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anter(慢跑):英国基督教教圣地坎特伯雷

canter 是骑马时中介乎小跑(trot)与 gallop(疾驰)之间的步法,一般译为“慢跑” 。 该词由 Canterbury gallop 或 Canterbury trot/pace 一语缩略而来。Canterbury(坎特伯雷)是英国的基督教圣地。公元597年,传教士奥古斯丁受教皇委派,从罗马赴英国传教。他在40名修士的伴随下,来到作为撒克逊人肯特王国的坎特伯雷。当时的肯特国王是个异教徒,但王后原是法兰克公主,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帮助下,奥古斯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成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并把基督教传播到整个英格兰。因此,在英格兰,坎特伯雷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

16世纪中期,宗教改革的浪潮席卷欧洲。英国教会也向天主教开火,断绝了与罗马教廷的一切关系,改称英国国教,又叫圣公会。它的首任主教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英王的加冕礼就由他主持。这位大主教还拥有管辖29个主教区的权力。这样,作为大主教驻地,坎特伯雷就成了英国的宗教首都。

公元117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Thomas Becket)因为与英国国王亨利二世不和而被国王的四位骑士杀死。半世纪后,英国国王亨利三世为贝克特平反,特意在坎特伯雷大教堂为贝克特修建了一座华丽的圣堂。后来的朝圣者前往坎特伯雷朝拜贝克特的圣堂,在接近圣地时都会放慢速度,让坐骑慢跑。后人就把骑马时的这种步法叫做Canterbury gallop /trot/pace,后来被缩略为Canterbury,到了18世纪又进一步缩略为canter。

canter: ['kæntə] n.(马)慢跑,流浪汉vt.使慢跑vi.慢跑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anter 词源,canter 含义。

gorilla(大猩猩):迦太基航海家在西非见到的多毛野人

公元前5世纪,一位名叫汉诺(hanon)的迦太基航海家率领一支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探险并写了一本游记。希腊人将他所写的游记翻译成了希腊语。在游记中汉诺写道,他们来到一个小岛,岛上有很多长毛野人,雌性多于雄性,皮肤粗糙。当地的黑人向导将这些野人称为gorillai。汉诺等人想抓捕几只野人,但雄性野人非常敏捷地爬到了悬崖顶上,一只也没抓住。最后只抓住了三只雌性野人。但这些野人拼命挣扎,又撕又咬。汉诺等人只好杀死了它们,把它们的皮毛带回了迦太基。

20多世纪后,一位名叫萨维奇(Savage,意为野人)的美国医生兼传教士前往西非传教。1847年,他从西非返回美国,带来了一些某种类似巨人的动物的骨头。他与一名同事给这种动物起了个拉丁学名叫做Troglodytes gorilla,Troglodytes 是“穴居人”的意思,而gorilla即来源于汉诺的叙述。英语单词gorilla(大猩猩)就来自拉丁语gorilla。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想到,汉诺等人发现的野人可能就是大猩猩。不过,也有人根据这些野人被捕获后还有机会又撕又咬的事实推测,它们可能是体型较小的黑猩猩(chimpanzee),而非我们原先认为的大猩猩。

gorilla:[gə'rɪlə] n.大猩猩

university(大学):中世纪欧洲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自治社团

英语单词university所代表的现代大学源自欧洲的中世纪大学。在中世纪时期,欧洲教会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在12、13世纪期间,一些教会牧师走上街头,向民众宣讲自己的研究心得,成为最早的讲师。其中那些富有真知灼见而又口才出众的讲师周围逐渐聚集了一批学生,定期前来听课。一些知名大教堂所在地区形成了知名的学术中心,拥有多名教师和数百名学生。随着人数的增加,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教师和学生自发组成社团,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其他行业协会类似。这种社团在拉丁文中被称为“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意思是“community of masters and scholars”(专家学者社团),简称universitas,意思是“团体、集合体”,源自universus(整体,英语单词universe的来源),1228年在教皇颁布的敕令首先使用。这就是英语单词university的来源。

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其中源自巴黎圣母院附属学校的巴黎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杰出代表,成为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鼎盛时期师生人数多达5万人。1167年,英国国王禁止英国学生入读巴黎大学,因此1168年一批巴黎大学的学者来到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剑桥大学。

作为拥有特许状的社团,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享有高度的自由,实行完全的自治。教者可以自由的讲授,学生可自由的研究,允许大学师生结社、罢课、罢教,自由安排课程、聘请教师或享有迁移权、行乞权、免纳捐税、平时免受兵役和不受普通司法机关管辖等。这就是现代大学自治的渊源。不过,虽然不受世俗政权的干涉,但中世纪的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教会的控制,都必须开设神学方面的课程;而大学的教师也大多数都是传教士或基督徒。

university:[juːnɪ'vɜːsɪtɪ] n.(综合性)大学

the Amish:阿曼门诺派(崇尚农耕生活)

来自瑞士传教士Jacob Amman 创立的宗教派别。

camellia:山茶花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因捷克传教士George Joseph Kamel对研究该花作出的贡献而其其名命名。

Indo-European:印欧语系的

因18世纪在印度工作的欧洲传教士和语言学者在研究梵文典籍时无意中发现梵语中诸多词与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尤其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存在及其相似的关系,并通过进一步研究论证证实印度语和欧洲诸语言之间存在同源关系。例,Veda,Ayurveda,guru,gurdwara,yoga等。

missionary:传教士

来自mission,使命。即有使命的人,用于指传教士。

mass:弥撒,块,群众

英语里有两个mass。用作宗教术语的mass指天主教的圣体圣事仪式,汉语作“弥撒”。在这种仪式结束时神父总要用拉丁语说:“Ite,missa est”,相当于英语“Go,it is the dismissal”或“Go,you are dismissed”。显然,这是神父遣散全体参与者的用语。到了公元8世纪,其中missa一词开始被用以指整个弥撒仪式,进人中世纪英语作masse,最后演变为mass。可见mass原来的含义为dismissal(解散,遗散),而汉语“弥撒”则为拉丁语missa之音译,而绝非译自英语。若再进一步追根溯源的话,我们可发现missa派生自拉丁动词mittere‘to send’(派遣),英语里的mission(使团,使节)和missionary(传教士)也是源自该拉丁词。

另一个mass是普通词,作“块”、“堆”、“群众”等义解,其词源和意为“弥撒”的mass截然不同。它源自希腊语maza‘barley cake’(大麦饼),由法语masse‘kneaded dough’(揉好的面团)演变而来。出于同源的还有amass(枳聚)和massive(大而重的)等词。

Easter:(基督教)复活节   

Easter在古英语原作Eastre。基督教传入英国以前,古代日耳曼民族黎明女神Eostre/Eastre受祭的节日就称Eastre。该词是从east ‘east’(东)派生的。由于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和这个节日同在春分或春分后,所以在基督教传入英国后,Eastre即被传教士借用来指“复活节”,后来演变为Easter。

camellia:山茶花

17世纪末有一位名叫George Joseph Kamel (1661 -1706)的基督教耶稣会传教士到菲律宾吕宋岛传教时,在岛上发现了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便将它的标本带回欧洲。他不仅将此花引入欧洲,而且还写了他种植该植物的有关报告,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的《哲学学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tons)上。瑞典博物学家林耐(Linnaeus,1701 - 1778)读了该报告,为了纪念这位传教士就按他的姓氐Kamel给这种植物取了个拉丁学名,这就是caInelliao英语名称是从拉丁文直接借过来的,汉语叫做“山茶花”。

date:枣

dates是枣椰树的果实。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很久以前,枣椰树是地中海地区很普遍的一种植物。

Date一词来源于拉丁词daetylus,意思是“手指”,据说是因为枣椰树的果实形状有些象人的手指。

18世纪时,西班牙传教士将枣椰树的种子带到墨西哥及其它地方,它就在美洲扎下了根。

teetotaller:绝对戒酒者

英语中“不喝酒的人”一般作nondrinker 或abstainer ,而“绝对戒酒者”则以 teetotal(l)er 来表示。teetotal(l)e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戒酒运动(the temperance movement)。

1784年,美国最负盛名的医生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所著的《关于烈性酒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的调查》一书出版了。此书问世以后,即刻在这个新生的国度,特别是在宗教界和科学界引起轰动和反响,一时成了人们广泛议论的畅销书之一。他在书中列举了烈性酒对人体健康的种种危害。1800年,不少地方酝酿订立“戒酒誓药”(The Pledge),1808年纽约出现了第一个戒酒协会(temperance society)。1826年美国戒酒联合会(the American Temperance Union)正式成立。到了三十年代初期,联合会下属分会已经多达六千个,会员超过百万人。

1836年美国戒酒联合会认为只戒烈性酒不算戒,提出了“不品,不饮也不售”(Taste not,touch not,handle not.)的“戒酒新誓约”,要求立约者发誓滴酒不沾,不仅烈性酒不能饮,而且诸如葡萄酒、苹果和啤酒等酒类也均在戒除之列。在各个分会中最为活跃的要数华盛顿戒酒协会。当时,加入该会被视为一种时尚,一种道德提高的表现,一种政治和社会需要。许多本不饮酒的人,包括日后就任总统的亚伯罕.林肯,也都不甘落后。与此同时,在美国不少地方还纷纷出现了戒酒旅馆(temperance hotel)、戒酒轮船(temperance steamboat)等新鲜事物。正是在这场戒酒运动方兴未艾的形势下,一个表示“滴酒不沾者”的新词应运而生了。这个便是teetotal(l)er。它以total 为词根,冠之以total的首字母t(即tee)来加强语气,再加表人后缀 -er,由这三部分组成。

早在1801年,就有一位名叫 Parson Mason Locke Weems 的美国传教士创造了Teetotally (T-totally)一词。据传,该词源出英国工匠、戒酒运动拥护者Richard Turner 1833年戒酒演讲中total 一词的口吃讹音。他的墓碑上刻有以下原碑文:用以表示“绝对戒酒”的 Teetotal 一词之创造者Richard Turner 长眼于此,1846年10月27日谢世,享年56岁。另一说大同小异。

1833年有一个名叫Joseph Turner 的英国人在一次声援绝对戒酒大会上发言时说,“Nothing but t-t-t-t-total abstinence will do ...”他这一结巴把 total 发成近乎teetotal,被人们传为笑谈,但戒酒运动者却把teetotal 接了过来,用以表示其“绝对戒酒”的立场,teetotal(l)er 便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随着戒酒运动的声势日益浩大,美国一度成了禁酒国(dry country)。teetotal(l)er 却作为戒酒运动的产物载入辞书。并且沿用了下来。

passion flower:西番莲

来自passion,耶稣受难,flower,花。该名字来自16世纪时,西班牙传教士在中南美洲传道时借用该花来讲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如该花有十片花萼,传教士借用该花的这种特征来指耶稣的十个忠诚的门徒(排除否认者彼得和背叛者犹大)。

propaganda:宣传

来自拉丁语propagare,延伸,扩展,繁殖,词源同propagate,-and,动名词后缀,-a,表阴性。引申词义宣传者,传道者。

“地理大发现”后的十六世纪,南美等地基督教的传播由西葡两牙的传教士为主,罗马教皇坐不住了,特地成立了一个叫“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的圣会来直接管理未信教地区的事务,后被称为propaganda,意为“things ought to be propagated”。

clementine:小柑橘

来自Clement,仁慈的,用作神父称号。因最早由19 世纪法国传教士Clement Rodier 在非洲 果园杂交而成而得名。

camellia(山茶花):将山茶花引入欧洲的传教士卡梅尔

17 世纪末有一位名叫乔治•约瑟夫•卡梅尔(George Joseph Kamel)的基督教耶稣会传教士兼植物学家到菲律宾吕宋岛传教,在岛上发现了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便将它的标本带回欧洲。他不仅将此花引入欧洲,而且还写了他种植该植物的报告,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的《哲学学报》上。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读了该报告,为了纪念这位传教士就按他的姓氐 Kamel 给这种植物取了个拉丁学名,这就是 camellia(山茶花),由camel加上抽象名词后缀-ia构成。英语名称直接来自这个拉丁名称。

camellia:[kə'milɪə] n.山茶花,山茶,山茶属

Los Angeles:洛杉矶

美国第二大城市,名字意思为"天使"(Los就是The)。1771年,西班牙的传教士将这里的一个小村落改为了传教据点,并以El Pueblo de Nuestra Señora la Reina de los Ángeles del Río de Porciúncula为之命名,意思是“波塞昂库拉河之天使的传教站”。因这个地名太复杂,后来简称为Los Angeles。

mission(使命):基督教耶稣会派遣传道士四处传播福音

16世纪时,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活动,欧洲基督教的耶稣会大规模派遣传教士,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传播福音、建立基督教会和学校。耶稣会将这种派遣活动以及派出去的团队称为mission,它来自拉丁语missionem,是动词mittere的过去分词的名词形式,字面意思是“派遣”。因为这种派遣活动的目的是完成传播福音的使命,所以mission逐渐衍生出“使命”的含义。用来表示团队时,除了表示传教团队外,还可以表示其他各种去远处执行使命的团队,如外交团队、参加比赛或会议的代表团等。另外,接受mission的传教士自然就被称为missionary。

mission:['mɪʃən] n.使命,任务,代表团,传教vt.派遣,向……传教

missionary:['mɪʃənɛri] adj. 传教的;传教士的n. 传教士

Korea(韩国、朝鲜):中国对朝鲜的古称“高丽”

英语中表示韩国或朝鲜的单词Korea源自中国对朝鲜的古称“高丽”。13世纪中期抵达中国的传教士鲁布鲁克首次将高丽标记为“Caule”从此以后,欧洲人曾在一段很长的时间 里用Core、Cory、Caoli、Corai等表示南北朝鲜。被人熟知的Corea首次出现在欧洲文献中 是在1571年。葡萄牙传教士维列拉在当时写给耶稣教会总长的信中表示:“在中国和日本之 间有一个叫做Corea的王国。’’

现在使用的Korea —词最初出现在1671年德国出版的《哈梅尔漂流记》当中,是在将 Corea写成德语的过程中用“K”取代了 “C”。19世纪末,美国在外交文件中连续多年使用 Korea来表示南北朝鲜。在二战中由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获胜以后,Korea这一名称就正式 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