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ntic(古怪的):古罗马金宫中壁画的怪诞风格

公元64年,古罗马市爆发了一场大火,连烧9日,烧毁了大半个罗马城。大火过后,当时的罗马皇帝,暴君尼禄乘机强占土地,在废墟上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宫殿,因为使用了大量黄金作为装饰,故称为“金宫”(Domus Aurea)。金宫的规模惊人,比故宫还要大,当时的罗马人都开玩笑说整个罗马都圈进了宫殿内。除此外,金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壁画风格非常奇异怪诞。据普林尼的《博物志》记载,金宫的壁画由一名叫Fabullus的艺术家完成。

尼禄死后,金宫被废弃,在此基础上修建了著名的大斗兽场和提图斯浴场。金宫逐渐被埋没至地下。到了15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人在考古挖掘时意外发现了金宫,这才使得它重见天日。金宫中风格怪异的壁画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前来观摩学习,如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曾来此潜心研究,将其精髓体现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大量画家从金宫壁画中得到灵感,从此开创了一个著名的艺术流派“洞穴画派”(grotesque)。英语单词grotesque本意是指“洞穴的”,现在本意已很少使用,往往用来表示“奇异的,怪诞的”。

英语单词antic的起源也与金宫有关。antic和antique(古董)一样源自拉丁语antiquus(古董),由anti(before,之前)+quus(景象)构成。意大利人发现金宫废墟后,在意大利语中把这些壁画、雕像称为antico(古董)。因为这些壁画的风格非常奇异,所以antico一词逐渐产生了“奇异、怪诞”的含义。英语单词antic就来自意大利语antico,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它最初的“古董”的含义,而用来表示“滑稽、丑角”。但英语单词antique则是拉丁语antiquus(古董)通过法语进入英语的,所以依然保留了初始含义。

antic:['æntɪk] adj.古怪的,滑稽的n.滑稽动作,丑角vi.扮演小丑,做滑稽动作

antique:[æn'tiːk] adj.古老的,年代悠久的,过时的n.古董,古玩

grotesque:[grə(ʊ)'tesk] adj.奇形怪状的,古怪的,可笑的n.奇异风格,怪异的东西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ntic 词源,antic 含义。

arachnid(蛛形纲):巧夺天工的刺绣少女阿拉喀涅

在希腊神话中,据说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凡人少女,名叫阿拉喀涅(Arachne)。 她特别擅长刺绣,并骄傲地宣称就连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手艺也比不上她。雅典娜知道了非常生气,化身为一个老太婆下凡,找到阿拉喀涅,劝告她要对神保持谦卑之 心。心高气傲的阿拉喀涅不肯听取雅典娜的劝告。于是雅典娜现出原形,要与阿拉喀涅比赛刺绣手艺。雅典娜绣的内容是自己和波塞冬争夺雅典城的故事,四个角上 还绣了四个凡人因为不敬重神灵而被神严惩的故事。阿拉喀涅绣的则是神灵撒谎行恶的丑事,如宙斯勾引诸多凡间女子的风流故事。两人的手艺不相上下,但阿拉喀 涅绣的内容大大激怒了雅典娜。她愤怒地毁掉了阿拉喀涅的作品,并用梭子在她额头上连敲三下,将其变成了一只蜘蛛,罚她永远都要织网。

英语词根arach-就来自阿拉喀涅的名字Arachne,表示“蜘蛛”。

araneid:[ə'reɪnɪɪd]n.蜘蛛

arachnid:[ə'ræknɪd]n.蛛形纲动物adj.蛛形纲动物的

arachnoid:[ə'ræknɒɪd]n.蛛网膜adj.蛛网状的,蛛网膜的

centaur(马人):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马的怪物肯陶洛斯(Centaurus)

马人(centaur)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怪物,中世纪艺术品中的常客。它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一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以善于射箭而著称。在很多希腊神话中,马人是狂野的象征。

传说,在拉庇泰(Lapiths)国王庇里托俄斯Pirithous结婚之际,一群受邀赴宴的马人试图绑走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女宾。国王庇里托俄斯和朋友忒修斯率领众人追赶,最终战胜了马人,这就是著名的“马人大战”。

一个名叫涅索斯Nessus的马人试图调戏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妻子得阿涅拉 Deianeira。赫拉克勒斯射死了涅索斯。但涅索斯在临死前欺骗得阿涅拉,让她保存自己的鲜血,骗她说如果赫拉克勒斯移情别恋,这些血可以让他回心转 意。得阿涅拉信以为真,当她误认为赫拉克勒斯喜欢上其他女人时,就把涅索斯的血洒在送给赫拉克勒斯的衣服上。结果赫拉克勒斯穿上衣服后被毒血烧死了,死后 升仙,成为了天上的武仙座。

最有名的一个马人叫做喀戎(Chiron),是个少见的正面人物,在荷马史诗中多次 出场,以知识渊博、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埃斯库拉庇乌斯等英雄的老师。在赫拉克勒斯和其他人头马怪的战斗中,他不幸被赫拉克勒 斯沾有九头蛇毒血的剑刺伤。虽然他拥有不死之躯,但难忍伤痛,自愿将自己的不死之身转让给普罗米修斯。他死后升仙,成为“射手座”。

英语单词centaury(矢车菊)就是用马人centaur命名的,原因是据说马人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

centaur:['sentɔː]n.马人,肯陶洛斯,半人马座

centaury:['sentɔːrɪ]n.矢车菊

April(四月):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特

April(四月)来源于拉丁语 Aprilis,在罗马旧历中表示第二月,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增加了两个月,原来的1月变成了3月,自然地原来的二月(Aprilis)就变成了四月,而这个拉丁语词 Aprilis 则是以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神(Aphrodite)命名的。

阿芙洛狄特,又译为“阿弗洛狄忒”,她是希腊神话奥林匹斯主神之一,作为爱与美的女神,她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Venus)。而关于阿芙洛狄特的诞生则有多个版本,众说不一。根据“赫西奥德神谱”(Hesiod's Theogony)的记载,克洛诺斯把父亲乌拉诺斯阉割后,为了避免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麻烦,他顺势把乌拉诺斯的生殖器往上扔了出去。许多精血从这个割断后被抛出的器官滴到盖亚身上,而那个生殖器却被抛得很远很远,一直落到爱琴海里。从掀起的海浪泡沫中诞生了阿弗洛狄忒(Aphrodite),所以她的名字中就含义泡沫(aphros)之意。而根据《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Homer's Iliad)记载,阿芙洛狄特则是由众神之王宙斯(Zeus)和提坦女神狄俄涅(Dione)所生。而根据柏拉图的描述,这两个出处分别记载的是两个不同的人:Aphrodite Ourania and Aphrodite Pandemos。

很不幸的是,作为爱与美的女神,非常美貌的阿芙洛狄特(Aphrodite)却被迫嫁给了丑陋无比的火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不甘心的她,经常与战神阿瑞斯等人私通,生下众多的子女。

April:['eiprəl] n. 四月

Aphrodite:[,æfrəu'daiti] n. 阿弗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

czar(沙皇):被用作罗马皇帝名号的凯撒

英语单词czar(沙皇)源自俄语中表示“沙皇”的单词,而后者则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凯撒大帝的姓氏“凯撒”的俄语拼写姓氏。凯撒大帝在遗嘱中将自己的甥孙屋大维收为养子和继承人,指定由屋大维继承自己的遗产和姓氏。屋大维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他之后的历代罗马皇帝会继承“凯撒”这个姓氏,因此“凯撒”就变成了罗马皇帝的专用名号。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都以“凯撒”为名号,只是拼写方式略有不同。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当时还只是莫斯科公国)成为了东正教世界的领袖,自命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当时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于1547年加冕为皇帝,以俄语中的“凯撒”作为自己名号,中文根据其发音和含义译为“沙皇”,英语则根据其发音译为czar。

czar:[zɑː] n.(俄国)沙皇,皇帝,独裁者

cab(出租车):法国的轻便二轮马车

英语单词cab是法语单词cabriolet的缩写。cabriolet是十八世纪时法国流行的一种轻便二轮马车,常用作出租用途。法语单词cabriolet是cabrioler(跳跃、雀跃)的指小形式。这种车之所以被称为cabriolet,是因为当时路面不平,而这种车的车身又轻,所以前进时经常上下颠簸,像是在跳跃一样,所以称为cabriolet,有点像北京人管三轮车称为“三蹦子”一样。

汽车被发明后,伦敦街头的出租汽车的外形很像以前的轻便二轮马车,所以在口语中也被英国人称为cab。单词taxi则是“出租车”的正式称谓。

cab: [kæb] n.出租车,出租马车vi.坐出租车

centaury(矢车菊):西方神话中的半人马怪

半人马怪(centaur)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怪物,中世纪艺术品中的常客。它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一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半人马怪普遍被人看作是一种边缘生物,是两种本性的结合,既代表了未驯服的野性自然,也代表了人的理性。

在很多希腊神话中,半人马怪是狂野的象征。传说,在拉庇泰(Lapiths)国王Pirithous结婚之际,一群半人马怪闯入婚礼现场,绑走了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宾客。国王Pirithous和朋友Theseus率领众人追赶,最终战胜了半人马怪,这就是著名的“半人马怪大战”。还有一个名叫Nessus的半人马怪绑架了一名叫做Deianeira的少女。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射死了Nessus,解救了Deianeira。但Nessus在临死前欺骗Deianeira,给她一袋自己的鲜血,骗她说如果赫拉克勒斯移情别恋,只要让他碰到这袋血就可以让他回心转意。Deianeira信以为真,当她误认为赫拉克勒斯喜欢上其他女人时,就把这袋血洒到赫拉克勒斯身上。结果赫拉克勒斯就被毒血烧死了,死后升仙,成为了天上的武仙座。

另一方面,在一些希腊神话中,半人马怪的形象富含理性,扮演导师的角色,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来自肯陶洛斯族的喀戎(Chiron),在荷马史诗中多次出场,以其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阿斯克勒庇俄斯等英雄的老师,还献出自己的生命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英语单词centaury(矢车菊)就是用半人马怪centaur命名的,原因是据说半人马怪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

centaur:['sentɔː] n.半人马怪,半人马座

centaury:['sentɔːrɪ] n.矢车菊

centaur:半人马

发音释义:['sentɔː] n.半人马;人首马身的怪物

词源解释:来自希腊语Kentauros

centaur来自希腊语,在早期希腊文学作品中它们是居住在希腊Thessaly的骑马的野蛮部落,后来演变为人首马身的怪物,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以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

在希腊神话中,centaur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是狂野的象征,流传有众多关于半人马的故事。传说,在拉庇泰(Lapiths)国王庇里托俄斯Pirithous结婚之际,一群受邀赴宴的半人马试图绑走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女宾。国王庇里托俄斯和朋友忒修斯率领众人追赶,最终战胜了半人马,这就是著名的“半人马大战”。

最有名的一个半人马叫做喀戎(Chiron),是个少见的正面人物,在荷马史诗中多次出场,以知识渊博、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埃斯库拉庇乌斯等英雄的老师。在赫拉克勒斯和其他半人马的战斗中,他不幸被赫拉克勒斯沾有九头蛇毒血的剑刺伤。虽然他拥有不死之躯,但难忍伤痛,自愿将自己的不死之身转让给普罗米修斯。他死后升仙,成为“射手座”。

衍生词:centaury(矢车菊),据说半人马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

arachn-(蜘蛛):希腊神话中擅长刺绣的少女阿拉喀涅   

在希腊神话中,据说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凡人少女,名叫阿拉喀涅(Arachne)。她特别擅长刺绣,并骄傲地宣称就连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手艺也比不上她。雅典娜知道了非常生气,化身为一个老太婆下凡,找到阿拉喀涅,劝告她要对神保持谦卑之心。心高气傲的阿拉喀涅不肯听取雅典娜的劝告。于是雅典娜现出原形,要与阿拉喀涅比赛刺绣手艺。雅典娜绣的内容是自己和波塞冬争夺雅典城的故事,四个角上还绣了四个凡人因为不敬重神灵而被神严惩的故事。阿拉喀涅绣的则是神灵撒谎行恶的丑事,如宙斯勾引诸多凡间女子的风流故事。两人的手艺不相上下,但阿拉喀涅绣的内容大大激怒了雅典娜。她愤怒地毁掉了阿拉喀涅的作品,并用梭子在她额头上连敲三下,将其变成了一只蜘蛛,罚她永远都要织网。

  阿拉喀涅的名字Arachne在希腊语中就是“蜘蛛”的意思。英语中表示“蜘蛛”的词根arach-就来源于此。

  arachn-:蜘蛛

  arachnid:[ə'ræknɪd] n.蛛形纲动物adj.蛛形纲动物的

  arachnoid:[ə'ræknɒɪd] n.蛛网膜adj.蛛网状的,蛛网膜的

attorney:代理人、律师、检察官

发音释义:[ə'tɜːnɪ] n.代理人;律师;检察官

结构分析:attorney = at(=ad,去)+torney(委托)→被委托人→代理人→律师或检察官

词源解释:torney←古法语torner(指定、委托)

背景知识:在英国法律中,private attorney(私人代理)是受人委托、替人办理经济或法律事务的人;而public attorney(公共代理)则是有执照的律师,负责为barrister(出庭律师、大律师)准备案件材料,而只有barrister才有资格出庭辩护。现在,public attorney这一角色已经与solicitor(事务律师)合并,在英国attorney只用来表示“代理人”,但在美国依然可以表示“律师”,尤其是有资格出庭辩护的律师。更重要的是,在美国attorney还可以表示“检察官”,因为检察官实际上就是受政府委托的律师。

趣味记忆:attorney→谐音“我托你”→我委托你办事→代理人→律师或检察官

常用搭配:attorney in fact(代理人);attorney general(美国司法部长、总检察官);letter of attorney(代理授权书)

avatar:阿凡达,化身

来自印度语。PIE *ava, 下来。*tere, 穿过,同through. 原指印度主神Vishnu 化身凡人到人间帮助人们化解灾难,根据印度教所描述,佛祖释迦弁尼就是Vishnu的第九个化身,当Vishnu到第十个化身时,则是世界毁灭,人间重建之日。

gauntlet:金属手套,接受挑战,严酷考验

1.金属手套,词源同wind, 缠绕,编织,即织成的手套。在中世纪向别人发出挑战时则掷手套于地,如果对方捡起手套,则是接受挑战。

2.严酷考验,来自瑞典语gatlopp, 即gate leap. 原为军事术语,当某人犯错误的时候,要从人墙里穿过去,接受同伴的鞭笞,棍杖。

water:水

来自PIE*wed,水,湿的,词源同wet,undulate,otter.该词通常被语言学家认为是无生命的水,而PIE*ap则是有生命的水,词源同aquatic,Punjab.参照fire,ignite.

Krishna:克里须那

印度主神Vishnu的第八个化身,来自梵语krshnah,黑色神,来自PIE*kers,黑色的。佛教黑天的原型,其第九个化身为释迦弁尼佛,当其第十次化身为白马到达人间,则是世界毁灭之日,宇宙轮回之时。参照百度百科。

mystery play:神秘剧,奥迹剧

来自拉丁语ministerium,服务,职业,手工业,词源同minister,minstrel.最早用于指中世纪手工艺表演者对圣经中创世纪,亚当和夏娃等故事的演绎,即表演剧。而现代意义上的奥迹剧则是另一个词miracle play,主要反映的是圣人的神秘事迹或奥迹。但后来两个词混淆在一起。

slave:奴隶

从形式上看,slave一词同另一个词Slav颇为相似,实际一上slave也正是源于Slav的。

  Slav即“斯拉夫人”,原指一度居住于北乌克兰,即第聂伯河岸的一个部落,今指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捷克人、波兰人等在内的一个民族统称。Slav在原民族里有“高贵的”之意。Czechoslovakia(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大民族之一叫做Slovaks(斯洛伐克人),而Yugoslavia(南斯拉夫)的主要民族之一叫做Slovenes(斯洛文尼亚人)。Czechoslovakia这一国名的意思是land of the Czechs and Slovaks,而Yugoslavia这一国名的意思则是land of the South Slavs。这些都与Slav这一名称有些渊源关系。

  在中世纪早期斯拉夫人向西扩张,征服了欧洲一些地区。但到了公元6世纪左右他们反倒被来自西面的日耳曼部落所征服,许多人被贩卖到中欧和西欧,沦为罗马人的奴隶。罗马人把他们叫做Sclavus,意思是“斯拉夫俘虏”,后来转指“奴隶”。该词在法语里作esclave,13世纪进入英语时作sclave,约到16世纪时其中的字母c脱落了,变成slave这一形式,仍然泛指“奴隶”。因此我们可以说slave是从一个专有名词逐渐衍变而为普通名词的。德语对应词Sklave和西班牙语对应词esclavo等亦源于此。

  

sinecure:闲职,挂名差事

这是个拉丁借用词。在拉丁文中sine意为without(没有),cura意为care(关心,照管),短语sine cura则是without care(不费心的,不操心的)的意思。英语把这个短语合为一词sinecure,早先用以指教会中不担任教化工作但却领取干薪的牧师职位,现在则泛指工作清闲而报酬优厚的职位,即“闲职”或“挂名差事”。

英语另有几个单词也源出拉丁语cura.如curator,即a person who takes“care”of a museum or library(博物馆或图书馆馆长),curate,即a person who takes“care”of souls(助理牧师),cure,即bring health to sb by taking“care”of him(治愈)。从含义上来看,这三个词和care多少是有联系的。

sincere:真挚的,真诚的

据旧时说法.sincere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1475 - 1564)生活的那个时代。米开朗琪罗在成名前曾在采石场工作。当时罗马的采石工人常常涂蜡于大理石,以掩饰其瑕疵,但是这只能瞒骗一时。以后罗马元老院(the Roman Senate)颁令,凡大理石不得涂蜡,换言之,大理石必须“无蜡”,用拉丁语表示则是sine cera(没有蜡)。这两部分最后合成丁英语单词sincere,它的词义先是由“无蜡的”引申为“纯粹的”,继而又引申为“真挚的”,“真诚的”。

  然而,大多数权威人士认为,sincere 一词系源于拉丁语sincerus(纯粹的,不搀假的)。

  

seesaw:.跷跷板

seesaw与teeter-totter这两个词都指“跷跷板”。从构词法来看,两者都是重迭词,都由两个押头韵的词组合而成,只是前者比后者要通用得多。

  seesaw一词源出17世纪儿童模仿锯木工人(sawyer)锯木唱的一首儿歌,部分歌词是这样的:“See saw,Margery Daw,Jackey shall have a new master”。18世纪时seesaw仅用以表示玩跷跷板这一儿童游戏,到了19世纪才用以指“跷跷板”本身。teeter-totier则是从16世纪英国方言词titter-totter演变而来。在英国方言中tiiter与totter是近义词,表示“蹒跚”、“摇摆”等义。因此,美国一度用teeter- board来指“跷跷板”。在美国一些地方teeter-totter作teeter- tooter或teeter,在新英格兰西部也叫tinter或teenter,在新英格兰东部说法更多,如tilt,tilting board,titter,tiltering board等等。

  

scot-free:免于受罚的   

像hopscotch(“跳房子”游戏)一样,scot-free 一词在词源上与苏格兰或苏格兰人没有什么联系。其中scot不指苏格兰人,它原指从12世纪至18世纪英国征收的一种税,英语短语scot and lot即指旧时按支付能力征收的居民税,scot-free则是“免付税的”之意,当时人们常用get off scot-free 一语来形容那些逃税的人。scot-free始用于16世纪,以后词义逐渐延伸,如今多表示“免于受罚的”或“未受损害的”、“安然无恙的”等义。过去英国的小酒店常将顾客所欠酒钱用记号标示( scotch)于石板上,scot-free 一词得以使用至今多少归因于这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