利即兴喜剧中有一瘦削愚蠢的老威尼斯商人Pantaloon(亦作Pantalone)也是得名于Pantaleone的。这位傻老头每次登场总是身穿一条式样独特的紧身马裤,模样滑稽,令人捧腹,是个特别讨人喜欢的角色。初时,Pantaloon仅被用来喻指喜剧丑角。但没过多久,丑角穿的长裤人们索性也称之为Pantaloons了。17世纪初期pantaloons进入英语之后,被缩略为pants,泛指“裤子”。此后,pants在美国口语中使用日渐广泛,并逐渐取代了trousers一词,其指小形式panties则被用来指“(妇女穿的)短衬裤”。

  

draconian:严酷的,严厉的   

该词源自公元前7世纪雅典立法者Draco的姓氏。约公元前621年Draco依据习惯法编制雅典第一部以严酷著称的成文法。该法规定,罪无论轻重,一律判处重刑,对刑事犯罪,几乎一律处以死刑。一位希腊演说家说,它是用血写成的,故后人称苛法为Draconian laws(德拉古法),以Draconian 一词来形容严刑酷律。该词首字母现常作小写,词义似乎有所延伸,用以表示“严酷的”或“严厉的”。【“德拉科(Draco)”这一名字,可能来源于创造了一部苛刻法律的雅典第一位立法者Draco。在拉丁语中“Draco”的意思为龙或蛇,同时“Draco”也有天龙座的意思,】

  

blacklist:黑名单   

这个汉语直译为“黑名单”的复合词是人们十分熟知的,但对其来历就未必有许多人知晓了。blacklist已有三个多世纪的历史,源出英国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 - 1685)制造的一份黑名单。单子上开到了1649年判处他父亲查理一世死刑的58位法官及其庭官员的名字。1660年王朝复辟,查理二世继承王位,列在黑名单上的有13人被处决,25人被判无期徒刑,其余的则逃脱了。

  

crucifix:十字架,基督受难十字架像

将人钉死在十字架上是古罗马帝国的一种酷刑。被判处这种刑罚的囚犯,要背着十字架走向刑场。基督教《圣经》称: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基督教便以此作为信仰的标记,称为“苦难像”。迄今,西方文学中一般用十字架比喻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