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王后):国王的妻子
英语单词queen常常被译为“王后”或“女王”。该单词来自古英语cwen,原本仅仅表示“妻子”,专指“国王的妻子”,因此衍生出“王后”的含义。后来,由于在英国历史上,曾经有女性担任国家元首即“女王”一职,而英语中又没有与king(国王)对应的阴性词,因此女性国家元首也被称为queen,该词也就产生了“女王”的含义。在印欧语系中,只有英语和北欧语言等少数语言缺乏与“国王”对应的阴性词。
在需要严格区分时,英语通过以下词组来区分与queen相关的各种头衔:
queen regnant(女王):执掌政权的女性君主。
queen consort(王后):男性君主的妻子,consort表示“配偶”
queen regent(摄政太后):未成年君主的母亲,临时执掌政权。
有意思的是,国王的妻子被称为queen consort,虽然不执掌权力,但享有与国王一样的待遇和级别,而女王的丈夫却很少被称为king consort,而是被称为prince consort,对应中文是“亲王”,所享受的待遇和级别都比女王低。
queen:[kwiːn] n.王后,女王,皇后,蜂后vt.使……成为女王或王后vi.做女王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queen 词源,queen 含义。
eleven:十一
在许多文化中计数起源于手指和足趾。生活在气候暖和地区的古人,如苏美尔人( Sumerians),通常是赤着脚的,即便穿便鞋也是十趾外露。他们计数靠的是10个手指加上10个足趾,故把20作为其计数系统的基础。这反映在他们的语言上。史前日耳曼民族生活的地区每年总有几个月是冰雪覆盖的,须着鞋袜把足趾掩藏起来,故其计数系统是以10为
基础的。盎格鲁撒克逊牧猪人在数猪时数到11手指不够用,就说endleofan,意思是one left (over ten),若为12则说tewlf,意思是two left(after ten)。这两个词最后分别演变为现代英语的eleven和twelve。发音和拼写的变化使词的成分与整个词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了,使原义逐渐为人们所遗忘。从thirteen到nineteen则是以另一形式构成,如thirteen在古英语中原作抽treotyne,意为three and ten,以下类推。twenty茌古英语原作twentig,字面义为two tens。
turncaot:叛徒,变节者
这是个由动词turn加名词coat 构成复合名词,意思是“叛徒”或“变节者”。关于这个单词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其一,昔日英国贵族的随从或个人所穿外套都有规定的式样。一家和一家不同,以便识别。此一习俗直至17世纪依然流行。对随从或仆人来说,to turn one's coat 则意味着背离旧主,另择新主,意味着背弃变节。turncoat 一词是随后从该成语衍生出来的。
其二,旧时士兵制服的颜色因军队而异。士兵吃了败仗时往往to turn one's coat (将上衣里面翻转过来)以掩盖服色或标志。这被人们视作一种变节行为,于是乎“变节者”也就被称作turncoat 了。
其三,据传,从前在萨克森(今天为德国一地区)有位萨克森伯爵(Duke of Saxony)。他的领地地处边界,有部分与法国接壤。他为此设计了一种正反面的颜色不同的外套,一面为白面,一面为蓝。当他想讨好法国时,他便把白的一面翻到外面,反之则蓝的朝外。把此产生了成语to turn one's coat 及名词turncoat。
debouch:(河川向广阔处)流出;使出来;使流注
前缀de-表out of,from,bouch部分与前面说的buckle和buccal有关,表面颊、口腔,debouch的含义就是河水从狭窄的河口(口腔)注入到宽阔的湖泊海洋。
例句:Iran wants central Asia's oil pipelines to debouch at its ports。
sibling:兄弟姐妹
其实sibling这个单词的sib-部分与self同源,-ling在这里表亲属关系,即sibling是one's own brother or sister。不过这个表self的概念在有些单词里却不好认,如:
bask: [bɑːsk] vi.晒太阳,vt.使…晒太阳,那是to bathe oneself in sunshine。
swain: [sweɪn] n.乡村青年;求爱者,则是one's own man。
swain这个单词现在不常见,但莎士比亚的剧本中却出现过很多次,我们现在能遇见的可能是这两个单词:
boatswain: ['bəʊs(ə)n] n. 水手长(young man in charge of a boat)。
coxswain: [ˈkɒksweɪn] n.舵手;艇长(officer in charge of a ship's boat and its crew)。北欧人航海技术精湛可见一斑。
berserker:暴汉;狂暴战士
单词的ber-部分与bear(熊)同源,serk部分表裙子(衣服,袍子等),似乎与shirt(衬衫)同源,所以berserker的本意是“a warrior clothed in bearskin”。北欧日耳曼人认为战时穿上熊皮,会使熊的灵魂附体而变得嗜血残暴,现在欧洲很多仪仗兵戴的熊皮帽子就是这一观念的传承。
berserk:[bə'zɜːk; -s-] adj. 狂暴的,狂怒的 adv. 狂暴地,狂怒地
berserker: [bə'sɜːkə] n. 狂暴战士 adj. 狂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