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ngel(天使):上帝与凡人交流的信使

英语单词angel源自希腊单词angelos,原意是“信使”。在犹太教中,天使是上帝与凡人的沟通渠道,上帝的言语是通过天使来传递给凡人的,因为凡人无法承受上帝声音的巨大能量。希腊人将希伯来语的旧约翻译成希腊语时,就用angelos这个词来表示天使,后来演变成为英语单词angel。

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都有使者这一概念,在中文中翻译为天使。在最初的犹太宗教中,天使是圣经中所提到的一种大能的灵体生物,由上帝耶和华所造,具有自由意志,故有反抗上帝而被打入地狱的“堕落天使”。《圣经》和《古兰》都认为天使是没有实体的灵体。在艺术作品中天使有时是人形,身上发光,头顶有光环,有的长有翅膀。

天使会保护圣徒和善人,也会根据上帝的指令,严厉惩罚恶人,如毁灭罪恶之城所多玛、蛾摩拉,一夜之间杀死十八万五千亚述人士兵、令所有埃及人的头一胎婴儿和家畜死亡等。

angel: ['eɪndʒ(ə)l]n.天使,守护神。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ngel 词源,angel 含义。

lynch(私刑):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动用私刑的美国人林奇

关于美国英语中lynch(私刑)一词的来源,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沃尔德雷普在《私刑法官面面观:美国法外暴力与惩罚》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考证。根据该书,英语中表示“私刑”的lynch一词最初来自殖民地时期弗吉尼亚的一个人名。不过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该词来自贝德福得县一个名叫查尔斯·林奇(Charles Lynch)的人。他是一个民兵上校、坚定的爱国者。1780年,当他得知英国托利党成员企图夺取蒙哥马利县一个为制造武器提供原料的锡矿时,就率部前往保护。他把那些反叛分子抓住,每人鞭打39下,而且据称还可能使用了严刑拷打的方式,迫使他们承认犯有叛国罪。这些超出法律之外的行为引起了包括托马斯·杰斐逊在内的许多人的关注。1782年,林奇本人在通信中把这种在法庭之外为谋求公正而实施的非正规做法称为lynch law,后来他还把lynch一词用作动词。由此可见,林奇不仅从事过可以被称为私刑的事情,而且还亲自带头使用该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lynch一词来自弗吉尼亚州皮茨法尼亚县一个叫威廉·林奇(William Lynch)的人。他是一个普通的农场主,在独立战争期间领导一个委员会负责维持秩序。1780年英国托利党在皮茨法尼亚县策划谋反,威廉·林奇和其他当地人通过非正常程序予以镇压。1811年,在接受采访时,林奇描述了描述了他与同伴折磨犯人直到认罪的细节。1836年,埃德加·爱伦·坡在其主编的杂志《南方文学信使》(Southern Literary Messenger)中提出威廉·林奇是第一个私刑者。

不管怎样,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弗吉尼亚人开始把动用私刑的行为称为lynch。该词随后得到了普遍应用。

lynch:[lɪn(t)ʃ] n.私刑,私刑处死vt.对……动用私刑,私刑处死,n.(人名)林奇

announce:宣布

发音释义:[ə'naʊns] vt. 宣布;述说;预示;播报vi. 宣布参加竞选;当播音员

结构分析:announce =an(=ad,去)+nounce(报告)→宣布

词源解析:nounce←拉丁语nuntiare(报告、叙述)←拉丁语nuntius(信使)

同源词:enunciate(宣布),renounce(宣布放弃),denounce(谴责),pronounce(发音、宣判)

衍生词:announcement(宣布),announcer(广播员)

jockey:赛马骑师,欺诈,耍花招

来自常见人名Jock昵称,用来称呼普通人或不认识的小伙。后用于指骑马送信的信使,引申词义赛马骑师,同时,也用于指马匹交易商,即horse-dealer,因这一职业存在许多欺骗行为,干这一行的人名声通常都不太好,引申词义欺诈,耍花招等。

messenger:信使

来自古法语messagier,信使,来自message,信息,消息。插入字母n可能是一种习惯性写法,比较passenger,harbinger.

postman:邮递员

今天的postman谁都知道指的是“邮递员”,英国最早的

postman乃是骑驿马的王室信使(royal courier who rode post)。post意指“驿站”或“驿马”,每一驿站均备有供替换的马和接替人员,以确保国王的旨意传递到各地。这些骑马信使以后逐渐改为投递邮件。post一词源于拉丁语posita,posita相当于英语placed,含“被设置”之义,因为旧时的驿站总是设在固定的交通路线上,驿站与驿站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

bogus:假的,伪造的

bogus原是道地美语,产生于19世纪初叶。关于其由来说法很多,以下两种较为可信:

其一,1827年5月俄亥俄州佩恩斯维尔市(Painesville)警察破获丁一起伪币案。在捉拿罪犯的现场,一大群人围观一台制造伪币的机器。这台造币机样子奇特,人群中有个人说它就像个bogus。翌日,当地《电讯报》(Telegraph)报道此事竟然用了bogus 一词,称制造伪币的机器为bogus,随后有人把伪币叫做bogus money或简称之为bogus。天长日久,大凡假的或伪造的东西人们均以bogus来表示。姜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用过该词,使之得以推广。

其二,1857年《波士顿信使报》(Boston Courier)称,该词源出一个臭名昭著的骗子,他有个意大利名字叫Borghese。该报说,Borghese行骗有术,手段高明。他签了许多空头支票,作案之后迅即离开。到了1837年,Borghese由于开了大量一钱不值的支票、汇票及各种票据而臭名远扬于美国南部和西部各地。他的大名Borghese也就逐渐成了“伪造的”或“假的”的同义词,以后很可能由于法语bagasse(废物)一词的影响而被缩略为bogus。

postman:邮递员

和中国古代的“驿站”相仿,古罗马也建立了post.最初,postman是皇室的信使,他骑着快马将国王的口谕或手谕传送到附近的post(即“驿站”),然后换人换马再传送到下一站,这样一站一站地传下去,直到目的地。后来,这些人成了职业传递信件的人。

Post一词是从拉丁词posita来的,意思是“placed”(设立的),因为最初的post是在漫长的通讯道路上“设立的”换乘站。

Wednesday:星期三

古罗马的Mercurius(墨丘利神)是众神的信使,相当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中的Odin(Woden);墨丘利神日(Dies Mercuri)在古斯堪的纳维亚语中被翻译成了Wodensdaeg → Wednesday。

iris:鸢尾,蝴蝶花

希腊神话中Iris是彩虹女神(The goddess of rainbow), 她像彩虹一样连接着天和地,是神和人的中介者,神意的传达者。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她是诸神的信使。她的形象是长有翅膀的少女,随时准备传送信息,故在西语中,Iris有时用作“信使”的代名词。她常与天后赫拉(Hera)并肩出现,手执一个杯子,给云送水。iris在英语中为rainbow(彩虹)的同义词,常用以指“虹状物”。眼球上的虹膜叫做iris,有一种花大而美丽的观赏植物也称iris。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23-79)在其所著博物志(Natural History)中写道:"该花花色多样,绚丽夺目,宛如彩虹,故以iris为名。"此花在法语称fleur-de-lis,在汉语作"鸢尾",因其形状似鸢鸟的尾巴。12世纪法国君主将此花作为帝国的象征,法国皇室纹章上的花徽。莎士比亚和美国诗人朗费罗(Henry W. Longfellow, 1807-1882)曾称之为flower-de-luce。到20世纪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的童子军(Boy Scouts)也以此花为标志。

date(日期):写信时的落款

英语单词date和day的拼写和含义都很接近,但实际上它们的词源大不相同。date来自中古拉丁语单词data(给予),是单词dare(给予)的过去分词datus的名词形式,源自原始印欧语词根do-(给予)。它是怎么产生“日期”的含义的呢?其实这是由于古罗马人的写信习惯造成的。古罗马人在落款时,按照惯例会写上data一词,然后写上月份和日期,意思是这封信“交给”信使的日期。久而久之,后人忘记了这一单词的原意,将其看做是“日期”的意思,所以data的词义就逐渐变成了“日期”,源自它的英语单词date自然也就表示“日期”了。

date:[deɪt] n.日期,约会v.注明日期,确定日期,和……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