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magazine(杂志):各种信息混杂的仓库

1731年,英国人爱德华·凯夫(Edward Cave)创办了《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以“杂志”magazine命名的出版物。在杂志诞生之前,世界上已经有不少专业期刊,但都局限于特定专业。爱德华•凯夫想推出一本期刊,内容囊括受教育的大众可能感兴趣的每个主题,从商业到诗歌。他试图说服几家出版社和书商采纳他的想法,但没有人支持,凯夫便自己承担这份工作,并以magazine来称呼自己的刊物,以区别于已有的专业期刊。

英语单词magazine的本意是“仓库”,源自阿拉伯语,后来又可以用来表示“弹药库“、“弹夹”、“胶卷盒”。凯夫将自己的刊物比喻为各种信息混杂的仓库,故称之为magazine。《绅士杂志》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商品价格到拉丁诗歌,从时事新闻到小品随笔,是名副其实的信息仓库,中文译为“杂志”也是恰如其分。可以说,正是有了《绅士杂志》,人类文明史上才有了“杂志”这个概念。

magazine: [mægə'ziːn] n.杂志,弹药库,弹夹,胶卷盒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magazine 词源,magazine 含义。

university(大学):中世纪欧洲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自治社团

英语单词university所代表的现代大学源自欧洲的中世纪大学。在中世纪时期,欧洲教会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在12、13世纪期间,一些教会牧师走上街头,向民众宣讲自己的研究心得,成为最早的讲师。其中那些富有真知灼见而又口才出众的讲师周围逐渐聚集了一批学生,定期前来听课。一些知名大教堂所在地区形成了知名的学术中心,拥有多名教师和数百名学生。随着人数的增加,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教师和学生自发组成社团,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其他行业协会类似。这种社团在拉丁文中被称为“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意思是“community of masters and scholars”(专家学者社团),简称universitas,意思是“团体、集合体”,源自universus(整体,英语单词universe的来源),1228年在教皇颁布的敕令首先使用。这就是英语单词university的来源。

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其中源自巴黎圣母院附属学校的巴黎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杰出代表,成为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鼎盛时期师生人数多达5万人。1167年,英国国王禁止英国学生入读巴黎大学,因此1168年一批巴黎大学的学者来到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剑桥大学。

作为拥有特许状的社团,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享有高度的自由,实行完全的自治。教者可以自由的讲授,学生可自由的研究,允许大学师生结社、罢课、罢教,自由安排课程、聘请教师或享有迁移权、行乞权、免纳捐税、平时免受兵役和不受普通司法机关管辖等。这就是现代大学自治的渊源。不过,虽然不受世俗政权的干涉,但中世纪的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教会的控制,都必须开设神学方面的课程;而大学的教师也大多数都是传教士或基督徒。

university:[juːnɪ'vɜːsɪtɪ] n.(综合性)大学

bus(公共汽车):供多人乘坐的马车

在公共汽车出现之间,人们可以搭乘出租马车外出。这种出租马车有点像现在的出租车,但需要提前预订。1823年,一位名叫Stanislas Baudry的法国人在法国南特市郊区创办了一个蒸汽磨坊,并利用多余的热气提供公共浴场服务。为此,他提供一辆大型马车来接送住在市中心的客人来往浴场。在提供这种运输业务时,他发现有很多上车的客人并不是去他的浴场,而是在中途其他地点下车。受此其他,1826年,他放弃了浴场业务,专门经营这种新型的运输业务,并专门准备了两辆16座的马车。马车的出发点在一家制帽店前面,这家制帽店有个招牌,上面用拉丁语写着Omnès Omnibus(all for all),其中的omnibus意思是“for all”,与他的这种公共马车性质非常契合。因此,他就把自己经营的这种公共马车称为omnibus,这就是公共汽车的前身。单词bus就是omnibus的简称。

在餐馆中,那些推着小推车负责上菜、收拾餐桌的助理服务员被称为busboy,因为他们所推的小推车有点像bus。

bus:n.公共汽车

omnibus:n.公共汽车,文集adj.综合性的

italic:斜体(的)

威尼斯人马努蒂乌斯(Aldus Manutius,或Aldo Manuzio,1450 - 1515)于1490年创办的阿尔定印刷所(the Aldine Press)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享盛名的一家印刷所。它刊印了许多希腊和罗马古籍,如但丁的《神曲》及荷马、柏拉图等人的著作,自1494年至1597年一百多年间在威尼斯及罗马刊印的书籍约计一千种。

1501年在排印古罗马诗人维吉尔( Virgil,70 - 19BC)的著作时,马努蒂乌斯首次用斜体字排印,斜体字旋即风靡整个意大利,其他国家也相继效仿。由于斜体字源于意大利所以在拉丁语中叫做italicus,意为Italian(意大利的),英语则作italic,不过现在通常多以复数形式italics出现。然而,直到16世纪中期以后斜体字才开始用来强调句中某个词或某一成分。除此而外,今天还往往表示外来词语、书报杂志名称以及飞机、船舶等的名称。

chapel:(学校、医院等的)小教堂

公元4世纪法国图尔( Tours)有一位主教名叫圣马丁(St. Martin, 316? -397?)。他创建了法国最早的几所隐修院,是西方教会隐修制度的倡导人,法国的罗马天主教徒把他尊奉为法兰西主保圣人(patron saint)。为了纪念他基督教的日历将11月11日定为圣马丁节(Martinmas)。他在皈依基督教之前曾被征入罗马军队。据传,一个严寒的冬日他在法国亚眠(Amiens)城门边看见一个几乎赤身裸体的乞丐向 行人乞求施舍,但他自己却身无分文,遂拨剑把身上的军用披风划成两半,把一半给了乞丐,一时传为佳话。在他死后这件披风被法兰克历代国王奉为圣物,藏置于圣物柜。“披风”在后期拉丁语(Late Latin)作cappella,因此收藏该圣物的“圣所”或“圣堂”人们也以cappella称之。该拉丁词借入法语时作chapele,13世纪进入英语,作chapel,转指“(学校、医院等的)小教堂”或“附属教堂”。圣马丁披风的保管人拉丁语叫 cappellanus,法语作chapelain,英语也借用了该词,作chaplain,用以指chapel里的牧师,即“附属教堂牧师”。

chapel除用于以上词义外,尚有一义,即“印刷所”或“印刷职工会”,该职工会的主席被称作father of the chapel,这一点常使人大惑不解。chapel的两种用法之间到底有无联系呢?英语最早的印刷所往往设在大教堂的附属礼拜堂即chapel内。英国印刷之父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1422? - 1491)于1476年创办的英国第一家印刷所便是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的小教堂内的。此一事实为chapel词义的延伸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academy:学院,学会,研究院

该词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希腊神话中,斯巴达少女海伦( Helen)乃主神宙斯(Zeus)与斯巴达王之妻所生,她美艳绝伦,使许多希腊英雄为之倾倒。雅典王子提修斯(Theseus)一度将她劫走。她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 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lux)四处探寻其下落。后来一位名叫Akademos(亦作Academus)的雅典英雄(一说农夫)给了某种暗示,他们才把海伦要了回来。自此以后,Akademos/Academus所在的雅典城郊小树林(grove)时时有众神守护着,以免遭到报复。相传,约公元前387年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 Plato,427 - 347BC)就在这片林园里创办了一所学校,广收门徒,讲授哲学。他根据Akademos的名字将学校命名为Akademeia,现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简称“学园”。柏拉图死后许多年,那里一直是他的门徒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而且一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483 - 565)一世下令封闭所有异教徒学校该所学校才被迫停办。英语academy,究其根源,实出自Akademeia 一词,15世纪时只用作专有名词,指“柏拉图学园”。到了16世纪,academy和柏拉图以及希腊神话的联系渐被人们遗忘,开始被用以指“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17世纪以后也指“学会”或“研究院”,如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等。

kindergarten(幼儿园):来自德国幼教专家创建的“儿童花园”

kindergarten一词来自德语,其意思为“儿童的花园”,kinder=children(儿童的复数),garten=garden(花园),所以kindergarten相当于英语的children’s garden。

第一个提出该名称的人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弗里德里克·福禄倍尔。他一生潜心研究并致力于发展儿童教育事业。1837年,他在家乡勃兰堡创办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有一天他一边在花园里散步,一边思考怎么命名这个幼儿教育机构。看到花园里满园的鲜花,他突然想到儿童的笑脸就像是盛开的花朵,而幼儿教师就像花园中的园丁一样。于是,他将其命名为kindergarten。从此,kindergarten一词在人类语言的辞海中诞生了。而学童为花朵、教师为园丁的借喻也随之广为传用,直至于今。

kindergarten:['kɪndɚɡɑrtn] n.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