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magic(魔法):古波斯帝国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

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有影响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其创始人为伊朗先知琐罗亚斯德(Zarathushtra,又译查拉图斯特拉)。该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马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也因此被称为“拜火教”。

琐罗亚斯德教的出现,对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基督教尚未成为罗马国教之前,罗马国内流行的摩尼教就是该教的一个分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琐罗亚斯德教徒。

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被称为Magi,意思是“哲人”、“贤人”、“知晓神的奥秘的人”。据《圣经》记载,耶稣出生时,几个Magi在东方看见伯利恒方向的天空上有一颗大星,于是便跟着它来到了耶稣基督的出生地,并给耶稣带来了礼物,这就是圣诞礼物的由来。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写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中,就用了这个典故。

英语单词magic(魔法)就源自Magi这一称呼,意思是“Magi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Magi拥有深奥秘密和超能力,所以就用magic来形容巫术、魔法等神奇的事情。

magic:['mædʒɪk]adj.不可思议的,神奇的,有魔力的,魔术的n.魔法,巫术,魔术

magician:[mə'dʒɪʃ(ə)n] n.魔术师,魔法师,巫师

magical:['mædʒɪk(ə)l] adj.魔术的,有魔力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magic 词源,magic 含义。

horde(部落):游牧民族中氏族首领的帐篷

英语单词horde来自突厥语orda和蒙古语ordu,中国史籍中译为“斡鲁朵”(斡耳朵、斡里朵)等,字面意思就是“帐篷”,指的是蒙古等游牧民族中氏族首领的帐篷、宫帐。有些民族实施一夫多妻制,氏族首领往往会为每位妻子配置一个“斡鲁朵”。每一个“斡鲁朵”都会配置一定数量的守卫、服侍人员及生产人口。因此“斡鲁朵”就是这些游牧民族的一种社会组织结构,有一些“斡鲁朵”后来发展成为一个汗国。这个词经过波兰语、法语或西班牙语后进入英语,演变为英语单词horde,其中的字母h是在波兰语中加上的。

13世纪时,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领蒙古军队征服了东欧,建立了一个汗国。由于拔都的宫帐是金色的,因此这个汗国就被称为golden horde,即“金帐汗国”。

现在,horde通常表示一个“游牧部落”,或者一大群人,通常含有贬义,因为当初入侵欧洲的这些游牧民族被欧洲人普遍视为野蛮人。

horde:[hɔːd] n.一大群,游牧部落