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wing-room(客厅):女宾退出饭厅后待的地方
从前小学生学习英文的时候,学到drawing-room这个词,大概都会觉得奇怪:drawing是绘画,drawing-room该是绘画室,为什么却是“客厅”呢?莫非英国人喜欢在客厅里绘画?
其实drawing这里不是指绘画,而是withdrawing(退出)的缩写。古时英国人宴客之后,女主人会和所有女客人一起退出饭厅(dining-room),让留在饭厅里的男人可以痛痛快快抽烟喝酒,或者说些很可能“妇女不宜”的话。妇女“退出”之后坐下来闲聊的地方,当然就是withdrawing-room了,后来缩写为drawing-room,其实就是客厅。
今天,男女平等呼声响亮,drawing-room这个词在“性别歧视”指责之下是日渐式微了。在英国,不少人已经把drawing-room改称为sitting-room;在美国,客厅一般叫做living-room。
drawing-room:n.客厅,休息室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rawing-room 词源,drawing-room 含义。
a priori:由因及果
来自拉丁短语。a同前缀ab-, 从, 从...离开。priori, 先前的。即从前至后,由因及果的。
ex:前妻,前夫
来自PIE*eghs, 从,从...出,向外,词源同前缀ex-, 向外。即从前,前任。
ex-service:退伍的
ex, 从前,前任。service, 服役。
score:二十,理由,得分
从前人们是通过木签上的刻痕( notch)来计数和算帐的。score一词借自古代北欧语skor(刻痕),它最原始的词义就是“刻痕”。从一开始score也指“二十”。古代牧羊人数羊总是二十二十地数,每数二十便在木头或枝条上刻一凹痕( making a score),“二十”这一词义便由此引申而来。圣经上我们还可以找到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七十岁,古稀之年)这样的字句。17世纪时引申出了“理由”一义,才有了on that score(因那理由),on the score of(因为)等短语。score用于比赛表示“得分”,始于18世纪。英国牌戏专家霍伊尔(Edward Hoyle,1672 - 1769)使这一词义得以推广。score以上的这些词义至今仍在通用。score是多义词,意义当然远不止这些,这里涉及的仅为少数常用的。
quick:迅速的
当体说I am hurt to the quick(我的心被深深刺伤了),你是在使用quick的原义,就如圣经中的一个短语the quick and the dead(生者与死者)的quick 一样。quick一词在古英语里拼作cwicu,原义是living/alive(活着的,活的),所以在从前livestock(牲畜)叫做quickstock。 mercury(水银)称quicksilver,因为它好像是有生命的;而hedge(树篱)叫做quick fence,有别于stone fence(石栏)和wooden fence(木栏),那是因为hedge会生长的缘故。quick lime是“生石灰”,quick wine是“冒泡闪亮的酒”,the quick则指“(有感觉的)活肉”,尤指“(指甲下的)嫩肉”。此外,quick的原义还反映在quick with child(感到胎动)一语中。
以后,quick的词义从living/alive逐渐转为lively(充满生气的,活泼的),到了13世纪才转为表示swift(迅速的)。这一变化过程是比较自然的,正如人们今天在口语中也常常用短语look alive/lively,step lively等叫人行动敏捷点一样。一般认为,早先列车员或公共汽车售票员常爱对乘客说“Step lively”或“Be quick”是促成这一词义变化的因素之
pupil:(小)学生,瞳孔
英语中有两个pupil,即形和音同而义不同的pupil。意指“(小)学生”的pupil源于拉丁语pupillus‘little boy’(小男菝),那是因为从前小学生多为男孩的缘故。14世纪时pupil作pupille,原为法律用语,指“受人监护的孤儿”,16世纪才指“受教师监护的人”,即“(小)学生”。
意指“瞳孔”的pupil则源于拉丁语pupilla‘little girl/doll’(小女孩,小洋娃娃),那是因为瞳孔所反映的人像酷似小洋娃娃所以得名的,14世纪时亦作pupille,亦指“受监护的孤儿”。两个pupil虽然词源不尽相同,但却都是经由同一法语形式pupille进入英语的。
lounge:懒洋洋地倚靠(或躺、坐、站),休息室
lounge 一词很可能源自Longinus。据传,Longinus乃古罗马军团一个百人队队长( centurion)。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时,他用矛在其胸侧刺戳,以后皈依基督教,中世纪时被尊奉为圣徒。在中世纪神秘剧(mystery play)中Longinus,也作Longis,常被描绘成一个个子高大、举止粗鲁的懒汉,爱把身子斜靠在长矛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故而一直有人据此推断,意为“懒洋洋地倚靠(或躺、坐、站)”或“懒洋洋的姿势(或步子)"的lounge一词可能即源于此。但有些具有权威性的辞书却提出另一种解释,认为lounge是16世纪源自法语Longis‘drowsy laggard’(懒散的人),而longis则可能源出Longinus的大名。到了18世纪lounge开始被用作名词,意指“休息室”,显然此义是从前面的词义引申出来的。
budget:预算
该词原义为“皮包”或“钱袋”,它源自拉丁语bulga(皮包),但却是通过法语指小词bougette(钱袋)进入英语的。我们从辞书里尚能查到这一古义。旧时店主把钱放在钱袋里,做预算时就得先打开钱袋,数一数现金。据说从前英国财政大臣在议会上提出预算时也有个习惯:先打开皮包( open the budget),取出有关文件。于是人们就常常将“皮包”同“预算”相联系。久而久之“budget的词义逐渐引申为“预算”或“预算案”。至今英语还保留着open the budget 一语,但它已丧失原义,现仅用于引申义“向议会提出预算案”。
关于budget词义的这种演变还有另外一种解释。1733年英国财政大臣沃波尔爵士(Robert Walpole,1676 - 1745)提出一项不得人心的消费税议案。有一本政治小册子将他比作“集市上打开假药包的江湖医生”(a mountebank at a fair opening his budgei of crank medicines)。从此以后budget就和政府财政预算联系起来了。
英语另有一个词bulge(膨胀)和budget是同源词,也是源于拉丁语bulga的。
brandy:白兰地
据传,从前有一位荷兰船主将葡萄酒进行浓缩以便运输,打算到家时再重新兑水,但浓缩的饮料竟然意外地受到欢迎。一种新酒就这样产生了,荷兰语叫brandewijn,字面义为“烧过的酒,用蒸馏法制成的酒”。这种酒于16世纪开始商品生产,传入英国后,称作brandewine,随后演变为brandywine.到了17世纪中期该词又被截短为brandy,汉语将它音译为“白兰地”。
backbite:背后说人坏话
这是一个由名词back(背后)和动词bite(咬)组成的复合动词,用以表示“背后说人坏话”,“背后诽谤”,词义的理据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有一个较为古老的说法将该词昀由来和流行于12至19世纪的纵狗斗熊游戏(bearbiting)联系起来。这是昔时一种取乐方式,用链条将熊拴在柱子上,然后放狗去咬。有的狗从前面攻击,有的从背后咬。15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次观看逗熊就准备了13只熊。以后这种游戏因被认为残忍而遭禁。据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412? - 323BC)何种动物咬人最痛,他回答说,野性的,莫过于背后诽谤者( backbiter);驯服的,莫过于阿谀奉承者。英国诗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 - 1892)在谈及诽谤者时写道,“当面奉承者与背后诽谤者设有什么两样。” ( Face-flatterers and backbiters are the same )
turncaot:叛徒,变节者
这是个由动词turn加名词coat 构成复合名词,意思是“叛徒”或“变节者”。关于这个单词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其一,昔日英国贵族的随从或个人所穿外套都有规定的式样。一家和一家不同,以便识别。此一习俗直至17世纪依然流行。对随从或仆人来说,to turn one's coat 则意味着背离旧主,另择新主,意味着背弃变节。turncoat 一词是随后从该成语衍生出来的。
其二,旧时士兵制服的颜色因军队而异。士兵吃了败仗时往往to turn one's coat (将上衣里面翻转过来)以掩盖服色或标志。这被人们视作一种变节行为,于是乎“变节者”也就被称作turncoat 了。
其三,据传,从前在萨克森(今天为德国一地区)有位萨克森伯爵(Duke of Saxony)。他的领地地处边界,有部分与法国接壤。他为此设计了一种正反面的颜色不同的外套,一面为白面,一面为蓝。当他想讨好法国时,他便把白的一面翻到外面,反之则蓝的朝外。把此产生了成语to turn one's coat 及名词turncoat。
first:最初,首先
-st词尾显示其词源是形容词或副词最高级形式。其词源可追溯至原始印欧语*pro(从前,前面),*pro的日耳曼语“子孙”for(前),进入英语后派生出了forth, from, fro, for, fore和before等;*pro的其它“子孙”进入英语后形成了-prim-(首要)和-proto-(第一,原始)。日耳曼语for(前)最高级形式的“子孙”除了现代英语first、瑞典语först和丹麦语først(首要的),还有德语fürst(王子)和荷兰语vorst(王子)。
同源词:for, fore, former, foremost, forth, from, fro, before
for:为,为了;倾向于;关于;当作
来源于原始印欧语*pro(从前,前面),史前日耳曼语fora(前),日耳曼语for(前),进入英语后逐步发展为现在的意义。
同源词:first, fore, former, foremost, forth, from, fro, before
foremost:最初,最前面,最重要
来源于中古英语forme(第一)的最高级formost,forme在古英语中为forma,来源于日耳曼语for(从前);其现代的拼写形式foremost来自于fore和most的复合。
词根词缀: fore-先,前 + -most最…的
同源词:first, for, fore, former, from, fro, before
forth:向前,向外
来源于原始印欧语*pro(从前,前面),进入日耳曼语为fur(前)。英语forth,德语fort,荷兰语voort均来源于fur。现代英语forward/forwards在用法上已代替了forth。
词组或短语:back and forth (adv.) 来来往往地,来回地同源词:first, for, fore, former, foremost, from, fro, before
fro:向那边,向后
可追溯至原始印欧语*pro(从前,前面)、古斯堪的纳维亚语fra;主要在短语to and fro(adv.来来往往地,往复地)中使用。
同源词:first, for, fore, former, foremost, forth, from, before
from:始于,来自
来源于原始印欧语pro(从前,前面),史前日耳曼语fora(前),日耳曼语for(前);进入古英语成为from或fram,后缀-m使其含有“前进,移开”的意义。
同源词:first, for, fore, former, foremost, forth, fro, before
prime:首要的,主要的;第一流的,最好的
来源于原始印欧语pro(从前)派生的拉丁语prim.us(第一的)。
词根词缀: -prim-首要 + -e
weave:编织
它来自印欧词根*webh-“编织,快速移动”,首先“编织”和“快速移动”两层含义是统一的,比如从前的织机上梭子就在快速地移动;wave和它同源,“挥手”是手臂在快速移动,“波浪”是水在快速流动;web亦同源,“网”是“编织”而成的。其中涉及b、v音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