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nal(鲜红色的):枢机主教所穿衣帽的颜色
英语单词cardinal在辞典中有两个含义:1、鲜红色,2、主要的。这两个在中 文中毫不相关的含义怎么会聚集在同一个单词上呢?原来,cardinal一词来自拉丁语cardinalis,表示“主要的,首要的”,由拉丁语 cardo(门枢、门铰)衍生而成。在天主教会中,协助教宗治理教会的高级教士被称为cardinal,中文一般翻译为“枢机”,其中的主教被称为“枢机 主教”。枢机相当于“长老”(senator)。枢机由教宗亲自册封,协助教宗管理教会事务。当教宗空缺时,也只有他们有权选举下一任教宗。历史上出任枢 机者包括平信徒、执事、司铎和主教。然而,1917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规定,枢机候任者必须至少为司铎。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于1962年更规定,凡擢升为枢 机者,如果是司铎,应祝圣为主教。
由于枢机主教一般都身穿红衣,戴红帽,所以在中文中枢机主教有时候也被称为“红衣主教”,原本仅表示“枢机”的cardinal一词也因此衍生了“红色”的含义。
cardinal:['kɑːd(ɪ)n(ə)l] adj.主要的,基本的,红色的n.枢机主教,红衣主教,红色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ardinal 词源,cardinal 含义。
count(伯爵):罗马皇帝的侍从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罗马皇帝身边的亲信往往能得到皇帝的宠爱,掌管帝国的军政大权,有时还会出任地方官吏,最常见的是担任某行省的总督。欧洲大陆部分国家的伯爵爵位名称就出自拉丁文的comes,意为“侍从”。例如,法语中表示“伯爵”的单词为counte ,出自拉丁文comitem,即comes的宾格,意思就是“伙伴,侍从”,进入英语后演变为英语单词count,表示欧洲大陆地区的伯爵。
count:[kaʊnt] n.(法、德、南非)地区的伯爵
Quisling(卖国贼):投敌叛国的挪威总理吉斯林
维德孔·吉斯林(Vidkun Quisling)是二战前挪威的著名军人和政客,曾担任挪威国防部长。后来他退出内阁并于1933年组建法西斯民族统一党,担任党首。吉斯林赞同纳粹思想,曾与希特勒晤谈。1940年德国进攻丹麦与挪威,吉斯林充当德军的开路先锋,挪威被德军攻占之后出任挪威傀儡政权的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吉斯林于1945年5月9日被捕,在审判后被以叛国罪的罪名枪决。由于他可耻的叛国行为,他的大名也就成了“卖国贼”、“内奸”的代名词。后来,从quisling一词还逆生出动词quisle(当卖国贼)。
quisling: ['kwzl] n.卖国贼,内奸
quisle:['kwizl] vi.叛国,当卖国贼
sceptic:怀疑(论)者
该词源于希腊语skeptikos‘thoughtful’(认真思考的),通过拉丁语scepticus和法语sceptique于16世纪进入英语。古希腊哲学家皮朗(Pyrrhon,360?- 272BC) 一般被认为是哲学上怀疑论的刨始人。他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们不能说出任何肯定的东西,甚至不能说出事物是否存在,因此必须放弃认识,放弃判断。sceptic 一词最初就被用来专指以他为代表的这一学派的怀疑论者,后来也指各种怀疑论者,包括不信基督教的人,乃至惯抱怀疑态度的人。sceptic是英国英语拼法,美国英语作skeptic。它有时也作形容词用,相当于sceptical/skeptical。
poinsettia:一品红
此花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19世纪20年代末出任美国驻墨西哥公使的Joel R.Poinsett (1779 - 1851)发现它花色鲜艳、惹人喜爱,就将它引进美国,并引人花卉栽培,人们便根据其姓氏Poinsett,再加植物名称后缀-ia,把这种花命名为poinsettia,在英格兰称Mexican flame-leaf,汉语一般称“一品红”,亦称“猩猩木”。此花现被普遍作为圣诞节的象征,圣诞节的节日鞋饰物,因此亦有“圣诞花”的美称。
last-ditch:已无后退余地的,拼死的
据传,该词源出英国国王威廉三世(William III of Great Britain,1650 - 1702)。威廉生于海牙,1672年出任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军队统帅,率军与入侵的英法两国军队交战,一度失利。英法两国国王提出苛酷的和约条款,他拒绝接受。为了确保他的国家不被灭亡,他说,“I will die in the last ditch.”(我要奋战到底。)他开始重建军队,终于取得了胜利,并在1689年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按字面义,ditch原指“壕沟”或“防御壕”,last ditch就是“最后的防御壕”,即“最后的防线”,如今一般多用于喻义,而且常用作形容词,表示“已无后退余地的”、“坚持到底的”或“拼死的”。例如:I made one last-ditch effort to get her to stay.(为了把她挽留下来我作了最后努力。)/If the enemy refuse to surrender,we shall fight to the last ditch.(敌人不投降,我们就打到底。)
begonia:秋海棠
17世纪有位名叫Michel Begon(1638 - 1710)的法国人。他曾一度出任法国派驻圣多明各的总督,而且他还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科学赞助人,尤其热心于赞助植物研究工作。他收集了数百种植物标本,是他将秋海棠标本带回法国并介绍给欧洲植物学家的。在他死了67年以后即1777年,秋海棠被引入英国。为了纪念他人们用他的姓氏Begon给此花正式命名为begonia,即由Begon加表植物名词后轻-ia构成。begonia原为拉丁学名,英语直接借用了这一名称。
apartheid:种族隔离
该词原为南非荷兰语( Afrikaans)。1948年马兰(DanielF. Malan,1874 - 1959)出任南非第一个全由白人组成的政府的总理以后,颁布了一系列种族隔离政策,对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实行种族隔离。apartheid源自荷兰语apart‘apart’和-heid‘ hood’,其字面义是“隔离”,“分离”。apaurtheid在1947年开一始见诸使用,现在除用以指“种族隔离(制)”,有时也指其他方面的隔离,如对吸烟者的隔离,是英语中最为通用的南非荷兰语借用词之一。
ageism:对老年人的歧视
ageism 对老年人的歧视
该词是医学博士Robert Butler出任老年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Aging)所长时按racism(种族歧视);sexism(性别歧视)二词类比杜撰的,用以表示“对老年人的歧视(尤指在就业和住房方面)”,有时亦指“对某种年龄的人的歧视”。其中一个极端的事例发生在1986年。据当时报纸披露,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设在威尔士的一家工厂试图安排35岁以上的工人提前退休。
John Hancock:亲笔签名
John Hancock(1737-1793)原是美国殖民时期波士顿首富之一,人称“走私者之王”(King of Smugglers)。1765年当英国颁布向殖民地直接征税的所谓“印花税条例”(the Stamp Act)时,他领导了当时的商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一度遭到英王通缉,后来成了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物之一。1776年夏北美大陆会议讨论《独立宣言》,他出任大会主席。他是第一个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人,而且他的签名笔力遒劲,粗大醒目,比宣言主要起草人杰斐逊和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等人的签名大两倍。签完名字后,他抬起头来风趣地说,他要让乔治三世不戴眼镜也能看清楚。John Hancock后来虽然没有如愿以偿当上美国首任总统,但他的大名却以另一形式永垂青史。由于他是《独立宣言》的第一个签名者,且签名独具特色,后人就用他的大名 John Hancock作为“亲笔签名”的代称,在美国口语中广为使用。
last ditch:拼死的;已无后退余地的
英国国王威廉三世(King William III, William of Orange, 1650--1702)出生于海牙,原是荷兰的奥兰奇王子(Prince of Orange),1672年出任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军队统帅,率军与入侵的英法两国军队交战,一度失利。英法两国国王提出苛酷的和约条款,他拒绝接受。为了确保他的国家不被灭亡,他说:“I will die in the last ditch.”(我决心战死在最后一条战壕里。)他重建军队,终于在1678年取得了胜利。他没有战死在最后一条战壕里,并在1689年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与妻子女王玛丽二世享有相等的权力。按字面义,ditch原指“壕沟”或“防御壕”,last ditch就是“最后一条防御壕”,即“最后一条防线”,如今常用作形容词,且多用于喻义,表示“已无后退余地的”、“坚持到底的”或“拼死的”。
begonia(秋海棠):将秋海棠引入欧洲的法国人贝贡
17 世纪有位名叫米歇尔•贝贡(Michel Begon)的法国人。他曾经出任法国派驻南美洲圣多明各的总督,而且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科学赞助人,尤其热心于赞助植物研究工作。他在当地收集了数百种植物标本,并首次将秋海棠标本带回法国并介绍给欧洲植物学家。为了纪念他,人们用他的姓氏 Begon 给此花正式命名为 begonia,由Begon加上表植物的名词后缀-ia 构成。begonia原为拉丁学名,英语直接借用了这一名称。
begonia:[bɪ'gəʊnɪə] n.秋海棠,秋海棠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