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harisaical(伪善的):伪善的法利赛人

法利赛人(Pharisee)是古代犹太人中的一个教派,在耶稣在世期间是犹太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把持了祭司等宗教职位。“法利赛”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分离”,指为保持纯洁而与俗世保持距离。法利赛人在各种洁净的礼仪上拘谨而固执,绝对不向一个“罪人”(在宗教礼仪上不洁净的人)购买任何食物,也决不请罪人去家里,但他们却喜欢去罪人家里教训他人。

耶稣斥责法利赛人的伪善,曾经说他们:“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马太福音23:27-28)。

由于法利赛人以伪善而出名,因此从表示法利赛人的单词Pharisee产生了形容词pharisaical,表示“伪善的”。

pharisaical:[ˌfærɪˈseɪɪk] adj.伪善的,讲究虚礼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harisaical 词源,pharisaical 含义。

phony(赝品):英国骗子用来诈骗的镀金项链

以前,英国的骗子经常用表面镀金的铜项链冒充纯金项链来实施诈骗。在黑话中,他们把这种项链称为fawney,该词来自爱尔兰语fainne(项链)。英语单词phony(或phoney)就来自fawney,可以表示任何假冒的商品。

phony:['fəʊnɪ] n.赝品,假冒者adj.假的,欺骗的

bogus:伪造的

发音释义:['bəʊgəs] adj.假的;伪造的n.假钞;伪币

词源解释:英语单词bogus是地道美语,19世纪开始出现在美国新闻报纸上。没有人知道这个词的确切来源。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份新闻报刊认为,该词是从意大利臭名昭著的骗子鲍格才(Borghese)的名字演变而来的。他行骗有术,手段高明,擅长开空头支票,到银行或商店里去兑换现金,然后赶紧离开。Borghese由于开了一大把不值分文的支票、汇票和其他票据而在整个南部和西部出了名。从他的大名Borghese也就逐渐成了“冒牌的”或“伪造的”的同义词,后来拼写形式缩写为bogus。

还有一种说法提供了另一种来源。1827年5月俄亥俄州佩恩斯维尔市警察破获了一起伪币案。在捉拿罪犯的现场一大群人围观一台制造伪币的机器。这台造币机样子奇特,人群中有个人说它就像个bogus。翌日,当地报纸报道此事竟然用了bogus-词,称制造伪币的机器为bogus。随后有人把伪币叫做bogus money或简称之为bogus。天长日久,大凡假的或伪造的东西人们均以bogus来表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用过该词,使之得以推广。

助记窍门:bogus→博格斯→美国NBA历史上个头最矮的球员,身高才1.60米→“假冒”的NBA运动员→假冒的、伪造的

apocrypha:旁经

发音释义:[ə'pɒkrɪfə] n. 作者(或真实性、权威性)可疑的著作;旁经

结构分析:apocrypha = apo(away)+ cryph(隐藏)+a(名词后缀)→隐藏的东西→作者不可考证的作品→旁经

词源解析:cayph←希腊语kryptein(隐藏)

背景知识:犹太教圣典《圣经•旧约》原本是用希伯来语写的,公元前三世纪时出现了希腊语版本的《旧约》,其中一部分内容找不到对应的希伯来语版本,后人对这部分内容的作者和权威性存有疑问,因此在后续《圣经》版本中没有将这些内容收录至《圣经》正册。这些因为作者和权威性存疑而未被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就被称为apocrypha(旁经),反义词是canon(正典)。

趣味记忆:apocrypha = apo(阿婆)+cry(哭)+pha(佛)→阿婆在佛前面痛哭→阿婆求到的不是真经,而是旁经→旁经

同源词:crypt(地窖、地下室)

衍生词:apocryphal(假冒的、可疑的)

shyster:讼棍;奸诈之徒

纽约曾有一份专注于监狱和法庭新闻的周刊,其主要撰稿人叫Mike。Mike的文章攻击过很多无资质且不自律的假冒律师。有次一个叫Cornelius的冒牌律师找到Mike,要求Mike再写文章时,将其它诉棍们称为shyster以与自己区分。词源角度,shyster实际与shit(屎)有关。

后缀-ster本来是与阳性执事者后缀-er如worker等相对的阴性形式,但对女性的歧视使得-ster后缀现在的性别侧重消失,反而强调了贬义。如:

gangster: ['gæŋstə] n.歹徒。

gamester: ['ɡeɪmstə] n.赌徒。

punster: ['pʌnstə] n.爱说俏皮话的人。

但在spinster ['spɪnstə] n.老姑娘等单词中能见到其古意。

sleazy(破烂的、令人厌恶的):经常被仿冒的西里西亚布料

西里西亚(Silesia)是古代中欧的一个地区,在现在的德国、波兰和捷克三国的接壤处。中世纪时,西里西亚的纺织业非常发达,所出产的纺织品闻名遐迩。因此,很多人冒充西里西亚所产布料的商品出现在市场上。这种假冒行为越来越猖獗,以至于“西里西亚”一词反而成了伪劣产品的代名词。英语单词sleazy就由西里西亚的名字Silesia变化而来,原本表示“西里西亚的”,后来随着冒充西里西亚布料的伪劣产品越来越多,sleazy也就衍生出“廉价的、质地薄的”之意,后来又继续衍生出“低俗的、肮脏的、破烂的”的贬义含义。

sleazy:['slizi] adj.质地薄的,廉价的,低俗的,肮脏的,破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