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ay(随笔):在写作上的随意尝试
单词essay来自法语单词essai,原意是“尝试”,后来用来表示“随笔”,所以它指的是任何人在写作方面的小尝试,如学生的习作、日常随笔所写的一些小文章。跟它相反的就是专业的、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或论文。essay这种文学体裁源于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他将自己的作品称为“随笔”(essai),文体自由,篇幅有长有短,内容极为广泛,他读书后的感想、理解、评论,他到各国旅行中的见闻,冥思苦索得出的人生哲理、格言警句,都写进他的随笔集中。英国哲学家和语言大师培根所著的“随笔集”(Essays)是第一部重要的英文随笔集。美国学生申请大学时,往往需要提交几篇essay,相当于我们高考中的命题作文。
essay:['eseɪ] n.散文,随笔,小品文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essay 词源,essay 含义。
alexandrine:亚历山大诗体
以亚历山大大帝为主角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固定体裁的诗体形式。
assay:测定
来自拉丁语exagire. 前缀ex-, 拿出,向外。词根ig, 同ag, 做。指拿出称量,测定。与essay构成对词,essay, 尝试,英国弗朗西斯.培根以此命名其新创作的文学体裁,即散文。
feature:特征,面容,故事片
来自法语。来自词根fac, 做,词源同do, fact.即做出来的事实。引申词义特征,面容以及电影体裁故事片。
novel:小说
来自拉丁语novus,新的,词源同new,-el,小词后缀。引申词义新事物,新故事,后特别用于指一种文学体裁,即小故事,小说(长篇小说)。
essay:随笔,小品文
随笔作为一种散文体裁始于16世纪后半期。它的英文名称essay源自法语essai,原义是“尝试”。1580年法国散文作家蒙田(Montaigne,1533 - 1592)首次将essai用于“随笔”一义,他的两卷《随笔集》就定名为Essais。1597年英国哲学家、英语语言大师培根(Francis Bacon,1561 - 1626)首次采用了法语借用词essay来指“随笔”,他写的《随笔》(Essays)是第一部重要的英文随笔,因此他被视为这一文学形式的创始者。他曾就使用essay一词指“随笔”作了如下解释:“… certain brief notes,.. which I have called essays, The word is late,but the thing is ancient.”(…我把短小的评论称作随笔。这个词是新近才使用的,但这种形式早巳存在。)
picaresque:流浪汉小说的,无赖冒险小说的,韦小宝式小说的
来自西班牙语picaro,无赖,恶棍,可能来自picar,刺,好斗,词源同pike,pick.-esque,形容词后缀。后用于指19世纪出现的一种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角的小说体裁,类似于中国的《鹿鼎记》中所讲述的无赖英雄韦小宝。
limerick(打油诗):来自爱尔兰城市利默里克
打油诗(Limerick)是一种谐趣诗的体裁,由五行组成,韵式为aabba。用词俚俗浅白,迥异于流行于英格兰的主流诗体。爱德华·李尔在他的《谐趣之书》(1846年)中推广了这种诗歌,但他并不是这种诗歌的创始人。相传这种谐趣诗最早是爱尔兰城市利默里克(Limerick)的一群年轻人用爱尔兰语开创的。还有人说是因为在爱尔兰传统娱乐形式的聚会上,邀请客人参加作诗和诵诗比赛,赛后要合唱歌曲《来到利默里克》(Come up to Limerick)。
下面是爱德华•李尔写的一首limerick:
有个老头儿胡子长,
他说:“这事儿真让人恐慌!
一只母鸡,两只猫头鹰,
一只蒙鸠,四只百灵,
全把窝做在我的胡子上!”
limerick:['lɪmərɪk] n.打油诗,诙谐诗
sonnet:十四行诗
来自中古法语 sonnet,来自意大利语 sonetto,来自拉丁语 sonus,声音,词源同 sound,-et,小词后 缀。字面意思即小声音,小诗词或歌曲,原可指任意形式的抒情短诗,后体裁限定为十四行 短诗,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即为个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