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thanasia(安乐死):希腊神话中的死神桑纳托斯
在希腊神话中,掌管死亡的是死神桑纳托斯(Thanatos),对应于罗马神话中的墨尔斯。桑纳托斯是黑夜女神尼克斯的儿子,睡神许普诺斯的孪生兄弟。桑纳托斯住在冥界,手执宝剑,身穿黑斗篷,有一对发出寒气的黑色大翅膀,他会飞到快要死亡的人的床头,用剑割下一缕那人的头发,那人的灵魂就会被他摄走。桑纳托斯心底善良,常常请他的兄弟睡神帮忙,先使人入睡,然后在睡梦中带走他的灵魂。古希腊的一件著名陶器上就绘画了死神和睡神在神使赫尔墨斯的指挥下将死于特洛伊战场的萨耳珀冬抬入冥界的场面。
桑纳托斯还曾经被狡猾的凡人西叙福斯(Sisyphus)欺骗过。西叙福斯作恶多端、异常狡猾。他见到桑纳托斯到来,假装好奇地询问死神带来的镣铐是如何工作的。桑纳托斯向他演示镣铐的工作原理,结果反而把自己锁住了,西叙福斯因此逃过一劫。
从桑纳托斯的名字Thanatos产生了英语词根thanato,表示“死亡”。单词euthanasia(安乐死)、thanatology(死亡学)等就来源于此。
词根thanato:死亡,=death
euthanasia:[,juːθə'neɪzɪə] n.安乐死,安乐死术。记:eu好+thanasia(thanatos,死亡)→轻松愉快的死亡
thanatology:[,θænə'tɒlədʒɪ] n.死亡学。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euthanasia 词源,euthanasia 含义。
marshal(元帅):西方国家的“司马”
美国上世纪著名的军事家,曾任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Marshall)将军,因为功勋卓绝而被国会授予“元帅”军衔。然而,马歇尔却拒绝了。为什么?原来,英语中表示“元帅”的单词是marshal,跟马歇尔的姓氏Marshall只少了一个字母。“马歇尔元帅”就是“Marshal Marshall”,会很别扭。
单词marshal源自古日耳曼语marahscalc,由“马”和“仆人”组成,也就是“马夫”的意思。随着骑兵在军事历史上的日益重要,“marshal”这样一个职务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升级,先后演变为“御马总管”、“骑兵队长”、“王室军务总管”、法官、消防队长等诸多职务,最终升级为最高军衔“元帅”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的“司马”一词跟英语单词marshal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本都是负责伺候马匹的小吏,逐渐升级为掌管全国军队的高级官职。更巧的是,国外有Marshall(马歇尔)这个姓氏,中国也有“司马”一姓。可以说,marshal和“司马”是天生一对。
marshal:['mɑːʃ(ə)l] n.元帅,陆军元帅
February(二月):古罗马的牧神节
在基督教传入罗马之前,每年2月13日至15日,古罗马人都要杀牲饮酒,欢庆牧神节(Lupercalia)。人们将这一天看作是一年的开始,因此,人们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同时也希望洗掉一切晦气和烦恼,在新的一年得到好运和好收成。这一天,人们还会象征性地用羊皮鞭抽打那些希望怀孕的妇女,以象征净化妇女的身体,使其更加容易受孕和生产。除此以外,人们还将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该节日是情人节的前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才被情人节代替。
由于人们在牧神节要进行净化仪式,所以该节又被称为Februalia(净化节,菲勃卢姆节),来自拉丁语februa(净化)。英语单词February(二月),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month of Februalia)演变而来。
February: ['fɛbrʊ'ɛri] n.二月
affinity(密切关系):由于婚姻而产生的亲戚关系
婚姻不仅能使一对男女成为一家人,而且能使两个原本无关的家族产生一种亲戚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姻亲”。在英语中用affinity表示。该词源于拉丁语affinis,由ad(to)+finis(边界)构成,本意是“接壤、结合”,用来表示两个家庭因为婚姻而靠近、结合在一起。英语词根fin就源自拉丁语finis,表示“边界、末端”,如final、finish等单词。
两大家族通过联姻而结成同盟是中外通用的政治手段。在古罗马时期,这种事就司马见惯,如凯撒将自己的独生女许配给比自己还大的庞培,安东尼把自己的继女许配给屋大维。与中国皇帝不同的是,古罗马人不是把闺女许配给对方的儿子,而是直接许配给对方。
affinity: [ə'fɪnɪtɪ] n.姻亲关系,密切关系;类似性,吸引力,亲和力;。记:ad(to)+fin(边界)+ity→接壤,结合→姻亲,密切关系,类似性,吸引力,亲和力
final:['faɪn(ə)l] adj.最终的n.决赛,期末考试。记:fin(末端)+al→最终的
finish:['fɪnɪʃ] v.n.结束,完成。记:fin(末端)+ish→终结,完成
infinite: ['ɪnfɪnət] adj.无限的,无穷的n.无限,无穷大。记:in(否定)+fin(边界)+ite→没有边界的
infinity: [ɪn'fɪnɪtɪ] n.无限,无穷,无穷大
cloak(斗篷):像钟一样的宽大外衣
英语单词cloak(斗篷)和clock(钟表)的拼写十分接近,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没错,其实它们是一对同源词,都来自古代北方法语cloque(钟)。斗篷跟钟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最早的斗篷其实就是一大块圆形的布,中间留一个洞。人把头从洞中穿过去,把整块布套在身体上,用来保暖。这块圆布套在人身上是不是像一座钟?所以人们就将其形象地称为cloque(钟),后来演变为英语单词cloak。
从cloak的原意就可以看出,cloak的基本特点就是无袖。与cape(披肩相比),cloak长度更长,通常覆盖全身。
cloak:[kləʊk] n.斗篷,宽大外衣
victory(胜利):罗马神话中的胜利女神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Victoria)是罗马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对应于希腊神话中的尼克 (Nike),是胜利的化身。她是泰坦神帕拉斯和冥河女神斯堤克斯的女儿。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她所到之处胜利 也紧跟到来。她还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在泰坦战争中倒戈向奥林帕斯并助其获胜。她不仅象征战争的胜利,而且代表希腊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尤其是竞技体 育领域中的成功。因此她被认为是带来好运的神祇,经常作为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
著名体育品牌耐克(NIKE)就来自胜利女神的希腊名字。而英语单词victory(胜利)就来自她的罗马名字。
Victoria:[vɪk'tɔːrɪə] n.维多利亚
victory: ['vɪkt(ə)rɪ] n.胜利
Midas’s barber(守不住秘密的人):希腊神话中米达斯国王的理发匠
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潘神比赛音乐,请米达斯国王来当裁判。米达斯与潘神相熟,判决 潘神获胜。阿波罗大为恼怒,就施展法力,使米达斯的耳朵变成驴耳朵。米达斯为了掩盖自己的驴耳朵,每天都戴上大大的帽子。但理发时,国王的理发师发现了这 个秘密。他不敢对外泄露这个秘密,又特别希望能一吐为快。于是,他在河边挖了一个小洞,对着洞口轻轻说:“国王有对驴耳朵”。说完话,理发师用泥把洞口封 住。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后,从洞口长出一丛芦苇,每当有风吹过,芦苇就会发出“国王有一对驴耳朵”的声音。于是,这个秘密就变得全国皆知了。英语习语 Midas’s barber(米达斯的理发匠)比喻守不住秘密的人。
thanato-(死亡):希腊神话中的死神桑纳托斯
在希腊神话中,掌管死亡的是死神桑纳托斯(Thanatos),对应于罗马神话中的 墨尔斯。桑纳托斯是黑夜女神尼克斯的儿子,睡神许普诺斯的孪生兄弟。桑纳托斯住在冥界,手执宝剑,身穿黑斗篷,有一对发出寒气的黑色大翅膀,他会飞到快要 死亡的人的床头,用剑割下一缕那人的头发,那人的灵魂就会被他摄走。桑纳托斯心底善良,不会采用暴力手段夺走人的生命,而是常常请他的孪生兄弟睡神帮忙, 先使人入睡,然后在睡梦中带走他的灵魂。
桑纳托斯曾经被狡猾的凡人西叙福斯(Sisyphus)欺骗过。西叙福斯作恶多端、异常狡猾。他见到桑纳托斯到来,假装好奇地询问死神带来的镣铐是如何工作的。桑纳托斯向他演示镣铐的工作原理,结果反而把自己锁住了,西叙福斯因此逃过一劫。
从桑纳托斯的名字Thanatos产生了英语词根thanato,表示“死亡”。单词euthanasia(安乐死)、thanatology(死亡学)等就来源于此。
euthanasia:[,juːθə'neɪzɪə]n.安乐死,安乐死术。记:eu好+thanasia(thanatos,死亡)→轻松愉快的死亡
thanatology:[,θænə'tɒlədʒɪ]n.死亡学。
furlong(弗隆):一对牛一口气能耕的长度
在英国历史上,acre(英亩)的面积等于长为一弗隆(furlong)、宽为一链(chain)的长方形的面积。而一弗隆(furlong)等于660英尺,一链(chain)等于66英尺。
在古代英国通常使用一对牛来耕地。耕地时,一口气耕完一段距离后,就要调转犁的方向,同时使牛也能得到短暂休息,然后再反向耕地。一对牛一口气能耕的距离就叫做furlong(弗隆),其实就是furrow long(犁沟长度)的缩写。
furlong:n.(英制长度单位)浪,弗隆
furrow:['fʌrəʊ] n.犁沟,车辙,皱纹v.犁,耕
acre(英亩):一对牛一天能耕的面积
英语单词acre原本并非计量单位,而是“耕开的土地”的意思。后来,acre才演变为计量单位,一英亩到底有多大呢?其实就是平均一对牛一天能耕的面积。在古代英国,耕地时通常使用一对牛来拉一把犁,一天下来,这对牛能耕的面积就是一英亩。后来英国政府才明确规定了acre的面积,等于大约6亩、0.4公顷。
acre: ['eɪkə] n.英亩,土地,地产
rhetoric(修辞学):古希腊智者所传授的“演说的技巧”
在公元前5到4世纪的古希腊,出现了一些专门招徒授业的人,被称为“智者”(sophist)。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同时教授青年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他们是古希腊哲学的启蒙者,激发了各种哲学思想的兴起和发展。但他们过于注重演说和辩论的技巧,而忽视事物内在的逻辑,甚至误入了为辩论而辩论的歧途,故也被称为“诡辩家”。虽然他们在哲学上建树不高,但他们创造了一门新学科——修辞学。
据说修辞学的创始人,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对师徒卡拉克斯(Corax)和提希阿斯(Tisias)之间曾经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提希阿斯拜卡拉克斯为师学习修辞学,学成之后提希阿斯却不肯付钱。于是,这一对诡辩高手就展开了一场辩论:
提希阿斯:考拉克斯,请告诉我“修辞学”的定义。
考拉克斯:“修辞学”就是说服的技巧。
提希阿斯:关于这笔费用,我要和你打官司。如果我说服了法官,我就不用掏这笔钱,因为法官判我不用掏钱;如果我无法说服法官而败诉,我也不用掏这笔钱,因为你没有教会我如何说服人。
考拉克斯:我愿意和你法庭上见。如果我说服了法官,你将不得不支付学费,因为法官判你必须支付学费;如果我败诉了,你也应该支付学费,因为你已经掌握了说服的技巧,甚至超过了老师的水平。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清楚看出古希腊智者所传授的“修辞学”注重辩论技巧而忽视内在逻辑的特点。英语单词rhetoric(修辞学)正是来自希腊语rhetorike techne(art of an orator,演说家的技巧)。这也是古希腊的智者对自己所传授的“修辞学”的定义。
rhetoric:['retərɪk] n.修辞,修辞学,华丽的辞藻adj.花言巧语的
rhetorical:[rɪ'tɒrɪk(ə)l] adj.修辞的,修辞学的
python(巨蟒):被阿波罗杀死的巨蟒皮同
在希腊神话中,当天后赫拉听说勒托(Leto)怀上了宙斯的孩子后,大为恼火,想方设法阻扰勒托的生产,并派出一条名叫“皮同“(Python)的巨蟒来袭击勒托。勒托被巨蟒追得无处栖身,后来逃到海中一个荒岛上才找到一个生产之地。勒托花了九天九夜才生下一对孪生子,即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和光明神阿波罗。阿波罗长大后,替母复仇,在德尔斐附近的海湾杀死了巨蟒皮同。人们在德尔斐修建了一座阿波罗神殿作为纪念。因为阿波罗拥有强大的预言能力,所以该神殿以其准确的“神谕”(Oracle)而闻名。
英语单词python(巨蟒)就源自被阿波罗杀死的巨蟒的名字Python。
python:['paɪθɑn] n.巨蟒
pythonic:[pai'θɔnik, pi-] adj.巨蟒似的;预言的,神谕的
champion(冠军):代表军队进行决斗的最佳战士
在古代战争中,经常有通过决斗来决定胜负的例子。双方均派出自己军队中最杰出的战士,在两军阵前进行一对一的生死决斗。在决斗中被击败的一方向获胜一方认输或投降。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双方将士的伤亡,但对参加决定的人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牺牲。在西方的古代历史和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见到这种决斗,如圣经中提到的大卫和歌利亚的决斗、荷马史诗中提到特洛伊战争中帕里斯王子与海伦的老公墨涅拉奥斯的决斗,以及最扣人心弦的赫克托耳与阿基琉斯之间的决斗。
英语单词champion的原意指的就是这种代表整支军队参加一对一决斗的战士。它来自拉丁语campionem,由campus(平地,在此指平坦的战场)衍生而成,指在战场上决斗的战士。因此,英语单词champion有两个含义,既表示“冠军”、“最好的”,还表示代表军队参加决斗,引申为“支持”、“拥护”、“为某群体或某事业而奋斗(的人)”。
champion: ['tʃæmpɪən] n.冠军,优胜者;战士;拥护者adj.优胜的vt.支持,拥护
champion:冠军
发音释义:['tʃæmpɪən] n.冠军,优胜者,战士,拥护者adj.优胜的,第一流的vt.拥护,支持
结构分析:champion = champ(战场)+ion(人)→战士→冠军
词源解释:champ←拉丁语campus(平地)
相关词根:camp(平地)
在古代战争中,经常有通过决斗来决定胜负的例子。双方均派出自己军队中最杰出的战士,在两军阵前进行一对一的生死决斗。在决斗中被击败的一方向获胜一方认输或投降。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双方将士的伤亡,但对参加决定的人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牺牲。英语单词champion的原意指的就是这种代表整支军队参加一对一决斗的战士。因此它有两个含义,既表示“冠军”、“最好的”,还表示代表军队参加决斗,引申为“支持”、“拥护”、“为某群体或某事业而奋斗(的人)”。
衍生词:championship(冠军地位,锦标赛)
duel:决斗
来自拉丁语duellum, 战争,打斗,词源同bellicose, Bellona.但后来受拉丁语duo及对骑士精神诗意的向往,引申词义决斗,特指一对一的公平的决斗。
monoplane:单翼机
mono-,单个的,plane,飞机。专有名词,用于指只有一对翼的小飞机。
chat:闲谈,谈天
人们往往误认为chatter是由chat派生的,其实恰恰相反,chat乃chatter之缩略。据认为chatter乃仿鸟啭鸣声构成的拟声词,约1225年即已见诸使用,除用作拟声词,表示动物(如鸟、猴、松鼠等)的叫声和物体(如牙齿、机器等)发出的声音,也表示“喋喋不休”。chat在14和15世纪时本与chatter同义,直至16世纪它们在词义上才有了分工。chat开始用以表示“闲谈”或“谈天”。由chatter产生的复合词chatterbox(喋喋不休的人,饶舌者)原系美语,始见于1814年。英语另有一对词blab,blabber与chat,chatter这一对词情况颇为相似。blab(泄露秘密)被认为系blabber(喋喋不休)的缩略,而blabber原先也是拟声词。
symposium:讨论会
据史料记载,古希腊人在宴会后常附带举行一种以音乐及谈话为主的交际酒会作为余兴,这种酒会希腊语作symposion或sumposion,由syn- / sum- 'together' (一起)加pinien 'to drink'(饮酒)构成,拉丁语作 symposium,英语symposium 一词即源于此。 公元前400年的一个夜晚,在诗人阿加索恩(Agathon)家中举行的酒会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0和几位有名气的雅典朋友就爱的性质这一题目进行了冗长的讨论。以后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Plato,427-347BC)以对话的形式对此作了记述,这一对话录题为The Symposium 。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Xenophon,431-355?BC)记录苏格拉底等人在另一次酒会上谈论内容的一篇对话也以 The Symposium 为题,流传后世。正由于这些原因,到了19世纪以后symposium 一词逐渐转义为“讨论会”、“专题报告会”、“专题论丛”、“专题论文集”等义,如 science symposium (科学讨论会)。
acre:英亩
古代巴比伦人把水浇地叫做 agar。该词进入拉丁语后,作ager,公园10世纪后进入英语,作acre或acras。
最初acre指未被占用的土地,以后又指一对同轭牛从日出至日落所犁土地的面积。
到了爱德华一世时代(1272-1307)才正式把acre作为土地面积,指4乘40平方杆的土地,汉语翻译为英亩。从古英语直到莎士比亚时代acre还往往被用来泛指田地。
Nike: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尼克(Nike)
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尼克(Nike)是胜利的化身。她是泰坦神帕拉斯和冥河女神斯堤克斯的女儿。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的女性,身材健美,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她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到来。她还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在泰坦战争中倒戈向奥林帕斯并助其获胜。她不仅象征战争的胜利,而且代表希腊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尤其是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成功。因此她被认为是带来好运的神祇,经常作为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著名体育品牌耐克(NIKE)就来自胜利女神的希腊名字Nike。
在罗马神话中,胜利女神被称为维多利亚(Victoria),在拉丁语中就是“胜利”的意思,源自拉丁动词vincere(征服、战胜)的过去分词。英语词根vinc-(征服)和单词victory(胜利)就来源于此。
Victoria: [vɪk'tɔːrɪə] n.维多利亚
victory: ['vɪkt(ə)rɪ] n.胜利
vincible:['vɪnsəbl] adj.可征服的,易征服的
convince:[kən'vɪns] vt.说服,使确信
victor:['vɪktɚ] n.胜利者,维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