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vatar(化身):印度教中神灵降临人间的化身

一部3D科幻大片《阿凡达》让很多人记住了avatar这个英语单词。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单词并非导演杜撰的,而是来自梵文,是印度教中的一个重要术语。

avatar来自梵文avatarana,由ava(off,down)+tarati(cross over)构成,字面意思是“下凡”,指的是神灵降临人间的化身,通常特指主神毗湿奴(VISHNU)下凡化作人形或者兽形的状态。印度教传说毗湿奴有10个化身,其中有9个已经降临世间,最后一个化身会在世界末日降临。

电影《阿凡达》中的avatar是地球人的精神所占据并控制的外星人肉体,与印度教 中的avatar含义相差甚远。因此,电影《阿凡达》在上映之前就遭受了印度教团体的强烈抗议,声称电影名字玷污他们的宗教。世界印度教协会主席曾要求导 演卡梅隆做出声明,澄清这部3D科幻影片的名字与印度教及其信仰毫无任何关系,重名只是一个巧合。

在网络时代,avatar又有了一个新的意思——个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化身,即代表用户形象的图像,即常说的“头像”或“个人秀”。

avatar:['ævətɑː]n.化身,神灵的化身,头像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vatar 词源,avatar 含义。

syphilis(梅毒):意大利诗歌中第一个得梅毒的牧羊人的名字

关于梅毒的起源,西方学者认为,在15世纪前欧洲没有梅毒,梅毒是哥伦布船队的水手从美洲大陆带入欧洲的。当哥伦布的船队从美洲返回西班牙时,梅毒病毒便横跨大西洋传入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并很快蔓延至整个欧洲。当这种疾病从一个地方传入另一个地方,当地人往往会使用猜想中它的来源国来给它命名。西班牙人将其称为“卡斯蒂利亚病”,意大利人将其称为“高卢病”,英格兰人将其称为“法国瘟疫”。中国人则将其称为“广东疮”,因为是洋人首先传入广东并蔓延至全国的。

到16世纪,这种可怕的性病在西方终于被统称为syphilis,它源自意大利医生兼诗人弗莱卡斯特罗(Girolamo Fracastoro,1483-1553)的诗歌《《西菲利斯:高卢病》中男主角的名字Syphilus。该诗歌描述了一个名叫Syphilus的年轻牧羊人侮辱了阿波罗神;神为了报复,让这个年轻人的肢体断落,让他的骨头、牙齿暴露直到腐烂,他的呼吸发出臭气,而且不能发出声音。弗莱卡斯特罗通过Syphilus所患的病症,描述了当时流行于意大利的性病“高卢病”的症状,后人据此认为Syphilus是第一个得梅毒的人。1546年,Fracastoro在其医学论著中首次使用syphilus一词作为梅毒的通用称呼。进入英语后,拼写形式变为syphilis。因此,后人逐渐用syphilis来表示梅毒。

syphilis: ['sɪfɪlɪs] n.梅毒

consonant:辅音

con-, 强调。-son, 声音,词源同sound. 即发出声音的,后指语音学术术语辅音。

utter:完全的,绝对的,发出声音

来自out的古英语书写形式比较级,更外面的,完全的,绝对的,同时由形容词作动词使用,说出,发出声音。

utterance:言语,言论

来自utter,说,发出声音。

mockingbird:嘲鸫

mocking,模仿,bird,鸟。一种能模仿其它鸟发出声音的鸟。

slogan:标语,口号

古时住在苏格兰高地的盖尔人(Gaels)在向敌人进击时总是发出声声的战斗呐喊,通常是齐声重复呼喊他们氏族或氏族首领的名字。“呐喊”在盖尔语中作sluagh-ghairm‘army cry’,英语slogan 一词正是来源于此。据《牛律英语词典》,它在英语中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1513年。1813年美国海军军官佩里(Oliver Hazard Perry,1785 - 1819)因在伊利湖战役中击溃英国舰趴而被誉为民族英雄。在战役前他要水兵把Don't Give Up the Ship(决不放弃舰只)一语印在旗舰“劳伦斯号”的一面三角旗上,并把三角旗系在桅杆顶端。他还对水兵们说了这样一句话:The cry“Don't Give Up the Ship”will be our slogan.这里佩里用slogan一词指“战斗口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词义逐渐扩大为“标语”或“口号”。

obscene:淫秽的,下流的

来自拉丁语obscenus,冒犯的,来自obscaena,舞台后面,ob-,在上,在后面,-scaen,舞台,来自PIE*skei,分开,词源同shed,segment,proscenium.原指古希腊时期在表演不堪入目的情节时,只在舞台后面发出声音,而不在舞台上表演。后由该词引申词义淫秽的,下流的。

person:人

来自拉丁语persona,面具,角色,演员,性格,假象,人,可能来自personare,发声,透过,来自per-,通过,-son,声音,词源同sound,sonorous.其原义可能是透过面具发出声音或扩大声音,该词原为古罗马时期戏剧表演时演员所戴的面具,后引申多种词义。

swan:天鹅

人们喜爱天鹅,不仅因其洁白如玉的羽翼,也在于它令人动容的忧郁歌声。单词swan可能来自印欧词根*swon-(发出声音),这也是sound(声音)的词源。与之同源的词根son-(声音)颇有所出,如resonance(共鸣)。由于m、n音变有例可循,所以也可将其与swim联想串记。

sonata:奏鸣曲

来自意大利语 sonata,发出声音的,阴性格于*sonatus,过去分词格于 sonare,发出声音,回响, 词源同 sound.后词性由形容词作名词,引申词义奏鸣曲。

sonorous:声音雄浑的,浑厚的

来自拉丁语 sonor,声音,来自 sonare,发出声音,回音,词源同 sound.-ous,形容词后缀。引申 词义声音雄浑的,声音浑厚的等。

swan:天鹅

来自古英语 swan,天鹅,来自 Proto-Germanic*swanaz,天鹅,歌者,来自 PIE*swen,唱歌,发 出声音,词源同 sound.可能是因为传说中天鹅在临死之前会发出美妙的歌声而得名。

utter:完全的,绝对的,发出声音

来自 out 的古英语书写形式比较级,更外面的,完全的,绝对的,同时由形容词作动词使用, 说出,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