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on(中午):基督教徒在“第9时”的祈祷
在古罗马,人们把白天分成12个小时,从早晨6点钟开始,到傍晚5点整。基督教在罗马兴起后,基督徒每天都要祷告,一般祷告7次,其中白天有4次,时间为6点、9点、12点和下午3点,在拉丁语中分别叫做Prime(初时)、Terce(第3时)、Sext(第6时)、None(第9时)。英语单词noon就来自拉丁语None,本来指的是下午3点整,但后来由于祷告时间的改变而变成了中午12点。
原来,基督教中有个为期40天的大斋节,以纪念耶稣曾经在旷野中禁食40天。在大斋节期间,基督教徒每天只能吃一餐,并且必须在白天的四次祷告都做完以后才能进餐。白天最后一次祷告(None)的时间原本是下午3点,但很多人实在饿得不行,坚持不到下午三点。于是,在12世纪时,有人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将白天的四次祷告统统提前三个小时,早晨3点钟就开始做白天的第一次祈祷(Prime),反正饿着肚子也睡不着。这样,白天最后一次祷告(None)的时间就变成了中午12点,大家就可以在中午12点吃饭了。从此以后,英语单词noon的概念也随之改变,从下午3点整变成了中午12点。
noon: [nuːn] n.中午,正午,全盛期
afternoon: [ɑːftə'nuːn] n.下午,午后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noon 词源,noon 含义。
sabbatical(长假):犹太教中的安息日和安息年
按照犹太教的律法要求,每周的第七天是停止工作、安心休息的日子,称为“安息日”(Sabbath)。Sabbath一词来自希伯来语shabbath(安息日)。每到这一天,所有犹太人都应该停止工作,商店停止营业。同样,每七年的最后一年也应该停止栽种庄稼,让土地休息。这一年就被称为sabbatical year(安息年)。从19世纪末期开始,西方一些大学借鉴“安息年”的做法,每七年为教师提供一次为期一年的长假,这个长假就被称为sabbatical,是sabbatical year(安息年)的缩写。
Sabbath:['sæbəθ] n.安息日
sabbatical:[sə'bætɪkl] adj.安息日的,安息的n.每七年一次的长假
Yule:圣诞节;圣诞节期
Yule亦作yule,在古英语中词形为gēol,很可能源自古斯堪的纳维亚语(Old Norse) jōl,原意是“仲冬节期”(mid-winter feast),在基督诞生之前指古时冬至时节的民俗节庆,为期12天。基督教传入英国之后,Yule转指“圣诞节”或“圣诞节期”。在圣诞前夜放入炉中燃烧的大原木叫做yule log,圣诞节期亦称Yuletide。
但到了19世纪中期之后这种焚烧大原木的风俗逐渐被在家中摆放圣诞树的习俗所取代。据传,圣诞树起源于德国。1841年德国王子艾伯特(Albert)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结婚时,在温莎城堡布置了英国第一棵圣诞树,从此摆圣诞树的习俗便传入英国。Yule一词现已不多用,只用作文学词语。英语另有一词jolly(愉快的)和Yule有亲缘关系,也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jōl。(参见Christmas,X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